<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3月7日越秀区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心组教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万物欣欣向荣,越秀区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心组也继续踏上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程,努力绘就减负提质的美好画卷。2022年3月7日下午2点30分,中心组所有成员齐聚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北校区1号楼,共同迎来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p> 自从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进入课堂以来,广大教师都有这样的疑问:在贯彻落实统编教材的理念时,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优秀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针对老师们的疑问,刘成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四转化”评价标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刘老师先结合课例理清课堂教学“四转化”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思路,即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的目标,学习的目标转化为语言学习情境,语言学习情境转化为语言实践行为,语言实践行为转化为学习成果。接着,刘老师一一解释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单元重点、文体特点和课后习题等关键要素进行设计。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座结束后,刘成通老师马上布置任务,让中心组各位老师从书中任意选择一篇课文,围绕“四转化”评价标准进行片段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学有所成,深有体会,纷纷奋笔疾书,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小北路小学的龚钰舜老师选取了《猫》的第二自然段,他提出在设计中关注到几个重点的动词:蹭、伸、跳、踩、叫,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表达并结合生活经验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以读促写、以写提读,训练有序。</p> <p class="ql-block"> 杨箕小学的林嘉欣老师针对《白鹅》一课中白鹅的步态和吃相进行设计,拟开展“动物小主播”活动,鼓励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出白鹅的高傲,形式多样。知用学校的戚素红老师则表达了自己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戚老师表示她会借助课文后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进行对比阅读,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 东风西路小学的叶美玲老师结合《猫》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先请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看看有没有这样看似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描述,照样子写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刘成通老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一一做了点评和总结,刘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在设计中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注重情境设计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联系性以及全面预设学生成果的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考虑周全,极具借鉴学习价值。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全体中心组成员明确分工,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出本学期的研讨主题和形式。</p> <p class="ql-block">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每位老师都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同时也为新学期的教学研究工作积蓄了前行的力量,期待各位同仁在教坛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黄展华</p><p class="ql-block">审核: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成通老师</p><p class="ql-block">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周燕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