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领土第二大国,首都基辅,人口4100多万。乌克兰的邻国为白俄罗斯、匈牙利、摩尔多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和斯洛伐克。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乌克兰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亦为东斯拉夫人,历史上曾被多帝国统治,19世纪后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22年并入苏联,1991年8月24日独立。现有130多个民族,乌克兰人占77% 。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和俄语。在乌克兰东部、大城市以及顿巴斯/克里米亚地区,俄语是最常用的第一语言。主要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p><p class="ql-block">乌克兰是第三大世界粮食出口国,有欧洲粮仓之称。乌克兰在欧洲国家中人均 GDP 最低。 乌克兰是一个以其美丽多样的景观、保存完好的文化和传统、美丽的女性和可怕的核灾难而文明的国家。乌克兰现仍保有欧洲的文化底蕴和表面繁华,但由于选择了错误的道路,给国家带来了战争与灾难。</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纪念馆外“祖国母亲”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爱情隧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距基辅50公里,1904-1932年是他的故居。</span>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开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苏联国内战争。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世长辞。小说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作者本人的原型。</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陈列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照片、生前工作时的工具、以及各种译本的小说;还有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摄制组拍摄影片过程中的照片等。(照片在纪念馆门外拍摄)</p> <p class="ql-block">保尔柯察金年轻时与妻子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保尔柯察金瘫痪卧床双目失明后他口述,妻子协助打字整理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保尔柯察金他32岁那年,便与世长辞了,但这个用生命写作的人,影响了一代人,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年轻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文版等资料。</p> <p class="ql-block">第聂伯河是欧洲第三大河,源自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向南流经白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河口处全年平均流量1670立方米/秒,建有6座水电站。第聂伯河蕴育了斯拉夫民族和其独特的文化风格。</p> <p class="ql-block">第聂伯河周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乘游轮欣赏第聂伯河景观。</p> <p class="ql-block">基辅地处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两岸。面积839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始建于5世纪初,是斯拉夫民族的发祥地。19世纪末基辅因俄罗斯帝国的工业革命而兴起,在经历1917年俄国革命的动荡后再度繁荣起来,二战期间基辅遭受战火蹂躏,后快速恢复,成为苏联第三大城市。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基辅成为乌克兰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基辅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古老的属于人类文明最高的成就之一的乌克兰文化是在这里形成的,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基辅旅游资源众多,有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卫国战争纪念馆、金门、纪念碑、安德烈斜坡、古代珍宝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多处景点。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是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此外,世界某知名旅游杂志评选出全球十大“美女之都”,乌克兰的基辅傲居榜首。基辅最为知名的历史建筑为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基辅洞窟修道院,两者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其他值得一提的历史建筑包括马林斯基宫、数座东正教教堂如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圣安德烈教堂、圣沃洛基米尔大教堂、以及重建的黄金之门等等。</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纪念馆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为了纪念1941年至1945年的卫国战争(苏德战争)而建立的。博物馆外有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纪念馆周围建有高浮雕群像。“祖国母亲”雕像高62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雕像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卫国战争纪念馆</span>已成为基辅最知名的地标。卫国战争纪念馆为乌克兰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藏品可达30万,其中陈列着8000多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纪录了乌克兰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祖国母亲”雕像高62米,雕像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博物馆外雄伟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纪念馆内,走廊前的雕像是苏联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九个儿子全部牺牲在战场上。</p> <p class="ql-block">战时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砍头机</p> <p class="ql-block">绞碎机,将人的头绞碎后当成肥料。</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记录下了苏军阵亡的6000位将士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阵亡士兵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人皮做的手套</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在乌东地区的冲突已经持续多年,在卫国战争博物馆里展出了部分冲突中使用的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基辅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建筑群如洋葱顶教堂像跳动的金色火焰。在斯拉夫文化中,火焰象征着升天的祈祷,传递到上帝那边去,这显著区别于希腊等东正教国家的拜占庭式教堂,为东欧国家特色。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建于1051年,是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著名古迹之一,也是基辅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充满了历史感和神秘感。占地28公顷,内有许多教堂及博物馆(包括古代珍宝博物馆、图书和图书印刷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其中洞窟教堂历史最为悠久,并藏有125具木乃伊。该院院区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基辅各大教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圣索菲亚教堂。来到基辅,或者说来到乌克兰必须游览的景点非圣索菲亚大教堂莫属了,这是基辅最著名与最美的教堂建筑群,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建于1037年,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在当时雅罗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的这座教堂具有中世纪拜占庭风格,属东正教教堂,教堂长37米,宽55米,高29米,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教堂是一座可以媲美童话城堡的蓝色教堂,是乌克兰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基辅最漂亮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基辅金门:建于11世纪,是现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金门是古代基辅城的正门,门扇和门楼上的教堂圆顶装饰有镀金的铜箔,金门因此而得名。门高12米,宽6.4米。修建金门在当时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当时基辅最要主要的城门,二是作为防御之用。1983年金门遗址经整修后辟为博物馆,对游人开放。馆内陈列许多古基辅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坐落于基辅的市中心露天地带,为基辅最重要的广场之一,广场自从基辅罗斯时代被确立后,曾经历了沧桑与变迁,其名称经历了多次更改,现在的名字是为了纪念1991年乌克兰宣布脱离苏维埃联邦而修改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2004年的时候曾因为乌克兰总统竞选争议引发的“橙色革命”和平示威在此举行而闻名于世。</span>广场的中心为基辅的地标性纪念柱,高高挺立于此,站在纪念柱顶端的是斯拉夫母神。</p> <p class="ql-block">基辅大学</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的爱情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着世界最美爱情隧道之称,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乌克兰最浪漫的景点之一。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浪漫主义者和蜜月旅行者。 人们相信,情侣们可以一起在爱情隧道里许个愿,如果彼此真心相爱,那么它会帮您赢得天荒地老的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爱情隧道位于克莱旺的小镇附近,是一段长约3公里的铁路,其四周是由树木及绿色藤蔓围绕而成,绿色植物构建成了拱形结构,将整条铁路包裹起来,形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绿色通道,并被列入世界十大最佳摄影地。这条隧道很受年轻情侣们的欢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吸引了许多情侣和摄影师参观和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 在6月的季节里,一条笔直的铁路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 ,走在隧道里,你仿佛走在原始的森林里,废弃的铁路给你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满眼的绿色,则让你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艺术般的唯美。</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是乌克兰南部第二大城市,面积23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和重要工业、科学、交通、文化教育及旅游中心。位于德涅斯特河流入黑海的海口东北30公里处。大多以俄语为母语。敖德萨建于1415年,原是鞑靼人的一个居民点,称卡吉贝伊。1795年起改称敖德萨。目前敖德萨同世界60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有来往,被誉为“黑海明珠”。</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地下洞窟</p><p class="ql-block">乌克兰的著名的城市敖德萨地下有大量的洞穴,最初因建设城市挖取建材而形成,起后曾经成为当地走私犯藏匿地,二战期间游击队员将其作为藏身活动地;地下洞窟虽然低矮狭窄,设施却一应俱全。现作为一个博物馆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敖德萨市阿尔卡季海滨浴场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敖德萨市的又一个海滨浴场</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阶梯始建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因纪念1905年“波将金”号军舰起义而建。阶梯共有192级,自上而下逐级 加宽,它与市中心半圆广场上的城市奠基者里舍利耶大公的雕像遥相呼应。敖德萨阶梯因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执导的《战舰波将金号》经典影片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阶梯。站在最高处,可以鸟瞰美丽的敖德萨港。</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建于1809年,是敖德萨最漂亮的建筑之一。于1873年和1925年两次毁于大火,二战期间,德军飞机在附近狂轰滥炸,剧院虽没直接中弹却因受到剧烈震动而倾斜。二战结束后在没拆动原一砖一石的情况下恢复了其原貌。柴可夫斯基等 大师曾在此进行演出。</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的旅游行程全部结束,晚上乘坐火车前往利沃夫。这里的火车站是露天站台,登上普快列车包厢,经过一夜行驶,第二天清晨列车顺利抵达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p> <p class="ql-block">敖德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到达利沃夫</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是乌克兰西部的主要城市,有狮城之称,利沃夫州首府。成立于760年,人口86万,乌克兰人占88%。历史上是多国争夺并占领的地方。该市是乌克兰西部主要的工业中心,利沃夫的企业经营状况在乌克兰是较好的,在利沃夫的投资占乌克兰的11%,且每年都有增长。也是乌克兰的文化教育中心,最古老的大学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在利沃夫有12所大学,其中包括乌克兰的第一所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利沃夫的旧城区拥有许多珍贵的剧场和博物馆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绿色的钟楼高65米,为利沃夫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伊凡弗兰柯利沃夫国立大学</p><p class="ql-block">伊凡弗兰柯利沃夫国立大学是东欧最古老的学校之一,也是乌克兰最著名和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建于1661年,在利沃夫州省。是乌克兰第一所完全使用乌克兰语教学的高校。</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歌剧芭蕾舞剧院</p> <p class="ql-block">道明会教堂及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民族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奥列斯卡城堡是乌克兰利沃夫市附近保存较好的中世纪城堡,是十六世纪由当时的波兰国王为自己建设的行宫,现博物馆仍保留着十八世纪末的建筑格局并收藏有大量文物。</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老城区沉淀了厚重的历史,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许多珍贵历史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着760年历史的利沃夫命运多舛,曾属于波兰、奥地利与奥匈帝国和前苏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混居的美丽城市。利沃夫有着浓厚的亲欧倾向,2014年乌克兰动乱,反对派多数来自利沃夫。漫游利沃夫市场、天主教堂、亚美尼亚教堂、药店博物馆、咖啡制作作坊等舒适 、悠闲、惬意。</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街景</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街景</p> <p class="ql-block">与乌克兰美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歌剧芭蕾舞剧院 位于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兴建于1897年1900年建成。利沃夫歌剧芭蕾舞剧院为古典主义风格,使用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形式,又称为维也纳新文艺复兴风格。剧院的内外装饰都非常华丽精美,成为19世纪末欧洲绘画和雕塑成就的集中展示。</p> <p class="ql-block">街头雕像</p> <p class="ql-block">街头雕像</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世纪斯拉夫人以现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为故乡开始发展起来。4至6世纪开始出现部落联盟。最早的斯拉夫国家出现于捷克地区,号称萨摩公国,建于623年。作为斯拉夫人的一支乌克兰人以第聂伯河流域为中心于9世纪末建立了强大的基辅罗斯。古代斯拉夫人与东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以及蒙古帝国等进行了互有攻守的战乱。近现代又与法国拿破仑、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连年的争战。以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为核心的东斯拉夫人即罗斯人也曾经走过了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道路。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如今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和合、共进的历史大变革时代,乌克兰等一些国家在颜色革命的蛊惑下走上了一条疏俄向西在夹缝里生存的道路,其经济一落千丈;白俄罗斯、中亚等一些国家选择了联俄向东的道路:俄罗斯经过惨痛的教训选择了自主向东融合的发展道路。乌克兰、现仍保有当年欧洲的文化底蕴、保存着各历史时期文物古迹和表面的繁华,甚至向往着当年苏联的辉煌时代,而现在却衰退下去。但选择的道路不同其命运则迴然不同,起码现在是这样,还是让历史去评说吧,现在下什么结论都显得为时尚早!</p><p class="ql-block"> 近期俄乌两国开战,从报道中看到乌克兰多地处于战火中,有的地名听起来并不陌生,那是因为2018年我曾踏上过这片土地,有过一段旅游的经历,对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由自主的翻开了曾经拍摄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乌克兰旅游的时刻,许多所见所闻难以忘怀,我用美篇的形式重温那段美好的回忆。同时分享给朋友们,以便了解昔日的乌克兰。</p><p class="ql-block"> 当您看过这个美篇后,您可能对乌克兰多了一些了解,我去乌克兰旅游也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了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但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乌克兰欧式风格的建筑,优美的环境,到处可见的美女及人们在美好的家园,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还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战争是悲剧,是人类的苦难,今日的乌克兰到处硝烟弥漫,人民无家可归、背井离乡、成为难民或死于战火中。昔日的美好家园已变成满目疮痍的废墟。不少历史建筑,时至今日已经不复存在。战争摧毁了一切,愿和平早日降临。让我们一起为乌克兰人民祈福,愿大家都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