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4日早上,我们自驾从山西运城万荣县出发前往临汾。临汾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汾历史悠久,也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临汾古称平阳,4000多年前尧在临汾建都,开创了中国上古社会的文明,被尊为文明始祖。所以临汾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美称。</p><p class="ql-block"> 来到尧庙之前,路过一个很大的尧都广场,面积可与天安门广场媲美,并建有高大的华门,建筑风格很像天安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尧都广场上被称之为“华夏第一华表” 的汉白玉华表,高6.6米。</p> <p class="ql-block"> 尧都广场的华门,亦称华夏文明之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建于2002年,华门3年建成,位于尧都旅游区中心,占地150亩。坐西向东,象征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如日东升。是中国第一个“门文化旅游景观”,也是世界第一座“门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临汾尧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区南3公里处的尧都区尧庙村,占地面积5.33公顷,<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尧庙布局严谨,进山门后,</span>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庙会,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历代帝王将相,达官司显贵,墨客骚人,对尧庙吟咏甚多,赞叹备至。</p><p class="ql-block"> 尧庙目前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尧庙大门,正中刻有“古帝尧庙”,东、西两边横楣上写着“就日”、“瞻云”。 </p> <p class="ql-block">进门迎面是一块叶落归根铜雕,铜雕正面是“祖”字。</p> <p class="ql-block"> 尧庙坐北朝南,门前一条宽阔的石板路,明显是新修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通往尧庙两旁雕刻太阳月亮汉白玉石雕</span>寓意日月同辉,路边有24节气的石刻,显示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月</p> <p class="ql-block"> “仪门”即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平民百姓,凡到此处,心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p> <p class="ql-block"> 仪门正面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p> <p class="ql-block"> 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辉润泽四方万民。</p> <p class="ql-block">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直通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中国最吉祥的龙凤通道。</p> <p class="ql-block"> 过了仪门,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原名光天阁,意为尧舜光天下之明。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五凤和鸣象征天降仁君,君臣团结,河清海宴,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下有三个砖券门洞直通中院,君王走中间,大臣走两边。</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后,广运殿前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亭为六角高檐楼阁形式,小巧玲珑,非常别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设六角形围栏,相传尧井通海,是尧帝亲手所掘。</span>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p> <p class="ql-block">尧井台。 上古时期,人们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p> <p class="ql-block"> 广运殿全景。广运殿主祭尧祖,同排左侧虞舜殿,右侧大禹殿,规模要小一些。</p> <p class="ql-block">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龛台下分立两旁是主司法、掌天象、司钱财、司粮食的四位大臣。</p> <p class="ql-block">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p> <p class="ql-block">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平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风格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及祭祀鼎。</p> <p class="ql-block"> 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柱下石基座雕刻精细。</p> <p class="ql-block"> 龛台下分立两旁是主司法、掌天象、司钱财、司粮食的四大臣。</p> <p class="ql-block">司钱财、司粮食的大臣</p> <p class="ql-block"> 四周是尧帝的生平雕塑,看上去古朴肃穆。</p> <p class="ql-block"> 庙内苍劲的柏抱槐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奇趣盎然,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p> <p class="ql-block">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宫龛内供奉着尧帝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庙内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帝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殿外上古铜雕,水井取水。</p> <p class="ql-block">殿外上古铜雕,农耕劳作。</p> <p class="ql-block">尧庙山门西侧是直通虞舜殿的虞舜门。</p> <p class="ql-block"> 虞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p> <p class="ql-block">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干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平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尧庙山门东侧是可以直通大禹殿的大禹门。</p> <p class="ql-block">东侧大禹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现实更加贴近,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p> <p class="ql-block"> 大殿旁西侧<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长达 300米</span>的尧字壁书法长廊。精选镌刻古今书法尧字,有古代名人百余尧字、现代名家300尧字及社会各界书写的尧字共1000个。</p> <p class="ql-block"> 尧庙中的鼓楼。鼓楼中的“中华帝尧鼓”直径3.11米、高1.2米,两面均为整张黄牛皮而著,2000年,“中华帝尧鼓”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迄今为止还没有比它再大的鼓。<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称为天下第一鼓。</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华帝尧鼓”亦称“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首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太平盛世。置鼓于尧庙,便是要发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弘扬浩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东侧石质</span>尧帝碑亭,十分古老。</p> <p class="ql-block">亭为六角,盘龙石柱。</p> <p class="ql-block">“尧典壁”长廊</p><p class="ql-block">“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p> <p class="ql-block">“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p> <p class="ql-block"> 《尚书·尧典》记载了尧的治世之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尧戒”、“纳谏”、“禅让”,被华夏子孙尊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p> <p class="ql-block"> 走过“尧典壁”长廊,尧庙参观结束,来到山门处,叶落归根铜雕出门方向是“根”。</p> <p class="ql-block"> 告别尧庙,尧庙大门出门叶落归根铜雕中间是“根”字,两侧对联:“进尧庙躬身寻根天地阔,出宫门回首念祖日月长”。古老的尧庙,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华夏子孙不忘先祖,来此拜祭应为题中应有之意。</p> <p class="ql-block"> 尧在位70年,考察舜三年,尧禅位于舜,舜又效仿帝尧,在年老时将帝位禅让于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禅让千古颂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尧天舜日”被后人喻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span>尧舜禹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文明的先祖。 </p><p class="ql-block"> 北宋大文豪唐仲淹曾到山西临汾【尧庙】,写过一篇【谒帝尧庙】的古诗:</p><p class="ql-block"> 千古如天日,</p><p class="ql-block"> 巍巍与善功。</p><p class="ql-block"> 禹终平洚水,</p><p class="ql-block"> 舜亦致薰风。</p><p class="ql-block"> 江海生灵外,</p><p class="ql-block"> 乾坤揖让中。</p><p class="ql-block"> 乡人不知此,</p><p class="ql-block"> 箫鼓谢年丰。</p><p class="ql-block"> 游历山西、感受临汾、走进尧庙、寻根探祖。解读历史,穿越岁月,展现出来的古老而又现代的生命气息,体验山西人独有的持守与努力。</p><p class="ql-block"> (史料性文字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