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孝是古代对孝道的一种认知 符合古代的伦理钢常 纵使当下看来有许多温孝成分 可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是不容忽略的…</p><p class="ql-block"> 它告诉人们 孝其实就是生活常态化的行为 尽孝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父母期待的并不多 只要一点点关心而已 社会在发展 每个人在社会中打拼都不容易 但是孝顺是一种传统 是一个人善良的本能 为人处世的根本 只有将孝顺沉淀为一种意识和自觉 表现为一种生活中的常态 孝道才能更加真实 自然的传承……如果把一个家庭当作大树 那么父母就是大树的根 我们要把大树的根保护好 只有根好了 才能枝繁叶茂 才能果实累累 才能家庭兴旺 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从二二年正月开始 我就着手准备用农民画的手法创作一套新二十四孝图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创作出(古郡金堡)(雁门女神)等十四幅作品 时隔多年于二五年六月才创作完成了全套作品 希望老师们给指导以便完善作品 谢谢</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古郡金堡)《百岁母亲》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氏 生于代县上门王村 前有两个姐姐 父母领养他回来后又生下两个弟弟 从小没有得父母半份家产 自幼勤奋好学 进代县化肥厂工作 父亲早年去世 他退休后 母亲一十八年由他一人照顾 并在他的带动下姐妹兄弟妯娌全家和睦相处</p><p class="ql-block">共尽孝道 母亲99岁时 他带领母亲大江南北旅游 亨天乐之美 母亲享年101岁寿终正寝 是近代古郡金堡活的岁数最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亲尝汤药》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氏 1957年生于代县门王 少年家庭贫困 12岁出去谋生 自学画匠 19岁领徒弟 沒有得父母一碗一筷 自力更生 养过四轮车 放过电演 开过饭店 中年开装修门市 事业有成后去中央美院进修学习 众多美术作品中美获奖 后成为中美协会员 父亲去世后 母亲改嫁于安 母亲80多岁后</p><p class="ql-block">安病重 其母与安各归各子女家照顾 之后就由王氏一家照顾5年 端屎端尿 亲尝汤药 直直照顾了1825天寿终正寝 安祥天年</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娱乐双亲》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氏 生于1967年代县上门王村 俩姐一哥 父母务农 父亲闲时拉大锯 从小家庭贫困 18岁出去谋生 进过火碱厂 进过化肥厂 后开三轮车从原平拉氧气瓶 艰难拼搏 有了资金后办氧气瓶厂 开铁矿 事业有成后 广行善举 汶川地震曾捐款200多万 各个寺庙俢善都要捐款 二十多年了总要抽出宝贵的时间回村照顾父母 逗父母开心</p><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后 给父亲顾上保姆 并一有时间回村陪父亲 九十多岁的老父亲 红光满面 身体健壮 幸福快乐 …后来受疫情影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也是临村大岁数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武氏三孝》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武家三兄弟生于代县上门王村 少年时武家三兄弟还有一小妹 因家口大 家庭贫困 成家后都没有得父母半份家产 都自力更生 勤勤恳恳 虽然是种地为生但兄弟们互相帮助 齐心协力每家都在村里盖一处好房院 父母老了以后三兄弟又共同出资为双老另盖一处房院 詹养天年 等父母不能自理时 三兄弟轮的伺候父母 父母想看戏时</p><p class="ql-block">三兄弟用小平车拉上看戏 看红火…一直到寿终正寝 祥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储鲤供母》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李氏 生于代县上门王村 俩弟俩妹 从小生活艰苦 父亲以卖豆腐为生 家里只有两间烂平房 从小勤奋好学考入雁门宾馆工作 他父亲爱赌博 记忆里每年腊月正月总要把一年卖豆腐的钱输个精光…父母老了无生活来源 李氏夫妇给父母在村盖了五间房 生活供养 在他的带动下其它弟妹都对父母孝顺有加 父亲去世后 他夫妇又搬回村里居住为照顾方便 母亲爱吃鲤鱼 就在院里养了很多活鲤 李妻像女儿对待母亲一样对待 。 母亲直到90多岁祥度一生</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背母观灯》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氏 生于代县门王 自小父母领养回来 又生下一妹一弟 从小勤奋好学考入信用社上班 父亲去世后 他就抽空回村照顾母亲 一直视为亲生 退休后就一直常住村里照顾母亲到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弟弟妹妹也孝顺有加 母亲想看灯展 他们兄弟背上母亲观灯…</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雁门女神)《王氏乳婆》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氏 嫁于西若院解家 因人口多公婆岁数大家庭贫困 一直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公公去世后 其丈夫外出打工 不湛发生了意外 头部重伤 成为植物人 王氏放下在外挣钱的工作回到家里伺候年老的婆婆和植物人的丈夫 一伺候就是7年 其丈夫一九年去世后 婆婆又病重 她没有放下 一如既往的又伺候婆婆 婆婆没牙了 吃不了硬食 她就给打上鲜奶喝 细心照顾 又是直直3年~1095天 婆婆87岁祥度余生 驾鹤西去…</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一伺三老》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李氏 生于代县县城 嫁于王家 李氏在王家一直孝顺公婆 家中还有90多岁的老奶奶 李氏平时都是两边跑又照顾奶奶又照顾80多岁的公婆 一到星期天丈夫不上班了 就把奶奶接到自己家里 三老一起照顾 给洗脚 奉茶 逗老欢心 其乐融融 是附近难得的贤惠媳妇</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家传孝道》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杨氏 嫁于代县胡家沟封家 公公去世早 哥嫂又去了包头安家 大姑也早早去世 伺候婆婆的重担就留给杨氏承担 杨氏没有怨言 细心的照顾婆婆 后来她母亲病重后也一起接入家中 一并伺候 并教育子女以孝为本 永传后代…</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视婆如亲》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张氏 嫁于代县西南街张家 丈夫排行老六一直在外地工作 张氏就在家里像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公婆 岁岁月月如一日 如今公公89岁了 每天也要用轮椅推出来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耕读忠孝》 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丁氏 嫁于代县韩曲村 王家兄弟俩 姐妹四 王家世代耕读传礼 丁氏作为王家最小的媳妇身教有方 视公婆为亲生父母一样对待 婆婆九年生活不能自理 丁氏与姐姐哥嫂们端屎端尿悉心照顾 并全家族和睦相处 永传王家耕读忠孝之美德</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紫桑敬老》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三女 嫁入代县 哥嫂在外地工作 家中一直由王氏伺候公公 她母亲岁数大了也由王氏照顾 她把熟透的紫桑让给老人们吃 自己吃没熟的粉红桑果 真心孝道</p><p class="ql-block"> 编辑 紫塞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 (中华儿女)《携老学堂》</p><p class="ql-block">作者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女孩李海坚 2岁时父亲去世 母亲出走 成为孤儿一直由奶奶扶养长大 刻苦努力 18岁时考入重点大学 而91岁的奶奶又病倒了 生活不能自理 从此女孩就带上奶奶上学并照顾~您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p><p class="ql-block">编辑 紫塞传奇</p> <p class="ql-block">《增肥救父》作者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11岁男孩 路子宽 为给得骨质增生的父亲治病 骨髓移植手术配形需要体重120斤 而子宽才60斤 只有一天吃六顿饭来增加体重 其忍耐程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编辑 紫塞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藏钱敬老》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8岁小男孩郭亮然 正月初二跟随妈妈到农村老家给80多岁的奶奶拜年 临走时偷偷给奶奶怀里揣了自己平时攒的好几百压岁钱…从小就懂得孝道之美德</p> <p class="ql-block">《敬老娱乐》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12岁女孩 王安娜 父亲患有严重的滑膜炎 母亲在她1岁时就离家出走 家里还有80多岁的爷爷 女孩平时出去捡破烂为收入 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还要逗老爷爷开心…真是一个懂事感恩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集食敬母》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13岁男孩李士博 父亲多年前去世 家里还有智障母亲和80岁的奶奶 男孩平时在学校食堂吃别人剩下的饭菜 把自己的那份饭菜端出学校后面打谷场上 给母亲和奶奶吃…后来学校老师们知道情况后 感动全校 众人全部集资帮助男孩一家度过难关……</p> <p class="ql-block">《董四敬老》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8岁男孩小董四 从小就懂事 家中还算富裕 在村里常常带领几个小伙伴 到村里孤寡老人家里陪老人们玩耍 逗老人们开心 从小就懂得帮助别人……</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国学美德)《知恩图报》</p><p class="ql-block">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王超10岁那年大哥出外打工 一走就是19年音讯全无也不往家里寄一分钱 当时20岁的嫂子一直照领一家老小 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好 全凭嫂子一人承担 …20年的青春全给了这个家 王超努力拼搏终于在大城市里站住脚 想把在老家农村的嫂子接到城里亨福 但嫂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公公婆婆…真是一个奇女子</p> <p class="ql-block">《永远的爱》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40岁的任美成 家境贫寒一直独身 家中只有一个腿上残疾的老母亲 美成一如既往的照顾着老母亲,母亲想去哪里就用毛驴驮着去 永远无悔 永远的爱着母亲</p> <p class="ql-block">《守善终身》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35岁王宝英 从小得小儿麻痹被亲生父母抛弃 被光棍老汉收养成人 后来她不准备结婚 终身照顾养父守善一生一世</p> <p class="ql-block">《爱母通心》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8岁女孩张晋茹 从小跟随离婚的母亲 相依为命 她心痛母亲一个人在地里劳动 一下学就赶快跑地里和妈妈作伴 欢声笑语 逗 妈妈开心…… </p> <p class="ql-block">《视亲如父》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36岁韦志花 20岁嫁入庞家 婆婆去世的早 公公身体又不好 志花一直视公公为亲生父亲对待 自己挑水也不让公公干重活…真心孝顺</p> <p class="ql-block">《亲传孝道》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60岁的温正道夫妻在83岁老父母亲面前戏耍表演逗老爹老娘开心,也给小孙子们面前做榜样亲传孝道之风…</p> <p class="ql-block">《耕读传家》绘画 雁门飘雪</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成长过程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每个人的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这就是因果关系 最后愿大家以善为根 以德为本 和和美美幸福一生。</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