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特意关注,没有谁乐意思索。上百年的古山茶,每年自觉成为迎春的花卉,在深山里按时露出容颜,守望一片宁静的时空。<br> 不需要游人费力,远远地就能目睹似火燃烧的娇艳,那是数百朵茶花组成的空中火炉,挺拔矗立,不管谁是否接纳。穿行在羊肠小道,当须小心移步,早晨的清霜还弥漫在杂草丛生的道上,稍微不注意,就有滑倒的危险。只好压抑急切的心绪,慢慢前行,慢慢深入。渐渐地远处看到的山茶花,凸显其苍老遒劲的树干,粗壮而笔直,顶部分枝繁多,小枝的顶端托举灿烂的花朵,再现迷人的独有的夺目的风采。此刻游人需要仰首凝望,四周踱步,静心赏悦。可无法攀援花木上部,与绽放的山花发生零距离的接触,染指洁净花卉的真容,嗅到山花四溢的芳香,做一次亲密的陪伴。<br> 周边低矮的沙壤土渗透着山峦固有的清泉,滋养杂草,一片绿色;惠顾一侧的青柳,吐出一串串新叶,随风摇曳。而围住古山茶基部的荆棘杂乱地缠绵一起,不无立起尖尖的细刺,阻止来人的进一步侵入,如卫士坚守岗位,始终如故。不远处有几家农舍,依然破旧,沉默中数代传递看护古山茶的遗训,不管地老天荒,时光流逝,总有人遵守先人的教诲。即使更多的晚生已经搬迁到新的地方生儿育女,可几位默默无闻的长者,不问好坏,不思苦乐,每天放牧于山野,每天居住于破屋,每天升起袅袅炊烟,在古山茶生长的山谷。<br> 不能说长者愚昧,不能说长者固执,假如没有他们的守护,不知道什么年月被盗墓贼一样早早地将古山茶连根带树盗走,获取有限的资金,来一次有酒有肉的挥霍。但白天有长者四周关注,夜里有犬吠提醒,荒谷中终于留下这株百年古树。在土堆上生长不衰,年年新颜,花开如火,四季丰盈。即使花开花谢,绿叶茂密,成就了山谷中生生不息的风景,造就了山民朴实的追求。虽有古山茶培植的历史事件的传奇,但长者不愿道出远去的故事。只渴望后生能不要中断这份执着,将先祖的古训扎根心扉。<br> 娇艳的古山茶,花瓣醒目,花香怡人。与日月同在,与风雨同行。有幸于古木下留影,与长者喝茶,与牛羊结伴,与炊烟共舞。初春的山谷赋予了心灵追寻道法自然的最佳阐释,穿梭的小路寄予探索的静美诗意,让我在阳光明媚的时刻更喜欢上风景独好的古山茶。 史料记载:当年杜文秀的起义得到彝族兄弟的大力支持,蒙化(巍山)青华民强就出了一位茶尚清大将军。在攻打大理胜利以后,杜文秀对参战的有功人员行赏。“茶将军”得此殊荣,受赏的茶花,又分赏给有关的士兵(士兵之一罗文学的祖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