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幼·教学】教育实验幼儿园安吉游戏案例之一“PVC管‘变身记’”( 教师:任萍)

牡丹江市教育实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户外游戏中幼儿沐浴阳光、尽情玩耍是一首四季皆宜的“欢乐曲”。幼儿的好朋友“pvc管”可以是闯关路线,可以是跨跑跳跃障碍,又或是男孩穿梭其中的房舍小院、船舰大炮,让女孩踊跃围观的穿衣镜......但进入冬季后,“尴尬”的游戏活动场地问题来了,本着安全第一、合理利用空间、遵循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的原则,外料内用,一物多玩,pvc管“变身”了,在室内依旧可以让幼儿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与环境和材料积极互动。于是,就有了pvc管“变身记”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幼儿热衷于不断探索pvc管在建构时,在运动时,又或是在角色游戏时的不同玩法。这里要记录的就是孩子们和pvc管一起“变身”的多个场景。🎈</b></p> 玩教具材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pvc管、乐高玩具、积木、胶带、剪刀、彩笔彩纸等其他多类玩具。</b></p> 幼儿兴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对自主游戏参与兴趣浓厚,喜欢小组进行运动、拼搭或者建构。</b></p> 前期经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在户外自主体育游戏中对pvc管的基本玩法已有经验(体育运动的运动器械、建构游戏的基本工具、角色游戏的道具替代等)。</b></p> 教师预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利用pvc管进行游戏时,代入感和创新意识较为明显。运用pvc管与其他材料的整合运用较融洽,初步可以小组建立游戏规则,合理设计和记录游戏或作品效果,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效迁移到游戏中,团队意识得以体现。</b></p> 游戏规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制定设计相关游戏规则,注意团队合作中分配原则。</b></p> 游戏玩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根据个体或小组团队制定玩法,游戏发展节奏及作品效果可随游戏状态弹性调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嗯哈尝试将管子叠加搭建立体闯关障碍,发现管子过长无法平衡放置,小朋友无法继续顺利前进;顶顶尝试在两条管子相交处利用三通相连接,却发现障碍还是不稳当。暮暮说:“障碍可以有好多种,我们可以让老师把管子截成长长短短的,跨跳时可以穿插过去,也不影响别人在我们上面继续连接,大家都可以是畅通无阻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赫赫和嘉嘉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操作后,找来几辆乐高小汽车,说:“如果不是我们要闯关,让小汽车闯关会不会更好玩?这样也没那么危险,最重要的是,我不愿意钻来钻去,让小汽车代替我们每个人玩,是不是更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教师调整pvc管长度和色彩后)暮暮将两条管子作为轨道可以顺利穿插过去,嗯哈来到积木区继续寻找其他材料,他找到几个小圆柱体当作岗楼或障碍,轨道便能成功穿插于其中。他们又找到100cm的管子搭大框架。嗯哈说:“这样管子长短不一,就好像公路高高低低,互相穿来穿去。”</b></p> 幼儿行为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出现难题——室内空间小管子长,相互碰撞会很危险。经过幼儿分组操作,不断提问尝试、不断质疑到寻求老师帮助(调整管子长度及色彩)。孩子们为游戏变的更安全有趣而忙碌。小汽车穿梭于高矮积木与彩色管子叠加拼搭的关卡中,既有颜色的合理搭配,又有任务情境设置,每组管子轨道呈递增或递减排列状态。“汽车闯关”在自由拼搭管子和高低结构玩具的整合游戏中应运而生。幼儿完成了积极思考后互通交流方法,不断尝试操作解决问题,集中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大智慧”。</b></p> 教师支持策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及时满足幼儿游戏活动中材料充足的要求,对pvc管进行二次分割,将原有尺寸的材料重新分割组合,满足环境需要,将100cm的双色管子变成了50cm、30cm还有20cm的尺寸,长短不同的管子包上不同颜色的彩胶纸,在焕发游戏新生机同时也为幼儿或运动或建构等多种需求提供了更多便捷和想象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嗯哈正在为乐高小楼造型自我欣赏,还拉我过去看。突然暮暮快步奔向小楼,去拆解部分小楼墙体,嗯哈不高兴大喊:“你要干什么?”暮暮笑说:“最近总是下雪,积雪在你的小楼外面融化了,万一像咱们夏天马路那样排水不好,小楼是不是就淹了,我给你安个排水管道,正好那个金色小管子和你这个楼大小差不多尺寸,辛辛苦苦搭房子,要是淹了多心疼?”嗯哈点头答应后两人一拆一递,不一会儿功夫,自带外置排水系统的小楼竣工了。嗯哈热情的让老师为作品拍照,还说要把它画出来,带回家给妈妈讲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幼儿积极分享的过程中“游戏记录表”衍生而出。幼儿在游戏初设想游戏内容,设计图稿,游戏过程中结合各自想法相互交流经验,游戏完毕通过记录表一一呈现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人员、游戏喜爱程度等等。</b></p> 幼儿行为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幼儿在游戏活动发展过程中,交流是自由平等的,当遇到突发状况,没有老师刻意干预和引导,幼儿也有自己的处理办法,这是幼儿在交往能力上的一个飞跃。嗯哈作品做好后的表现,是迫切需要同伴积极地认可和评价,这说明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很喜欢,而暮暮的建议和参与,更是在情感支持的基础上充满更多想象力。同时幼儿出主意想办法还邀请老师加入,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交流的强烈愿望。幼儿可以把高低结构游戏材料整合,使得每一次作品都有着不一样的小心思,角色场景和游戏环境的丰富变化,配合现实生活中合理的想象真是乐趣多多。</b></p> 教师支持策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为教师,我在幼儿积极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扮演观察者角色,在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后延迟介入,耐心倾听他们在此次游戏中的不同想法和经验,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共同体验不一样的快乐。也正是他们的这一个个小心思,让我有机会为他们积累下更多的作品图稿和设计稿,装订成册相互分享,并将其投屏全体幼儿一起欣赏。每一名幼儿都在回忆、整理、记录、分享的过程中被同伴和老师不断肯定、认可和赞美着。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点被无限放大,积极性在每一次共享和互动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幼儿想象力和表现力以及多维度认知被最大程度激发。幼儿身份不断发生着变化,可以是设计师、建筑师、参观者、甚至可以是不断发问的小记者,还有记录照片瞬间的摄影师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甜甜和安安一起喊:“1,2,3,走!”“老师,快看馨儿滑的好快。”甜甜和安安边说边抓紧馨儿胳膊把她拉回来,还不等我看清,又一轮大嗓门儿“1,2,3......”开始了。原来这些小家伙发现pvc管可以假装冰刀或者滑雪工具,或坐着或拿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东东问:“我可以试试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甜甜说:“不行,你太胖了,滑出去时会卡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东东点了点头。安安说:“换个长点儿的管子应该可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馨儿说:“我觉得虽然是长的,可是太细也不行吧,要不然让老师把几根都捆在一起,东东再用他支撑滑雪或者滑冰就很安全了,也不太会卡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到底行不行,可以我先来试一试。”东东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安安说:“还可以让老师把椅垫粘在管子上。我们就能拉着你走,这样就不累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木木:“原来咱们搭的轨道和闯关路线也可以用啊,不仅可以坐着滑过去,还可以躺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甜甜说:“咱们自己用透明胶粘,老师给咱们固定,这样会快一点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木木又说:“在屋里里要试成功了,咱们就让老师带咱们出去滑外面操场上真正的雪坡,椅垫容易湿,图书区里有泡沫垫,那个还更好黏住透明胶,粘的更结实更牢固”。说干就干,几个小家伙儿动作很快,搬搬粘粘,七手八脚下几个七扭八歪的简易“雪爬犁”就制成了。再对我的一顿围追堵截下,央求要出去试试,得到先解决室内滑行的建议后,又开始忙着设置新的滑行障碍......</b></p> 幼儿行为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主题活动“花样冬日冰雪”深入推进,孩子们在PVC管“变身”过程当中赋予了管子更多角色。运动过程中,从在室外功能单一的拼搭和“刀枪棍棒”功能,在室内游戏活动中看似最无聊的管子又有了新身份。幼儿在对主题活动了解及掌握的已有经验基础上,更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静态学习欣赏(主题内容的前期学习积累)到动态讨论分享体验(室外冰雪体育活动参与),又发展为实际操作验证可行性(室内器械探究多种玩法)。</b></p> 教师支持策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为教师,在以往游戏活动中,担心幼儿动作危险,害怕幼儿失败情绪不稳,忧虑幼儿偏离预期目标或是过于听话不前......在此次游戏活动中我在反复思想的“挣扎”中坚持了耐心等待、顺应要求、适时回应几步走。支持幼儿的进一步探索,用可行性建议推动游戏活动向更安全、更实际的方向发展,关注点不是此时此刻,而是可持续的实效性。我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有时是具有年龄限制的,因此更应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情况,不断强化、丰富幼儿生活和知识、情感经验,从而更好地推进幼儿的游戏活动开展,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与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在这一系列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在“外料内用”的前提情况下,支撑幼儿“玩明白”的游戏动机是自由不设限的,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就更自由。通过幼儿的思考与实操,自主游戏的过程是快乐的,记录是详实具体的。从一幅图画演变成记录表,将游戏过程中的趣味性、真实性上升一定高度并还原到纸上,在二次演绎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得以提高。在个人分享、小组展示时,幼儿第三次“加工”又让自主游戏隐藏作用和功效得以显现。例如比较、排序、空间、发散思维的发展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1.教师对幼儿游戏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以专业建议给予他们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幼儿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发现很多新玩法,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状态,为其提供更多隐性材料支持,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操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2.教师有层次的观察幼儿游戏整体过程尤为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例如:与室外游戏时对比,我发现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当遇到管子无法衔接拼搭时,不再依赖教师或放弃进行,而是不断尝试,努力找出问题和原因,相互交流自行解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反思个人不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还是担心幼儿动作危险,害怕幼儿失败或偏离预期目标等等,多些耐心等待,才能发现幼儿有更多探索学习的可能性,发生矛盾或困难时,不急于制止或加以干涉,相反细心观察,才能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节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坚持解决问题,幼儿能够把同一个问题的疑问延续到下一个游戏中,不断的去交流去解决,即使失败了,也在收获经验的基础上分享交流,不急于求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同伴合作的力量,相互协商讨论共同实现目标,激发了孩子们的合作内驱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1.顺应幼儿思路,创设宽松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不以教师主观判断,在幼儿角度上做细微调整,具体实操可满足幼儿思路不断扩展的需求,无声帮助更为适宜幼儿游戏环境,“睁大眼、管住嘴、迈开腿”。不主动问幼儿需要什么帮助,转换思维为当听到幼儿想要什么材料或帮助,及时反映后思考可以提供哪些支持行为或策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2.关注后需引导,引发多维度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不以适时发生状态中断幼儿的探究和求知教师要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真正发挥自主、自由、不确定的游戏本来面目,前期做好游戏环境材料铺垫,过程丰富多元积极参与、提供机会、主动解决,后期拓展游戏资源、发现游戏深度、持续推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这是一个游戏与解决真实问题相呼应的活动案例,从整体叙述和教师的思考中,有生动具体的活动过程:幼儿在室内自主游戏中的片段——空间太小,材料调整:结合实际,内容多元;主题吸收,举一反三。针对衍生问题,幼儿反复体验、动手操作、求助教师、不断探究、合作协商。幼儿解决了材料在空间不足情况下做游戏内容调整;幼儿体验生活中实际问题发生时的团队合作意识;幼儿沟通交流过程中按自主想法尝试探究寻找合理的玩法。幼儿的归属感、自豪感、自信心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完成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从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时刻支持幼儿想法和做法,鼓励激发幼儿尝试pvc管的“变身”是充满自由的,细心观察并提出有引导性的关键问题、支持幼儿转变思维角度、调整材料做可行性改变,让pvc管的利用与其他区域、多种材料有机相融合。而教师的有效介入和观念转变,也让我们看到,好的自主游戏的确是支持教师更好研究幼儿,并且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来源:牡丹江市教育实验幼儿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编辑:任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审核:李杨</b></p>

幼儿

游戏

管子

教师

材料

活动

老师

可以

玩法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