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瀛洲摄影丙烯画新作20幅

张景荣

<h3>赵瀛洲,天津摄影家协会会员,老知青,高级法官。摄影作品颇丰。2021年6月28日至7月2日,曾在天津成功举办《绿水青山好风光——赵瀛洲摄影丙烯画作品展》,受到摄影爱好者和各界的欢迎。展后,他广泛吸纳各方面的评论意见,对摄影丙烯画的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并体现在摄影丙烯画的持续创作实践中。</h3> <h3>在瀛洲摄影丙烯画作品展期间,我曾两次前往观摩,了解摄影丙烯画的相关知识,并就摄影丙烯画创作中如何既保持摄影作品的长处,又体现丙烯画的特点,实现从照片到画作的飞跃,交换了意见。</h3> <h3>摄影丙烯画,依瀛洲的说法,就是用丙烯颜料在放大后的照片上绘画。丙烯颜料具速干性、速成型、颜色饱满、浓重、鲜润、持久、使用灵活便利、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等特性,其画面效果介于水粉画与油画之间。画作相对于原照片,在光线、色彩、质感等方面,都可以有相当的改善,画感更为鲜活、生动,富于立体感。<br>2021年8月,瀛洲继续进行摄影丙烯画的创作。10月,瀛洲将摄影丙烯画的两幅新作《荷》、《蝶恋花》发给我。我决定以《观摩赵瀛洲摄影丙烯画》为题,在微信朋友圈推出他的新作。瀛洲十分勤奋,到2022年3月1日,已在自己往年摄影作品的基础上创作摄影丙烯画20幅。现辑为美篇,与大家共享。</h3> <h3>美篇观摩,采取先看摄影原作,再欣赏摄影丙烯画的形式,以便于对照比较。<br><br>一、《荷》</h3> <h3><br><br>瀛洲这一时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br>1. 绘画着色时,重要部位可加大笔触力度;<br>2. 不需要滿画面都去着色,以示摄影本体基础。<br>对这里推出的前4幅新作,瀛洲指出,以上4幅原照,在丙烯着色时有所重点加強了渲染,以体现绘画的特点。诚然,如将原照在后期处理时,加强对比、加重色彩,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其仍是一幅照片,与后经丙烯着色渲染的视觉效果上,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h3> <h3>二、《蝶恋花》</h3> <h3>三、《墙》</h3> <h3>四、《霞浦风光》</h3> <h3>五、《鸟》</h3> <h3>六、《苗寨风情》</h3> <h3>七、《婺源小巷》</h3> <h3>八、《广西漓江》</h3> <h3>九、《霞浦滩涂》</h3> <h3>十、《秋韵满林》</h3> <h3>十一、《山石剖面之脉络》<br><br>瀛洲指出,这幅作品在着色渲染时,尝试夸张了原照片的图形,并在黑色部分和灰色部分别加入了不同的附料,以凸现石的质感。</h3> <h3>十二、《线与点》<br><br>瀛洲认为,这幅作品与原照比较看似区别不大,但看现实的画作,质感上比照片要突出。</h3> <h3>十三、《夕照梯田》</h3> <h3>十四、《一路丰收景》</h3> <h3>十五、《云涌山峦》</h3> <h3>十六、《藏族小姑娘》</h3> <h3>我非常喜欢这幅作品。瀛洲创作时对原照果断取舍,突出了主题。<br>画家李振镛谈到:“写生不是照搬客观,不能照搬就意味着已经开始创作了。”摄影丙烯画的创作与此有相通之处。<br>构图不照搬原照,着色不重复式覆盖,创作已入佳境。</h3> <h3>十七、《春意盎然》</h3> <h3>十八、《宏村民居》</h3> <h3>十九、《小巷深处有人家》</h3> <h3>二十、《浮萍寄诸水》</h3> <h3>期待瀛洲更多的摄影丙烯画新作问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