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记行(一)

陈隆生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4日,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飞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空中时间不过四十分钟。我们下榻的乌克兰大酒店建在市中心的高地上,下临独立广场,高大雄伟,是基辅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乌克兰族约占百分之77,俄罗斯族占百分之20,居民多信奉东正教与天主教。公元9~12世纪为基辅罗斯的一部分,15世纪形成乌克兰民族,1654年后逐渐并入俄罗斯。1917年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成为“老二”。1991年8月24日独立,此日定为国庆日(独立日)。1992年1月4日与我国建交。</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工农业均较发达。被誉为“世界三大粮仓”,“三大粮食出口国”,“三大黑土地”之一,其黑土地面积世界最大。乌克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东西方之走廊,南临黑海及亚速海,为欧亚之交。现在是俄罗斯与“北约”之“缓冲区”,最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乌克兰国旗是上蓝下黄,蓝色表示“蓝天大海”,黄色表示“丰收的小麦”。</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上“独立塔”高耸,这是乌克兰2001年独立十年时建立的纪念碑。广场是首都的中心,以前叫“十月革命广场”,乌克兰独立后改名“独立广场”,这里及附近几乎集中了基辅最重要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大酒店”是前苏联时期的建筑,至今仍然属于乌克兰最高档的宾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姐奥克桑娜,毕业于基辅舍甫琴科大学中文系,有在天津南开大学及黑龙江大学深造的经历。她童年时遭受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伤害,属于“切尔诺贝利儿童”,受到国家照顾,直到成年。</p> <p class="ql-block">大酒店居高临下,中心广场上的风景一览无余,可以边就餐边观光。</p> <p class="ql-block">窗下的大剧场就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当喜剧演员时经常演出的地方。他和里根一样,从演员变成总统。他的领导班子基本上就是剧院班子。现在乌克兰全国有二百多个政党,互相竞争。</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巨大的四人群雕,这“三兄一妹”传说在1500年前建成基辅城,基辅也是老大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酒店左前方是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乌克兰重视文化艺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p> <p class="ql-block">音乐学院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是人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音乐学院门前有喷泉及各种雕塑。这座铜雕反映了古乌克兰音乐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不远街上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街头艺术家”,和那座铜雕还有几份相像呢!</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的左前方有基辅城市中心地标柱,上面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群和平鸽,期盼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地标柱上标明这里的经纬度及到世界主要城市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与地标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个美国夏威夷来的小伙子看到我热情地打招呼,他到乌克兰旅游还带着冲浪板,属于“独行侠”一类的人物。这个手势是祝我“六六大顺”?其实这是夏威夷人打招呼的手势,叫“阿罗哈”(ALOHA)!</p> <p class="ql-block">从地标柱上可以看出基辅处于东经30度31分30秒,北纬50度27分01秒。</p> <p class="ql-block">这里离北京12697公里。</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两个令人触目惊心的铜质标记,一个标明这里离顿涅茨克589公里,一个标明离鲁甘兹克672公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前线离首都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就在战争标志排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小伙子向女友单腿下跪求婚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小伙子求婚成功,抱着一大把红玫瑰拥吻女友,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旅友们用懂得不多的俄语,如“我亲哈拉嫂”、“乌拉”等为他们欢呼,为他们祝福!</p> <p class="ql-block">近处一座金碧辉煌的“基辅罗斯门”,是“基辅罗斯族”发祥地的标志,也说明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大民族源远流长的亲密关系。</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外交部大楼。乌克兰独立后,政治倾向飘忽不定。亲俄派和亲欧派都当过总统。2014年亲欧派发动“颜色革命”(因乌克兰国旗的蓝橙色也叫“橙色革命”),掌权后进一步向西方靠拢,以加入“北约”和“欧盟”为奋斗目标,甚至写入宪法,为俄乌冲突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与俄罗斯曾经友好相处,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是“老大”和“老二”的关系。这座“俄乌友好拱门”,就是为了纪念1654年俄乌合并的一段佳话。可惜“拱门”犹在,战火已开。当年兄弟,兵戎相见,呜呼!</p> <p class="ql-block">基辅市政府大楼。当时市长维塔利.克利钦科是乌克兰“拳王”。乌克兰除了有“拳王”市长,还有喜剧演员总统,“巧克力大王”总统,“天然气公主”总理等,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前面有石碑纪念他们宣布独立的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1995年12月23日,将基辅的拼音从“KIEV”改为“KYIV”,内中奥秒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与“KYIV”合影。</p> <p class="ql-block">基辅国家图书馆大楼。</p> <p class="ql-block">基辅街上不乏漂亮的建筑,说明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p> <p class="ql-block">在不远的距离间,看到两家“ROSHEN”巧克力连锁店。这是前总统波罗申科的产业。他取自己名字的中段“罗申”作为品牌,被称为“巧克力大王”。这次俄乌冲突后,乌克兰一百个富豪中逃出去96个,四个因负案在身不能出国,波罗申科就是其中一位。</p> <p class="ql-block">路边看到“SEX SHOP”招牌,说明这里色情业合法。</p> <p class="ql-block">在回宾馆的路上,看到许多纪念革命烈士的照片及姓名资料等,据说他们是“颜色革命”中的部分牺牲者。</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夜景漂亮。独立塔和乌克兰大酒店遥相争辉,我们度过在乌克兰的第一天。</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今天活动内容丰富,但是接我们的大巴未能到达。原来有人搞示威游行,市政府门口戒备森严,交通堵塞。我们只好绕道上车。</p> <p class="ql-block">附近小巷子里停着消防车,随时准备用高压水枪驱散示威者。</p> <p class="ql-block">增援部队源源赶来。</p> <p class="ql-block">我问他们有什么诉求?原来这些人都是汽车司机及出租车驾驶员,他们对政府一项购车收费措施不满,便组织了这次示威活动。</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准备食物,好像旅游者准备野餐一样,根本不在乎高压水枪和警察随时待命。看来那里的民主气氛还是很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步行去参观导游奥克桑娜的母校基辅大学,沿路看看基辅的城市风光。建筑很漂亮,马路都是宽阔的林荫大道,行道树主要是栗子树。</p> <p class="ql-block">基辅的舍甫琴科歌剧院,建于1867年,曾为世界上最好的剧院之一,上演过《浮士德》、《茶花女》及《蝴蝶夫人》等名剧,最好位置价格不到150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基辅大学于1834年成立,是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大学,1939年起冠以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之名,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北京大学,但学校管理为世界一流。</p> <p class="ql-block">舍甫琴科是乌克兰民族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代文学奠基人和画家,是乌克兰民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校门(截图)。</p> <p class="ql-block">老“北大”有座“红楼”,基辅大学也有“红楼”,这次很多中国留学生就从这里撤回祖国。</p> <p class="ql-block">好像叫“加林宫”,是学校里的一个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舍甫琴科雕像前与奥克桑娜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的宗教建筑世界一流,令人目不暇接。波切尔修道院和“洞穴教堂”占地28公顷,1990年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有二十二座教堂和修道院,外金碧辉煌,内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这座在修葺的教堂具说是宗教价值最高的教堂,而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洞穴教堂。教徒们修道于斯,终老于斯,由于特殊的环境,许多人的遗体都变成了木乃伊。里面有125具“不坏金身”,使教堂成为“聖迹”。其中11具著名修道士的遗体让教堂声名远扬于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点着小腊烛,跟着神父小心翼翼地瞻仰了几具木乃伊,就好像在中国寺庙里看到“真身佛”或者“舍利子”那样感到荣耀幸福吧!</p> <p class="ql-block">在高大的教堂前,个人显得多么渺小。为了沾点“神气”,就和教堂之门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教堂太多,一些名字也搞不清楚了,但不经意间看到宗教人士走过,却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于1713年的米哈伊尔大教堂,纯粹的乌克兰风格。</p> <p class="ql-block">聖弥额尔金顶修道院,建于1110年前后。1240年蒙古入侵时被严重破坏。斯大林时期搞反宗教运动被强拆。乌克兰独立后重建,现为乌克兰东正教总部。</p> <p class="ql-block">忘记是什么教堂了,方便拍就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好像是一个著名大教堂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索菲亚大教堂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战胜突厥人而建,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索菲亚教堂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索菲亚教堂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智者)雕像。他统治的时代是基辅罗斯最强盛的时代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修葺一新,但尽量留下一些原来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栗树,是基辅最主要的行道树,但果实味苦,不宜食用。</p> <p class="ql-block">古教堂的“二战”废墟作为文物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1932-1933,是不是纪念在那次大饥荒中的死难者?</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尔教堂广场上基辅女大公奥尔加与聖安德烈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面的装饰布置庄严神聖,宝物无数,信徒们把最美好的一切都寄托给上帝。</p> <p class="ql-block">这个教堂群里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座教堂或修道院,分上下两个区域,在上区可以看到著名的第聂伯河。</p> <p class="ql-block">第聂伯河大体上把乌克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亲俄,西部亲欧。但是在“二战”时期大家还是团结协力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惨烈的第聂伯河之战就是其中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p> <p class="ql-block">正好有一只鸽子飞到镜头前,赶紧拍下,这是和平之兆啊!</p> <p class="ql-block">期望和平,但是和平来之不易。付出多少血的代价才换来宝贵的和平!这是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二战纪念馆”。建馆目的是要人们不要忘记“二战”惨痛的教训,但是现在“二战纪念馆”里又增加了一个“乌东战争纪念馆”。高达一百多米的胜利女神前面摆放两辆坦克,绿色是俄罗斯坦克,蓝橙色是乌克兰坦克,型号一样,可能还是一个厂生产的,当年并肩战斗,现在兵戎相见!</p> <p class="ql-block">缴获敌人的勋章等。</p> <p class="ql-block">用人皮制的手套,用人油制的肥皂,令人发指!</p> <p class="ql-block">途中参观了基辅的“大金门”。当年基辅有5万人时,巴黎还只有1.5万人,可见其繁华富裕。城市有六座大门,金门于1020年落成。成吉思汗孙子拔都西征时从最薄一门攻入基辅,金门被毁。1982年苏联帮助重建,并还原了一段城墙。</p> <p class="ql-block">金门(截图)。</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安德烈耶夫大教堂,建在高地上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建于1767年,由设计冬宫的意大利建造师设计。照片截图。</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面精致的聖母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附近铜雕“两只兔子”,说某青年既想追求美丽的贫家女,又想追求姿色平平的“富二代”,结果两头落空,如同时追两只兔子一样。奥克桑娜说准备译成中文介绍给我国。</p> <p class="ql-block">教堂后面就是“斜街”,这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著名的小商品街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教堂围墙上已挂满小商品。照片截图。</p> <p class="ql-block">旅友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这位卖乐器的“老板娘”,弹得一手好吉他,引得路人驻足倾听。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基辅去西部城市参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