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登高安顶山

云中马

<p class="ql-block">安顶山上远眺, 群山逶迤, 层峦叠嶂。 </p> <p class="ql-block">杭州富阳安顶山,是仙霞岭余脉,古称庵顶山,因山上有大西庵而得名;平均海拔 650 米,主峰仰天坞,海拔 790. 2 米,为富春江南岸最高峰。 </p><p class="ql-block">2022 年元旦,响应朋友召唤登高安顶山。没想到车一直行驶到山上的安顶村风情街,直接去预订的农家乐。我和另两位朋友心有不甘,在街口下车,前往龙山顶观景台。 </p><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回望安顶主峰。 </p> <p class="ql-block"><b>安顶村</b> </p><p class="ql-block">村建在山上,随着公路村村通和美丽乡村建设,高山上的小山村也完全改变了面貌。山脊线上,散落着几十户农家,新建成一条风情街,建有观景台和木制长廊。 </p> <p class="ql-block">街上人家,有的做茶叶和山货生意,有的开民宿,更多的经营以“安顶八鲜 ”为特色的农家乐。 </p> <p class="ql-block">安顶山三宝,高山云雾茶、高山西瓜、高山蔬菜,一直价格高、销路好。村民收入年年增加,越来越富裕。问了一个村民,他说一般人家的年收入都在二十万以上。 </p><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都是依山而建的一幢幢小楼。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家晾晒的咸菜和制作竹器的竹篾。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午聚餐的永忠农家乐,老板是朋友的一个外甥,娘舅来了,热情招待。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家土菜。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养在山上的土鸡就是鲜香。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灶头烧饭,锅巴也好吃。 </p> <p class="ql-block"><b>安顶古道</b> </p><p class="ql-block">中午在农家乐小聚后,朋友坐车回去。我原想登主峰,车开到路尽头,徒步登高百多米,即可到达仰天坞,又称“车正山 ” 峰顶。晴日,在山顶可俯瞰秀丽的富春江、东洲岛、黄公望隐居地等;如能见度好,甚至三江口、杭州六和塔、钱江一桥也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但因阴霾天,上去也只能见到白茫茫一片,只得放弃。 </p> <p class="ql-block">车下山巅,正好有一处可停车,我和咪龙下车,寻走古道。 </p> <p class="ql-block">古道从山上的大田当到大坞底,全长 3华里,像一条纽带挂在安顶山上,连接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一队驴子,正负重上行。 </p> <p class="ql-block">这曾经是一条走私盐的要道,也是当年朱元璋落难时的逃亡路线,现今保存完好。在山村通公路之前,一直是山基村、安顶村、葛村 3 乡村民往来之路,并且是传说中的 6 条萧山至富阳的古道之一。 </p><p class="ql-block">途中有明清竹制造纸遗址,台门石、狮子石、石鸡石、飞凤岭、田基坪、岩坎瀑布等景点。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翠绿的竹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道基本贴着里山溪,一路溪涧跌宕。 </p> <p class="ql-block">越往下行,汇集的溪流越多,奔流的溪水越来越欢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一座石砌的古桥。 </p> <p class="ql-block">咪龙在后面的路边摘箬叶,说是做腐乳用。我不敢走远,古道只走了很短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车沿里安线下山,盘山公路全长 5. 3 千米,有多个 180 ° 的急弯。 </p> <p class="ql-block"><b>里山镇</b> </p><p class="ql-block">位于杭州富阳区东部的安顶山下,从半山下,转过一个山头就到。 </p> <p class="ql-block">全镇地域总面积 25. 43 平方公里,有行政村 5 个,村民小组 74 个,总人口近万。 </p><p class="ql-block">密密麻麻的新建楼屋,填满了山沟沟。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上的街道。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外面公路相连的街口。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山脚边还有几幢老房子。 </p> <p class="ql-block">镇委办公楼外侧墙上有里山镇导游图,推荐一条包含“里山十景 ” 的茶文化精品旅游路线。 </p> <p class="ql-block">虎年元旦,道路两旁也布置得红红火火。 </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里山镇不断打造云雾茶镇。 </p> <p class="ql-block">穿镇而过的里安线上,由下至上,分布着里山、灵峰、民强、马鞍山、安顶 5个自然村,共有 6000 亩茶田。</p><p class="ql-block">沿途山坡,半是竹林、半是茶田。 </p> <p class="ql-block">其中安顶山上有 2000 亩高山茶。 </p><p class="ql-block">山上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气温低,全年无霜期仅 120 来天。因病虫害少, 无农药污染,气候适宜,故构成生产名茶的特殊环境。 </p><p class="ql-block">安顶云雾茶,茶叶阔厚秀长,质地坚实,且有白毛;制成的绿茶,略带兰花清香,色泽翠绿,汁浓味醇。 </p> <p class="ql-block">安顶云雾茶是明清贡茶,传说茶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p><p class="ql-block">元末,朱元璋起兵争天下,一日兵败,过里山安顶,为三道士所救。惊魂甫定,道士奉茶敬客。朱见热茶中,冒出“茶烟 ” 凝聚,久久不散;呷一口,清香四溢。便问老道:“何茶?” 次日老道引路,请朱元璋登顶田鸡坪观看十八蓬茶树;但见茶丛云雾缭绕,遂曰:“此为云雾之茗也”,自此得名。</p><p class="ql-block">朱元璋称帝后下诏,把“安顶茶”列为贡品,一直延至清代。</p><p class="ql-block">现山上十八蓬御定老丛,仍长势良好。</p> <p class="ql-block">1986 年 5 月,安顶云雾茶获浙江省一类优质名茶称号。</p><p class="ql-block">云雾茶香,香飘十里。 </p> <p class="ql-block"><b>里山古渡</b> </p><p class="ql-block">里山镇濒临富春江,左狮山,右象山,中间一条里山溪流入江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条清溪入江来。” 正是里山镇的真实写照。 </p> <p class="ql-block">源自安顶山的里山溪, 在这里汇入富春江。 </p> <p class="ql-block">富春江流经富阳境内 52 公里,把富阳分为江北和江南。上世纪 80 年代,富阳境内的渡口多达 36 个,41 艘渡船川流不息。</p><p class="ql-block">在没有桥梁的日子里,渡口坐船成了两岸百姓过江的唯一方式。</p><p class="ql-block">很早以前, 里山江边有渡口,但没有渡船,过江,要靠鱼船“野渡”。 </p> <p class="ql-block">如今,天堑变通途,多数渡口已荒废。但里山古渡,由 “ 野渡 ” ,变为船渡,又进一步发展为人车两用的轮渡。 </p> <p class="ql-block">新年登高,驰目骋怀,祝福新春! </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让我看到了以安顶山为主的安顶村、里山云雾茶镇,正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实现梦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