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一刻也不能分割</p><p class="ql-block">无论我走到哪里</p><p class="ql-block">都流出一首赞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的祖国和我</p><p class="ql-block">像海和浪花一朵</p><p class="ql-block">浪是那海的赤子</p><p class="ql-block">海是那浪的依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最亲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你是大海永不干涸</p><p class="ql-block">永远给我碧浪清波</p><p class="ql-block">心中的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扣人心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于1983年11月,由张黎作词、秦咏诚作曲。歌谱在辽宁省文联主办的《音乐生活》1984年1月刊正式发表。</p><p class="ql-block"> 张黎和秦咏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音乐家。而且,两人很有缘分,即是大连同乡,又是校友,都曾求学于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长期的共同经历,让两人相识相知。</p><p class="ql-block"> 一首歌要成为经典,词曲歌,三者不可缺一:</p><p class="ql-block"> 张黎(1932-2016)中国一级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会员、 《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创作了许多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金曲。他是一位饱经风霜和人生沧桑的艺术家和诗人,他的歌是用心写成的,用自己的血写成的。著有《亚洲雄风》、 《我和我的祖国》、《篱笆墙的影子》、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 《山不转水转》 ...</p><p class="ql-block">张黎回忆说,这首歌最最重要的就是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憋了整整半年,其实就是憋的这两句。秦咏诚也认为将浪花与海的比喻在此之前还没有过,即深刻又有内涵,形容也很优美。</p><p class="ql-block"> 秦咏诚(1933-2015),作曲家。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研究生班。后任辽宁歌剧院创作员,辽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中国音协第三、四届理事和辽宁分会副主席。作品有管弦乐《欢乐的草原》,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和我的祖国》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电影音乐《创业》...</p><p class="ql-block">秦咏诚说:创作这首歌,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 565 432 15 后,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李谷一说,她在演唱这首歌时,懂得张黎的委屈,懂得他的磨难和赤诚,她很笃定,这首歌一定会传唱开来。这是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她将这首歌唱到了世界各地,无数华人听闻落泪。</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每个人和生他养他的祖国的血肉联系,在词曲结合上恰到好处,是一首具有永久魅力、深受人们喜爱的抒情歌曲。欢笑荡漾在每个歌者的嘴角眉梢,人们更加缅怀这首歌曲的作者秦咏诚、张藜。</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祖国》,同一首歌,不同地点,一刻也不能分割。经典舒缓,磅礴大气,唱响祖国大地,唱遍大江南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