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探索

睿智祥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智力开发对宝宝成长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系列讲座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4月龄宝宝的早教构想</b></p> <p class="ql-block"><b>启蒙教育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对婴儿大脑发育的最新研究显示,长大后的宝宝有多聪明,父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人体大脑从宝宝出生时脑重大约是380克,而婴儿期是人一生当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就会逐渐的形成。一般在孩子出生后三个月时,突触的数量会达到高峰。</p><p class="ql-block"> 婴儿一岁左右,大脑重量增加到3倍,达到成人脑容量的60%。随着大脑的发育,神经的连接在增加。婴儿刚出生时,很多神经元没有相互连接,而在第一年当中,这些神经元会变大,彼此连接,变得好像一个网络,使婴儿能想得更多,做得更多。神经元的链接越多,宝宝的大脑就越聪明。宝宝出生以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要比身体其他器官和部位早、速度快。神经系统优先发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利于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活动,而且也促进了宝宝心理的快速发展,这有利于小孩尽快进入社会化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大体归纳有几个方面:主要技能、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语言和社交技能、认知思考技能以及宝宝喜欢的一些事。父母应在以上几个方面对宝宝每个月的成长加以引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不可失去的脑部发育黄金期</b></p> <p class="ql-block">  依据宝宝大脑发育的特征我们一定要抓住胎儿几个月是脑部发育黄金期的时间节点,对宝宝的成长制定早教规划。</p> <p class="ql-block"><b>四个月时养育聪明宝宝的建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注意宝宝语言发展,积极回应宝宝的语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这个时期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千万不要认为宝宝对语言没有感觉。家长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可能都已被宝宝默默记在脑海里,成为日后语言输出时的铺垫与积累。因此当宝宝吃饱睡足、好奇地观望世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家长可以顺势搭话,比如宝宝正对着一个拨浪鼓发声时,爸爸妈妈就可以说:“宝宝这是你玩的拨浪鼓,给你拿着……”这 种方式既可以帮宝宝将物体和名称联系起来,也可以刺激宝宝发声的欲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家长做出回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不要因太懂宝宝而影响互动。</b></p><p class="ql-block"> 当宝宝咿呀学语时,家长因太懂宝宝而一次性回应太多,这种做法反而缩小了互动的空间,宝宝只发出一个音,接下来的“话”都被家长贴心地代替说了,那他就失去了更多练习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回应的语言要简单且多重复。</b></p><p class="ql-block"> 尽量和宝宝说一些简单的词和句,而且要多次重复,以增强宝宝对语言的接受度,学习起来也更快。</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回应时要配合神态、动作。</b></p><p class="ql-block"> 对语言发育还不成熟的宝宝来说,神态、动作等在交流过程中更重要。家长回应宝宝时,可以配合动作、神态等帮助宝宝理解,以激起宝宝更多的互动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锻炼宝宝知觉</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恒久的常态性</b></p><p class="ql-block"> 知觉恒久的常态性是指当人或物不在眼前时,宝宝仍能知道这个人或物只是暂时看不到,而非完全消失了。知觉恒常性的建立,对宝宝认识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对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只要是看不到的人或物,都是不存在的,比如看不到妈妈时,宝宝会认为妈妈消失了,从而感到十分恐慌、没有安全感。通常情况下当宝宝8个月或更大时,知觉恒常性才会出现。在此之前,家长可以尝试通过游戏帮助宝宝建立客体永存的概念,建立知觉恒常性。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知识和能力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觉恒久性的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先从遮挡物品开始,再逐渐发展到让宝宝去寻找藏好的玩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给4个月宝宝做游戏</b></p><p class="ql-block"> 当宝宝第四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宝宝做三种游戏,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关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种为声感游戏</b></p><p class="ql-block"> 即父母可以给宝宝唱儿歌哄宝宝开心,增加宝宝的睡眠质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种为动感游戏</b></p><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通过手指游戏来与宝宝互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种为智能游戏</b></p><p class="ql-block"> 多和宝宝做躲猫猫、藏东西的小游戏。爸爸妈妈可以用双手将脸挡住,然后再慢慢挪开。也可以藏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然后突然出现,宝宝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得大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给宝宝找玩具</span>家长先让宝宝选一块积木,然后把它藏在手里,再摊开手掌让宝宝看到。反复几次,宝宝就会明白“虽然看不见积木,但它就在妈妈手里”。还可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把玩具藏起来,鼓励宝宝寻找。这不仅能帮助宝宝建立知觉恒久性,还能培养他的认知能力。</p> <p class="ql-block"><b>宝宝四个月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1、宝宝应当会:</b></p><p class="ql-block">•发出尖叫。</p><p class="ql-block">•笑出声。</p><p class="ql-block">•视线跟随人或物追到180°的范围。</p><p class="ql-block">•将两只手握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自发微笑。</p><p class="ql-block">•俯卧抬头90°</p><p class="ql-block">•抓住引逗他的玩具,比如拨浪鼓等。</p><p class="ql-block"><b>2、宝宝或许会:</b></p><p class="ql-block">•双腿支撑一点重量。</p><p class="ql-block">•拉坐时,头部不后仰。</p><p class="ql-block">•俯卧抬胸。</p><p class="ql-block">•伸手去够自己想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3、宝宝甚至会: </b></p><p class="ql-block">•玩躲猫猫游戏。</p><p class="ql-block">•拒绝别人把玩具拿走。</p><p class="ql-block">•自己吃东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四个月宝宝的日常护理事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四个月宝宝的拇指还是伸不直</b></p><p class="ql-block"> 通常情况下,宝宝三四个月后,紧握的拳头就会慢慢放松,手指逐渐伸直,拇指从掌心中伸出来,再握拳时,拇指可以像成人一样握在其他四指外。如果这个月龄的宝宝仍无法自主伸直拇指,可能是因为锻炼的机会少,没有做过抓握或摊开手掌的练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宝宝,以免拇指长时间呈内收状态,造成手掌大鱼际肌肉挛缩,影响其他精细运动的发育。多让宝宝抓握玩具或做手指游戏,让拇指得到锻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宝宝出牙的时间顺序</b></p><p class="ql-block"> 通常宝宝会在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牙。可也有四个月开始出牙的,通常情况下,宝宝萌出的第一颗牙是下领的中切牙,也就是常说的下门牙。下门牙萌出后,再过1~4个月,上门牙也会陆续明出。2~3岁时,20颗乳牙一般就会完全长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孩子在出牙时,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以及注意的事项</b></p> <p class="ql-block">1、流口水</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长牙时,由于让口腔内的神经受到刺激,口水会变得较多。而此时的孩子还缺乏吞咽口水的能力,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有时口水浸泡到脖子和下巴,容易出现“口水疹”。</p><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免出现口水疹,家长要随时用纱布巾或柔软的毛巾为宝宝蘸干口水,注意力度一定要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擦伤。流口水时一定要合理的为宝宝补充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出牙流口水的时间约为1~2个月。</p><p class="ql-block"> 如果宝宝口水异常增多,短时间内就将口水巾或衣服前襟打湿,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确认是否存在口腔疾病或者吞咽障碍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爱吃手</p> <p class="ql-block">  宝宝在长牙期间吃手是属于正常的现象,父母可以不用过度担心。在宝宝长牙期时,牙床会感觉有不适,吃手能减轻牙床的不适感,同时也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父母应该及时将宝宝的手清洗干净,避免感染细菌,或者购买磨牙用品,如牙胶、磨牙饼干等给宝宝啃咬,以此来达到减少吃手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3、烦躁不安</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在出牙期产生的不适,会让孩子的脾气变得烦躁不安,有的还会产生哭闹的现象。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妈妈耐心的陪伴,以帮助孩子平安的度过这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4、体温轻微升高</p><p class="ql-block"> 出牙前夕宝宝常会啃咬东西摩擦牙龈,很容易引起口腔黏膜感染或牙龈发炎,进而引起发热。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而且精神状态良好,就无须担心,平时只要多喝水和物理降温,保持适宜室温、减少穿盖。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及时用药物退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b></p> <p class="ql-block">  宝宝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由他们的先天气质所决定。现代心理研究专家认为,气质是由遗传、天赋等生物因素决定的,它是一种先天的素质,也是行为的表现方式。</p><p class="ql-block">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宝宝的个人特点。</p><p class="ql-block"> 了解宝宝的气质类型,是对宝宝的早期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些气质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因材施教的依据。</p><p class="ql-block"> 经对宝宝气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依据九个维度标准来分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对活动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息规律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变化接受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适应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反应激烈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觉阔限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注意分散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持续执行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绪兴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气质的分类</b></p><p class="ql-block"> 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p><p class="ql-block"><b>1、容易型</b></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约占全体研究对象的40%。这类婴儿在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方面很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强化),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困难型</b></p><p class="ql-block"> 这一类的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表现为大声哭闹、烦躁易怒或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很难得到他们的正面反馈。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迟缓型</b></p><p class="ql-block"> 约有15%和被试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婴儿的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总是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的宝宝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表现出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往往逃避新刺激、新的事物,对外界环境及生活变化适应较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况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这一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p><p class="ql-block">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p><p class="ql-block">我们称之为:</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中间近容易型</b></p><p class="ql-block"> 这个类型的宝宝介于以上三种气质之间,与容易型更接近。</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中间近困难型:</b></p><p class="ql-block"> 这个类型的宝宝介于以上三种气质之间,与困难型接近。</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气质类型与遗传有关。如果家长总是精神愉悦放松,宝宝很可能属于容易型;如果家长时常敏感紧张,那么宝宝是容易型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此, 在迎合宝宝的气质特点时,父母不妨先自己反思,不要强求宝宝接受家长都无法忍受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后续的第三讲是围绕宝宝五个月的各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