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药王庙文化公园”巨幅雪浪石立于公园西侧正中。</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央通道巨幅铜雕,雕刻安国药业历史上著名的药市管理机构“安客堂”。</p><p class="ql-block">以草为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人对中草药的探索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因而被人们尊为了“药皇”。</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数不胜数,人们所需中草药的数量更是个惊人的数字。从草药种植、采集到炮制,从中草药买卖的药商到药铺,再到中草药集散的药市,就形成了一个从事中草药买卖的行当——药行。</p><p class="ql-block">安国药市就是国内聚集药行规模最大的地方。安国药市的兴盛,起源于药王庙。该庙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庙中祭祀的是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的邳彤。</p> <p class="ql-block">安国药业,远自1101 年宋徽宗建中年间,即开始了以祭祀药王邳彤为中心的医药活动。自此之后,安国的医药行业逐步兴盛起来。</p><p class="ql-block">庙中碑文记载:“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庙,建自成文皇帝罄肇。每岁春秋二季,商贾云集称盛会焉,而药行尤巨,凡药商载药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各省共得十三帮。”随着药帮的形成,又出现了“五大会”。</p><p class="ql-block">安客堂的创办人以本县的崔、卜两大户担任最久。崔家的负责人,先后由崔洛朝、崔子舆、崔志远、崔洛朴等。</p><p class="ql-block">卜家的负责人,先后有卜庆甫、卜继彬、卜继荣、卜继彰等。1911年9即宣统末年,安客堂改组为商会,继承安客堂遗风,按旧规章办事,这也是安国药材更趋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商会的使命一直到1956年药材全行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1958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安国制药厂时题词</p><p class="ql-block">安国药业,远自1101 年宋徽宗建中年间,即开始了以祭祀药王邳彤为中心的医药活动。自此之后,安国的医药行业逐步兴盛起来。</p><p class="ql-block">庙中碑文记载:“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庙,建自成文皇帝罄肇。每岁春秋二季,商贾云集称盛会焉,而药行尤巨,凡药商载药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各省共得十三帮。”随着药帮的形成,又出现了“五大会”。</p><p class="ql-block">安客堂的创办人以本县的崔、卜两大户担任最久。崔家的负责人,先后由崔洛朝、崔子舆、崔志远、崔洛朴等。</p><p class="ql-block">卜家的负责人,先后有卜庆甫、卜继彬、卜继荣、卜继彰等。1911年9即宣统末年,安客堂改组为商会,继承安客堂遗风,按旧规章办事,这也是安国药材更趋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商会的使命一直到1956年药材全行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七块铜板,铸刻有安国历史上著名药号260个,如大有恒、万盛魁、荣庆和等。鼎盛时期安国药市药号达到2000余家,银号100余家。(王亚超和我一起在广场散步时,逐个把店名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第一块</p><p class="ql-block">01、积德堂;02、春和堂;03、广生泰</p><p class="ql-block">04、荣德堂;05、永寿堂;06、广利恒</p><p class="ql-block">07、福成庆;08、兴顺成;09、成和堂</p><p class="ql-block">10、双发成;11、信成福;12、乾元堂</p><p class="ql-block">13、义聚成;14、万顺增;15、福东德</p><p class="ql-block">16、永和祥;17、永和广;18、德兴广</p><p class="ql-block">19、春和育;20、东兴泰;21、裕和堂</p><p class="ql-block">22、源升合;23、天增茂;24、广生堂</p><p class="ql-block">25、永德和;26、保和堂;27、萬盛增</p><p class="ql-block">28、豫泰隆;29、太和堂;30、天成永</p><p class="ql-block">31、仁育堂;32、同和堂</p> <p class="ql-block">第二块</p><p class="ql-block">01、合义恒;02、双和祥;03、天义成</p><p class="ql-block">04、广和恒;05、三合义;06、顺发成</p><p class="ql-block">07、广和公;08、公义和;09、吉庆恒</p><p class="ql-block">10、锦和庆;11、会祥成;12、三益堂</p><p class="ql-block">13、广和顺;14、祥盛公;15、同和公</p><p class="ql-block">16、广盛永;17、泰和正;18、连和顺</p><p class="ql-block">19、常统顺;20、万顺发;21、义生堂</p><p class="ql-block">22、广魁恒;23、永顺发;24、双合祥</p><p class="ql-block">25、天德公;26、同心永;27、天益成</p><p class="ql-block">28、吉床恒;29、同和永;30、兴顺诚</p><p class="ql-block">31、义生德;32、孔广和</p> <p class="ql-block">第三块</p><p class="ql-block">01、义泰公;02、春和盛;03、义成昌</p><p class="ql-block">04、德庆元;05、永顺昌;06、同和盛</p><p class="ql-block">07、寿德合;08、三合堂;09、同成魁</p><p class="ql-block">10、天聚德;11、益信成;12、保元堂</p><p class="ql-block">13、福源永;14、永泰德;15、咸元会</p><p class="ql-block">16、福泉堂;17、天德堂;18、正发福</p><p class="ql-block">19、广发茂;20、吉盛永;21、重兴利</p><p class="ql-block">22、德玉沛;23、德顺恒;24、德玉沛</p><p class="ql-block">25、统顺恒;26、太和李;27、二合成</p><p class="ql-block">28、同盛公;29、广德永;30、泰和亨</p><p class="ql-block">31、义盛昌;32、德元堂;33、同兴发</p> <p class="ql-block">第四块</p><p class="ql-block">01、益仁堂;02、长春庆;03、恒德堂</p><p class="ql-block">04、同春堂;05、德成合;06、和兴正</p><p class="ql-block">07、金正堂;08、大成堂;09、鸿裕堂</p><p class="ql-block">10、兴和玉;11、兴聚源;12、宝生堂</p><p class="ql-block">13、德馨昌;14、义聚长;15、中和堂</p><p class="ql-block">16、永发福;17、同发和;18、万和顺</p><p class="ql-block">19、福德祥;20、全盛福;21、德泰福</p><p class="ql-block">22、恒裕兴;23、福林堂;24、大德生</p><p class="ql-block">25、顺源永;26、万全瑞;27、一德堂</p><p class="ql-block">28、万春堂;29、德寿堂;30、万春生</p><p class="ql-block">31、世昌永;32、东兴德</p> <p class="ql-block">第五块:</p><p class="ql-block">01、同恩福;02、源盛永;03、吉盛荣</p><p class="ql-block">04、义成福;05、永源堂;06、同兴福</p><p class="ql-block">07、裕德堂;08、广怀庆;09、永餘长</p><p class="ql-block">10、春生堂;11、存福堂;12、万合堂</p><p class="ql-block">13、福泰堂;14、洪源泰;15、同和庆</p><p class="ql-block">16、金兴朋;17、福兴正;18、福源庆</p><p class="ql-block">19、永聚魁;20、悦升福;21、合盛福</p><p class="ql-block">22、大来堂;23、同茂德;24、福泰和</p><p class="ql-block">25、公顺源;26、益成福;27、顺发堂</p><p class="ql-block">28、会盛德;29、邀福盛;30、会川福</p><p class="ql-block">31、义和堂;32、公盛永</p> <p class="ql-block">第六块:</p><p class="ql-block">01、六合祥;02、广兴源;03、三盛德</p><p class="ql-block">04、德盛荣;05、德合公;06、永和泰</p><p class="ql-block">07、德盛公;08、通生庄;09、三义堂</p><p class="ql-block">10、永顺兴;11、广和堂;12、恒春堂</p><p class="ql-block">13、泰和春;14、恒生堂;15、广泰成</p><p class="ql-block">16、万顺源;17、兴源堂;18、永生堂</p><p class="ql-block">19、普济堂;20、尚德堂;21、万永兴</p><p class="ql-block">22、林和堂;23、同瑞堂;24、人和堂</p><p class="ql-block">25、万寿堂;26、杏春堂;27、延寿堂</p><p class="ql-block">28、根深茂;29、三元堂;30、三益公</p><p class="ql-block">31、九德堂;32、荣丰泰</p> <p class="ql-block">第七块:</p><p class="ql-block">01、协顺永;02、元顺和;03、胡恒顺</p><p class="ql-block">04、广义兴;05、泰昌永;06、德盛明</p><p class="ql-block">07、存仁堂;08、世德堂;09、万泰生</p><p class="ql-block">10、成兴达;11、德隆庆;12、公义和</p><p class="ql-block">13、广合公;14、泰和合;15、福兴堂</p><p class="ql-block">16、广隆永;17、仁寿堂;18、同德裕</p><p class="ql-block">19、道生德;20、德恒生;21、谦和泰</p><p class="ql-block">22、德兴庆;23、德盛堂;24、书德堂</p><p class="ql-block">25、寿德堂;26、福庆长;27、谦福堂</p><p class="ql-block">28、书德堂;29、寿春堂;30、顺和堂</p><p class="ql-block">31、盛兴堂;32、永生德;33、九多堂</p> <p class="ql-block"> 铁铸的店名</p><p class="ql-block"> 我徜徉在药王庙广场,低头看着铸铁上一个个药店的名字,浮想联翩。每一个店名背后都会跟着一段长长的故事,每一个店名背后都承载着一代或几代人的心血,这些名字代表着他们曾经在这里奋斗过,打拼过,享过福,也受过罪,不觉把他们逐个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围绕着每一块方铁转圈,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念,一边记,恍惚间,眼前浮现出昔日药店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走过药店,从店里会溢出的一些不知名的药香味,温和而不刺激,婉约而不张扬,我想有的药店大厅里也许会挂上“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在药店的一个角落,一位患者面露病色,有气无力地伸出手,搭在已经有些挂瓷的真皮脉枕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戴着黑框花镜的坐堂先生端坐在桌旁,右手把脉,左手捻着胡须,微</span>闭双睛,轻轻地咳了一声,睁开眼睛说:“我再看看那只手。”先生的食指和中指被烟熏的黑里透着黄,黄里透着黑,长长的指甲盖往下抠抠着,似乎很容易和患者的胳膊铆合在一起,先生的眼睛又闭上了,左手继续捋着几根稀疏的胡子,点了点头,说了句:“不碍事,三副药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从黑框花镜上边的镜框里再次透出一道光,又问了几句,嘱咐了几句饮食的禁忌,患者一一点头,先生略加思索,四平八稳地用小楷开了一张药方,递给小伙计,嘱其给病人抓药,整个过程如同皇帝传了一道秘旨一般。</p><p class="ql-block"> 患者虽然还未吃药,但是看他的神情,已经舒展了许多,拎着三包药走出药店,步履也轻盈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邳彤为政清廉,精于医理,经常在民间行医施药,是当时济世爱民的清官,被称为“药王”,死后葬在了安国南关,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建立了药王庙。北宋时期拓址重新修建了药王庙,并开始集会对他进行瞻仰纪念,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为“明灵昭惠显王”。随着帝王对邳彤的不断封赐,“药王”的影响越来越大。自从药王庙开设祭祀以来,一般民众有病向药王来寻求帮助,善男信女,常来进香,香火特别旺盛,药商也乘机售药,以至逐渐形成了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材庙会。庙会由香火会逐渐形成以药业为中心的物资交流会,并逐渐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随着药王庙会声望的日益彰显,药材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清道光初年,安国药市达到了鼎盛时期,会期发展到“春五秋七”,即春庙五个月,秋庙七个月,经年不断。春庙的正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传说这天是药王的生日,所以成为春庙最盛大的一天。冬庙的正期是农历十月十五日,传说这天是药王的祭日,盛况与春庙正日相同,这两天是药材交易的高峰期。水陆两路运来安国的药材不仅数量多,品种全,还有不少的中成药和进口药。不仅国内的客商,俄罗斯、印度、日本、越南、朝鲜等国的药商也不远万里来到安国,带来了本国出产的药材。安国药市呈现出了“东货换西货,南货换北货,四方大交流”的繁荣兴旺景象,正像人们所说的“举步可得九州药,安国药材甲天下”。</p> <p class="ql-block">药王庙文化景区占地面积100余亩,由药王庙文化公园、庙宇古建筑、三皇殿三部分组成。2019年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药王庙文化公园占地84亩,以雕塑、石刻、仿古建筑、药用植物等形式,展示了安国绵延厚重的药业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p> <p class="ql-block">往前看到的利用这些仿古建筑,当地准备开办融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诊疗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医馆、国医大师工作站,以丰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康养和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十三帮系外地客商按地区和经营范围自然形成的交易团体,并无确定的组织机构和办事处所,各帮推选帮会首,轮流负责担任本帮内一切对外事宜和调解内部的纠纷事件。至于有关货价的变化、进出货物利润的大小,悉由各商自主,帮会首对此约束力不大。</p><p class="ql-block">绕过雪浪石,两侧分列十八石柱,刻有“十三帮”“五大会”,正面为各“帮”各“会”之名。</p> <p class="ql-block">彰武帮:即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阳)、武安一带的药商,以彭德为集散地。庙期来会者190多户。来货为白芷,菖蒲、党参、花粉、红花、连翘、瓜蒌、蝎子、麝香等。去货以枳实、川芎、木香、甲片、广角、槟榔片等为主,多是片子货。</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彰德的大有恒经理郝子亭、双义和经理马玉山、武安积盛合经理尹懿堂等。</p> <p class="ql-block">宁波帮:包括浙江、宁波等地的药商。以上海、宁波为集散地。庙期来会者达160户。常驻安国的六、七户。主要经营进出口药材。他们以南药换北药,大量出口,远销香港、南洋、日本等地。来货以寸冬、白术、枝子、茱萸、二红皮、浙贝、杭芍、元参等为主。去货以黄芪、大云、枸杞、冬花、银花和关东货等。</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昌记经理桂金章、亨吉泰经理朱吉仁等。他们都是白手起家,以南药换北药,大量出口发财后,大部在祁州落脚,购买有许多房产、地产及货栈仓库等。</p> <p class="ql-block">山东帮:即山东一带的药商,以济南为集散地。庙期来会者100多户,常驻1户。来货主要是全虫、阿胶、银花、瓜娄、柏子仁、桔梗,以及曹州府特产的丹皮等。去货多是甘草、黄芪、细辛、五味子、知母、桂枝、枳实、黄苓等。以上品种,大都以片子货为多。</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德成公药庄经理张汉臣。</p> <p class="ql-block">山西帮:包括山西及陕西一部分药商。此帮多系零散小型药商,以太谷、西安为集散地。主要来货为羚羊、枸杞、皮草、粉草、紫草、款冬花、小茴香、西贝母等。去货多是人参、山楂、黄连、犀角、木香等。</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帮会首有广生远药庄经理杜益斋,广庆合经理贾际五等。</p> <p class="ql-block">陕西帮:由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药商组成,以汉中为集散地,庙会来祁州者二十余户,常驻三、四户。主要来货是当归、枸杞、羚羊、麝香、鹿茸、大黄等。去货以人参、细辛、广角、木香、砂仁、山甲、黄连为最多。</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永隆全药庄经理李丙双。</p> <p class="ql-block">西北口帮:又名口帮,包括河北省北部呼和浩特、张家口、包头一代药商。庙期来祁州达二十余家,主要来货为黄芪、甘草、当归、凉州大黄,去货与古北口帮相同。</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有春和裕经理杨春和永和正经理郎彬山等。</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帮:又名口外帮,包括古北口、热河、承德、平泉一代的药商。庙期来安国交换药材的达100余户。来货主要是山货,如防风、赤芍、黄芪、桔梗、甘草、知母、柴胡等。去货以砂仁、甲片、青木杏、山楂、银花、人参、细辛为最多。</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同春堂经理王鹤云。</p> <p class="ql-block">关东帮:包括东北及朝鲜一代的客商,他们的药业集中地在营口。关东帮是大帮,在各帮中占首位,总计有4500户药商之多。常驻安国的有三、四户。每届庙期,由关外来祁州的镖车浩浩荡荡,络绎不绝,绵延数里,当地居民称之为"关东大军"。他们每年冬庙才来,春庙不来。本帮的帮会首有世一堂经理郭宝桢,永清合经理郭洛二等。来货主要是人参、黄芪、龙胆草、木贼、黄柏、细辛、沙参、五味子、虎骨、木通、党参、防风等,去货多是南货,如川贝、川芎、当归、木香、白术、赤芍、元胡、浙贝、厚朴、桂皮、桂肉等,该帮每次收货总额,几乎占庙期全部来货的大半。关东帮不来,庙会生意可消减一半。</p> <p class="ql-block">京通卫帮:由北京、天津、通州一带的药商组成。</p><p class="ql-block">全帮来祁州参加交易的药商有三百多户。</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有:北京同仁堂经理刘甫亭,协盛仁经理寇子元,庆仁堂经理祁辑五,天津隆顺榕经理范建唐,瑞乏堂经理华怡斋,聚兴和经理范雅轩等人。</p><p class="ql-block">北京药商来货主要是北京同仁堂的丸散膏丹和永盛合药庄,去大西北收购来的库伦黄芪、藏红花、紫脑沙,在俄国设庄收买的大批鹿茸等。去货以大宗的川、广货,浙宁货为主,如当归、木香、大黄、砂仁、党参等。天津隆顺熔、聚兴和等客商,则以运销西红花,以及经香港运来的广货象砂仁、木香、夕角、丁香、山甲、洋桂条、洋枳实、洋枳壳等。去货是经天津运往香港的甘草、赤芍、大黄、大青盐、知母、青木香、紫苑、山大黄、黄芪、挑仁等,通州药商很小,仅有几户成药铺,他们不来货,只在庙会期间买点生药。京通卫虽系三方形成一帮,但没有共同的组织,只是联合在一起摊款唱戏。</p> <p class="ql-block">江西帮:包括江西、云南、贵州等地药商。以昆明为集散地。庙期来会者十多户,常驻四、五户,帮会首聂振茂药庄经理杨竹亭。大量运销朱砂,志诚信经理逻荪竹,运销栀子、枳实、枳壳、厚朴、雄黄,换买北药黄芪、鹿茸、甘石、常山等,数量很大,到安国多依靠张家下处义盛合代为购销。</p><p class="ql-block">后来因为形势发展,又增加了广帮、徽州帮和以货品为主的黄芪帮。其具体情况是:</p><p class="ql-block">广帮:即经营两广及南洋一带药材的商人。多系山西太谷、榆次一带的人,药材集散地是香港、广州和汉口。广帮是大帮口,资金雄厚,来货多是进口细货。如由印度进口的木香、沉香、红花、犀角、乳香、没药、牛黄、番泻叶等;由印尼进口的血竭、芦荟丁香、沉香、牛黄、犀角、珍珠等;由越南进口的砂仁、豆寇、肉桂、犀角等,以及大西洋的龙涎香、非洲的广角、美国的花旗参、日本的化学片和泰国的暹逻角等。去货以熟芪、鹿茸、人参等为主。禹州帮:由河南禹州及其附近的药商组成。以禹州为集散地。四川、云南、贵州的药材运到汉口或禹州,再由禹州运到安固,又从安国买一批药回去。禹州帮的来货以当归、大黄、川芎、泽泻、黄连等为主。去货系关东、北方货。在安国常驻的有十几户,帮会首是新福兴药庄经理王钦堂。</p><p class="ql-block">黄芪帮:是专做黄芪加工的药商。他们从民国十五六年就凑在一起,在庙会期间联合唱戏。货源来自关外、山西等地。经营者都是安国本地人。帮会首有通泰兴经理张洛恩、全纪药庄经理卜继全等。所有这些帮口中,只有黄芪帮是按经营的药材品种组成的。一般认为,广帮不应单列一帮,因该帮是山西帮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单独算为一帮;黄芪帮成立于民国之后,年限短;禹州帮是在民国后才开始唱戏的,因此都不能列入十三帮之内。</p> <p class="ql-block">川帮:包括四川全省药商。以成都为集散地。主要来货是川贝、川寸冬、川黄连、川郁金、川枳实、川枳壳、川佛手、川芎、虫草、麝香等。</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五州药庄经理李子游。</p> <p class="ql-block">亳州帮:包括安徽亳州一带药商。集散地在亳州。庙期来会者九十余户。主要来货有:白芍、毫菊花、银花、故子等。货品质量极佳,以货色地道驰名。去货以人参、五味子、细辛、黄芪、鹿茸为主。帮会首是东庆恒经理刘晓山。12.川帮:包括四川全省药商。以成都为集散地。主要来货是川贝、川寸冬、川黄连、川郁金、川枳实、川枳壳、川佛手、川芎、虫草、麝香等。</p><p class="ql-block">帮会首是五州药庄经理李子游。</p> <p class="ql-block">怀帮:包括怀庆(沁阳)一带药商。以郑州、怀庆为集散地。庙期来会者八十余户,常驻安国者十余户。王文来货有麝香、怀山药、怀牛夕、怀生地、怀菊花等。帮会首是杜盛兴经理孟新如该号批发麝香多年,所制麝香成品印有杜字,远近驰名。麝香销售对象以北京同仁堂为最多。</p><p class="ql-block">怀庆协盛全药庄经理程敦武,亦担任帮会首。该号所制协字麝香亦极有名,并专售朱砂。去货以人参、黄芪及其它北方货关东货为主。</p> <p class="ql-block">五大会</p> <p class="ql-block">杂货会:走出售各种山干、海杂货的商号。无论任何帮会,均有其传统的朴实作用,最讲信义,各有各的独特产品,销售范围,不稍混乱。</p> <p class="ql-block">银钱号会:包括大小银钱业100余家,多是山西人开办。</p> <p class="ql-block">皮货估衣会:包括大西北和内地各省的皮货商和京津保的估衣会。</p> <p class="ql-block">北大会:即祁州的北药市,又称大药市。包括著名的药商如瑞兴永、德兴成以及德兴南、北栈等。以上南北大会药商,均是按季出山,收购大批山货,运销祁州零整批发。不但货品地道,而规格数量也能满足主顾要求,所以每届庙会,这些大批山货都是畅销一空,很少有过剩积压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南大会:即祁州的南药市,又称小药市。包括著名的亭吉泰、万盛魁、宋庆合、庆泰昌等药</p> <p class="ql-block">晚间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汉将邳彤之庙,俗呼为皮场王,即药王也,在南关。自宋迄今,以医显灵,有疾者祷之立愈。”后人在药王庙前的牌楼嵌上一块木匾,上书四个大字“显灵河北” ——摘自《祁州志》(安国古称祁州)</p><p class="ql-block">一座药王庙,千年药业史。药王庙源于东汉,肇造北宋,明清扩葺,祭祀汉光武帝刘秀二十八宿将之邳彤。药王庙木质牌楼建于清嘉庆23年,高8.4米,三栋四楹庑殿顶结构。</p><p class="ql-block">庙门左右立两根铁铸旗杆,建于清道光九年,每根高24米,重15吨,屯土浇铸完成。旗杆盘龙翔凤,悬斗吊铃,寓意龙凤呈祥。附有铁铸对联,上联“铁树双旗光射斗”,表明铁旗杆高度,下联“神庥普荫德参天”,礼赞药王的医德高尚。</p> <p class="ql-block">药王庙门额悬“药王庙”匾,为清乾隆年间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所题,落款为“山东众药商敬献”。</p> <p class="ql-block">院中建有药王墓亭,刻“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十一个字。(图片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千载沉香,满目厚朴。药王庙文化景区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与对接,旅游与康养的融合与共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