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高效课堂探究实践——行星的运动

燕子

<p class="ql-block">天气渐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天向我们慢慢地走来了。清晨,校园里响彻着朗朗书声;课间,教学楼下传来稳健的脚步声;傍晚,运动场上挥洒着青春汗水。莘莘学子让美丽的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日上午第三节课,吴蔚文主任和高一(1)班所有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探索行星运动的规律。高一年级其他物理老师观摩学习。</p><p class="ql-block">课前,吴主任为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导学案,上面包含: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基础知识、课后检测以及合作探究内容。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本并完成了导学案,并记录了还存在疑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吴主任强调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浩瀚的宇宙背后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呢?具体一点,行星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其实早期的科学家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托勒密为代表的地心说和以哥白尼为代表的日心说。学习物理学史,了解真理的发现过程,能够让我们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不惧权威敢于挑战的精神。吴主任最后小结道,不过按现在的说法,宇宙是没有中心的。</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在突破重难点——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时,吴主任先介绍了开普勒的老师第谷.布拉赫的突出贡献,二十多年孜孜不倦地进行行星观测和记录。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严谨求真的态度是不可能得到这么精确的数据。后来开普勒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这些数据背后的规律,即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p><p class="ql-block">关于每一个行星定律它的具体内容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吴主任都加以强调。在讨论这三大行星定律的适用范围时,吴主任通过提问学生最后总结道,开普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适用于一切二体问题。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行星-卫星系统)和双星系统都成立。</p> <p class="ql-block">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地球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四天中,哪天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大?哪天最小?</p><p class="ql-block">(2)观察“金星凌日”示意图中地球和金星的位置,判断地球和金星哪一个的公转周期更长。</p> <p class="ql-block">通过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吴主任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学习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大学说和三大定律,更了解了物理学史,学习到了科学家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内心更加充盈、更加坚定,将信心满满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p>

开普勒

定律

行星

主任

课堂

学生

大行星

学习

探究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