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文房巾帼|乌海女子书协会员风采——虎年三八特辑(一)

乌海市书法家协会女子书法家分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厚积薄发 玉汝于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记乌海市女子书协名誉主席李玉芳</p> <p class="ql-block">  内蒙古的乌海被誉为黄河几字湾上的一颗明珠,传说因了这片土地而诞生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著名诗句。乌海因了几千年黄河文化的浸润,名为---中国书法城。她的女子书法家协会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当时唯一一家女子书法家协会,这支女子习练书法的队伍,在近年来的区内外书法大赛上屡次崭露头角,她的荣誉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李玉芳就是这个协会的第一任主席。</p> <p class="ql-block"><b>甘于奉献 厚积薄发</b></p><p class="ql-block"> 李玉芳在工作上敏事讷言,勤奋敬业,特别值得称道、重写一笔的是在乌海的书法城建设中,她同名誉主席、副主席等十几名女子书协骨干一道,和谐上进,敢为人先,短短十几年,使一个白手起家的女子书协,队伍壮大、组织有序、人才辈出、成绩卓越,女子书协被人们称为乌海百花园中鲜艳的奇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2年乌海市女子书法家协会成立,李玉芳以其诚厚谦和的为人品德和书法艺术取得的骄人成绩,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许,出任了第一任主席。十六年间,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她一头担着就职单位的工作,一头挑起女子书协的重任,白天她在本职岗位工作,晚上筹划女子书协的发展,期间的艰苦付出自不待言。女子书协成立至今坚持每月一次大课的集中学习制度,聘请市内著名书法家授课,并由女子书协骨干对会员进行分类指导,此外李玉芳带领她的团队还经常组织交流、培训、定期举办展览。她常常是一个活动刚刚结束,就开始谋划下一个。每次活动从筹划布置,上下协调,她都亲力亲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所以每次活动都开展得有板有眼,井井有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非常圆满。多年来,女子书协的公益培训制度、集体看稿投稿制度既往开来,使得参加全国、自治区、本市的大大小小展赛、活动不计其数、成绩显著提高。她不仅善于调动姐妹们的积极性,发挥团队智慧,而且每次都能率先垂范,走在前列。每年的为群众送春联、扶贫济困、书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等公益培训和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为女子书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如今在乌海浓厚的的书法文化氛围中,不论是国展还是区展,女子书协总是作为自治区的排头兵捷报频传,女子书协能有今天这样的团体成绩、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这与玉芳作为一个领头雁,多年来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舍己精神是不无关系的。2011年,她被邀请成为乌海市招聘书法教师小组的成员,在全国各地为乌海中小学招考书法教师,被当选为乌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授予乌海市三八红旗手,乌海市第三届“四个一批人才”,乌海市高层次人才提名人选,内蒙古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她带领的女子书协被海勃湾区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先进集体,被内蒙古自治区命名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b>业进艺淳 玉汝于成</b></p><p class="ql-block"> 李玉芳以勤劳、奉献之人格力量,凝聚和成就了一个团队。同样,她的从艺学书,始终坚守着以书励志,以艺静心。1991年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1998年在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学习两年,此后多次参加中书协和乌海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多年来,她把学业当作一种乐趣,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矢志不移,孜孜以求。乌海1976年因煤立市,来自四面八方的矿工和知青成就了书法文化在乌海的雏形。李玉芳是矿工的女儿,早年工作的时候,李玉芳被调到原海勃湾矿务局供应处做保管员工作,那时的矿务局正遭遇着煤炭市场的寒冬,下班后,无所事事的工人们每天不是打扑克喝酒就是攒在一起聊天织毛衣,而李玉芳却收集起一堆旧报纸在上面练起书法来。不为周围喧嚣的环境困扰,三十年来,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夏挥汗,夜伴灯,钟其情,致其思,别无他顾,专注于一,全身心地倾注于笔情墨韵之中。故其作品,古韵充盈,笔情墨趣,跃然纸上,其笔致、线质疾徐适度,厚重酣畅,溢发出较强的力量感、节奏感,然而由于艺术观念取径多元,当代书家要通过书法方式去实现审美理想,势必要在传统的经典中获取技艺与灵感,这几乎成了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性之所致,时代使然,李玉芳写帖也是以二王为根柢,沿此嫡脉,随己意而取撷,在各种书体的融汇中,深植厚培,广泛拓展,反复潜研,研究将自己的书写情趣与时代相契合的表现方式,为己所用。正是沿着这条路径,玉芳书法作品以其俊爽酣畅的形态,古拙雄放的情调,清雅劲健的韵致,成为她生命华彩的表征。上世纪90年代,李玉芳就在区内外屡次入选获奖,1995年入选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1997年入选第五届华北五省书法展览,并获第二届华北书法奖,1998年入选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1999年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成为中书协会员......那些年书法在文化界远没有现在这么被国家提倡、被人们追捧,乌海也没有大力创建书法城时,李玉芳已经走在了前列,人们为乌海有这样一个女同志能在书法上有如此造诣而交口称赞。书品即人品。李玉芳的文化观也是特有的淡然恬静。她说从事书法艺术最大的收获,一是带领了一个团队,使之不断成长壮大,成为乌海文化的一个品牌和亮点;二是历练了自己,生活和书艺不断充实和提高。玉芳喜爱书法,也珍惜自己的墨宝,却从不把它看成一种生财之道。朋友同事都知道她的书法有名,常常请她写活动标语,甚至结婚的对联、喜帖等她都热心帮忙。在单位里同样如此,每个周末她都给单位喜爱书法的职工授课,一起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畅享,用艺术启迪和熏陶着职工们的情操。</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李玉芳被聘请为乌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书法专家顾问,对所内戒毒人员和民警进行书法教学。对于这群特殊的学生,李玉芳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并未对其有丝毫异样的眼光,依旧认真、负责的倾囊相授。将书法引入戒毒场所,并将其作为戒毒矫治项目研究还属首创,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先例和经验可遵循和参照。李玉芳同所内书法矫治项目民警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有针对性的书法矫治教学模式,项目研究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乌海市女子书协书法实践基地在市戒毒所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以书法为主的表达性艺术在戒毒矫治中的应用”项目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优秀教育戒治项目,2021年李玉芳还参与制定了《书法文化戒毒规范》地方标准。在她的带领下女子书协在戒毒所开展义务帮教活动已近十个年头,她的辛勤耕耘和付出,在戒毒所民警和戒毒人员中营造了浓烈的书法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李玉芳任教期间,所内民警和戒毒人员累计19人加入乌海市书法家协会,1人加入内蒙古书法家协会。</p> <p class="ql-block">  作家龙应台说,你怎么生活,就是你的文化。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正确的文化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李玉芳和她所带领的团队,在长期的书法文化传习过程中,塑造的是知识女姓、文化女姓的形象,是重新树立起的社会角色,提升了妇女的文化地位。女书家们充分发挥女性在工作、生活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挥书法在认知文化、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弘扬了艺术的真善美,创作生产出更多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她在工厂中生根,就带动了企业文化;她在机关中发芽,就带动了机关文化;她在校园中兴起,就带动了校园文化;她在社区中落户,就带动了社区文化……李玉芳和她所带领的团队通过书法活动,使女子习书者们在人性品格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由此而充满快乐,她的家庭和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和得到陶冶,可以说女子习书这种高雅的艺术沟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文化对接,使家庭生活和睦高雅,一个家庭带动了另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了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又可覆射带动一个城市市民的文化追求。</p> <p class="ql-block">  在女子书协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分管文化的市长即兴发言:乌海作为一个工业转型城市,有这样高品位的书协组织引领人们的交友和时尚追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个城市的女性个个都腹有诗书而气自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该多有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否可以说,从一个城市中女性的文化追求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作者:乌海市委组织部吴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艺术简历</span></p><p class="ql-block"> 李玉芳,女,中国书协会员,内蒙古书协理事,乌海市书协艺术顾问,乌海女子书协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有:</p><p class="ql-block">“九五”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p><p class="ql-block">第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p><p class="ql-block">“第三届中日妇女书法家作品交流展”</p><p class="ql-block">全国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p><p class="ql-block">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p><p class="ql-block">第二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兖煤杯”</p><p class="ql-block">第五届全国职工书法、绘画、摄影展</p><p class="ql-block">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p><p class="ql-block">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产业(行业)书法美术摄影展</p><p class="ql-block">乌海杯全国书法大展</p><p class="ql-block"><b>作品曾获:</b></p><p class="ql-block">第五届华北五省书法展入展并获第二届华北书法奖</p><p class="ql-block">“鹿城杯”内蒙古全区首届书法大赛一等奖(政府奖)</p><p class="ql-block">“醉美草原,亮丽北疆”全区书法篆刻展金奖</p><p class="ql-block">神华集团庆祝建党90周年职工摄影书画作品展一等奖</p><p class="ql-block">“百年奋斗走向辉煌东北三省一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群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二等奖</p><p class="ql-block">作品刊刻在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甘肃庆城《黄帝内经》千家碑林;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尚志碑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撰稿:吴 芸</p><p class="ql-block"> 制作:尚凤莉</p><p class="ql-block"> 审核:石 敏 </p><p class="ql-block"> 王 莉 </p><p class="ql-block"> 李玉芳</p><p class="ql-block"> 朱效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