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郑州圃田列子祠

陈国海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5日,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突发奇想,骑车东行。沿着陇海路骑到圃田镇,见路旁有石碑,上书“列子故里”。于是想到铁一中新校园,门前大道就叫列里路,即列子故里大路,何不到列子故里一游,于是进圃田镇到列子祠。</p> <p class="ql-block">列子名御寇,战国初期郑国圃田人,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居圃田40余年,广收弟子,著书立说,遗著有20篇约10万多字。文章哲理深刻,文采斐然,例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小儿辩日等等,汪洋恣肆,寓意深远,是中国文学史和哲学史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列子心胸豁达,贫贱不移荣辱不惊。据(郑州志)记录:列子因家中贫穷,经常饿肚,以致面黄肌瘦。当时郑国执政子阳听到后,派人送来十车粮食,列子再三致谢,却拒绝接受。后来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很多受其恩惠的党羽被株连致死,而列子却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列子思想博大精深,即使穷毕生精力也难知皮毛,列子祠介绍说:老子谈无,列子说虚,他认为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顺其自然。主张摆脱人间的贵贱,名利羁绊,消除种种执著,达到虚无之境,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完善生命的存在,才能保持人的天性,做到返朴归真。</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是:列子认为人有各种欲望,天生多情,喜欢这个喜欢那个,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心”被这些世俗的东西装的满满的,无法喘息负重前行。只有摆脱世俗的牵绊,不为世间中的各种纷争和得失,例如贵和贱,贫与富,生与死等而劳心劳力,就能够达到最简单最纯洁的精神状态,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啥就干啥,心中便会充满了快乐。</p><p class="ql-block">另外列子的宇宙观,世界观更是高深莫测,例如他居住在穷乡僻壤,竟然提出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等,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站在列子塑像前,浮想联翩:中国古代文化儒释道。儒,主张入世。释,主张出世。道,主张避世。如果说人如同鱼生活在池塘中,假使水脏了,儒家则喊,道家则避,佛家则忍。中国历代文人,进则学儒,学怎样做事,退则学道,学怎样做人。我对道家,心向之而身难往,也想装些糊涂不问世事,修身养性岁月静好,但是一个“情”字难以斩断,见到受难者就不禁悲伤,见到不平事就不由发声。</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古往今来能够斩断“情”字的人微乎其微。例如魏晋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隐居山林,饮酒操琴,谈玄说无,但是水脏了,想避也避不开,想逃也逃不掉。在现实的压迫下,山涛不得不应诏做官,阮籍不得不醉生梦死,而嵇康为朋友打抱不平而被斩首示众。故此,情难断,避世难。</p> <p class="ql-block">凡夫俗子难以参透深奥的道家思想,但是可以做到:情淡些,心静些。人生短暂,转瞬即逝,沒有什么好争的,沒有什么好气的,不如能自在就自在些,能潇洒就潇洒些。人生最大的意义,不是当多大的官,挣多少的钱,而是你快乐吗?</p><p class="ql-block">最后写几句打油诗以祭列子。</p><p class="ql-block">安贫乐道居圃田,讲学著书设杏坛。愚公移山力不竭,夸父逐日气冲天。御风而行游八荒,返朴归真重自然。而今焚香祭列子,道德文章万古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