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携手,砥砺前行——记日照市宁波路学校观看第60期齐鲁科学大讲堂活动

Call me 王小菜儿

微笑着送别冬天走远,我们迎来又一个春季。桃花春色暖先开,2022年3月1日,宁波路学校的全体科学老师们在李桂娟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看了第60期齐鲁科学大讲堂,山海虽远,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来自泰安市小学科学教研团队的三位优秀老师展示精彩的课例:泰安市岱岳区卧虎山小学李峰老师带来了《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泰安市泰山区岱庙办事处三友小学梁维维老师带来了《三种状态的水》;泰安市岱岳实验学校小学校区孟姗姗老师带来了《水的沸点和冰点》。第二阶段是专家点评,首先由山东省教学能手孔令强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卢巍主任做总结点评。 李峰老师的《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从一只生锈的铁锅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铁锈出现的地方,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金属生锈的原因和条件,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空气、水否是产生锈的主要原因,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哪种条件下最容易产生锈,最后,探讨生活中如何防止生锈。<div>李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孩子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在这堂课中,孩子们小组合作、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互相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一组比较严格的对比实验,而老师则作为一位辅助者的形象出现,仅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提供帮助,力求给学生一种真正的实验感受。这堂课孩子们的思考和发言都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托,从生活中得到猜想,实验结论又应用到生活中去。李老师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提前两周下水实验,将铁钉的四个阶段的不同阶段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了钢铁腐蚀的过程,李老师真是教学工作中的有心人。</div> 梁维维老师的《三种状态的水》从猜谜语入手,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三种状态的水分别是什么?接着通过2个活动,让孩子从五感出发分别对比观察液态水、固态水的特征,过程非常流畅,孩子表达得也很熟练;在讨论相同多的水和冰的体积不同时,刻度杯的使用是非常巧妙的亮点,对比观察液态水、气态水的特征;自主设计实验,在探究中感受科学的乐趣。交流讨论冰、水、水蒸气在形状、体积方面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拓展应用,让学生汇报水的三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孟姗姗老师的《水的沸点和冰点》利用荀子的《劝学》导入新课,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古文含义的讲解加上老师的提问充分唤醒孩子对冰、水和热水的直接认识,引发学生生思考。又以烧开水的图片导入,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环节中让同学们有一种熟悉感,能够让同学们快速进入到本环节的探索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随后的实验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实验完成后,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探究活动逐步提高,由扶到放,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位老师的课例结束后,由孔令强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总结出了优点,三位老师都能以学生为起点,教学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动手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操作验证,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三位老师的课程最后又回归生活问题,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现了知识的价值。<div>孔老师也对三位老师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在听讲的我们在以后要努力的方向:要增强科学课的趣味性,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还要增强探究的复杂性,既要求我们能够用浅显的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实验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还要深入挖掘隐藏在实验表象下的本质;同时在我们的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最后要加强过渡语的准备,关注学生,尊重他们的生活体验。</div><div>孔老师的点评让我们对科学课的认知更上了一个台阶,曲径通幽,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科学讲授中将其尽快内化。</div> 第三部分由卢教授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不仅对三位老师进行任课,还对专家的专业点评给予高度的肯定。 三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老师们意犹未尽的回味中,这次教研活动结束了,大家受益匪浅的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名科学教育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发展。<div>以梦为马,韶华休负,期盼齐鲁科学大讲堂能继续为我们带来知识的滋养,在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在路上。</div>

老师

学生

实验

探究

科学

生活

三位

泰安市

孩子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