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院路校区分会场</b></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枣庄、滕州两市级教育、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北辛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再攀新高峰,再上新高度!2月28日下午,北辛中学2022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在通盛路校区维新楼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通盛路校区全体教师现场参会,学院路校区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观看线上直播形式参会,会议由通盛路校区执行校长徐义新同志主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义新校长主持会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工会主席孙成河同志传达了《北辛中学“优才计划”实施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副校长徐永祥同志传达《北辛中学“自主探究 互助促学”型课堂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副校长冯晓军同志传达学习了《北辛中学关于开展“一课一研”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副校长石磊同志传达学习了《北辛中学统考学科教学成绩评价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齐鲁名校长、北辛中学校长孔凡海同志做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 孔校长指出,一要充分认识双减政策对教学工作的深远影响。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背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实际上,五育发展并不平衡。重智育轻德体美劳,以致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业负担降下来,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不降低,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聚焦课堂,强课提质,着眼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使五育均衡发展,完成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二要以研究姿态、专业思考、师德素养来破解双减难题。1.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要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我们老师要树立问题意识,找准教学工作中的真问题。然后聚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2.要有专业的思考。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们要研究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学走上专业化道路,才是教育工作的丰富而又深刻的样态。同时,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以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事业。教师最大的专业还是课堂上的素养。因此,当前要抓好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抓好学历案撰写,抓好命题与作业设计,抓好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这样就能逐渐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3.师德素养是“立教之本,为师之魂”。“没有高尚的师德,枉为人师。”老师的师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上。从某种角度讲,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我校绝大部分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都非常出色,学校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学校对“有偿办班”“有偿家教”“体罚及变相体罚”“推销教辅”等不良现象坚决制止。为了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学校对违法违德行为采取零容忍措施,坚决给予制止,还教育以公平。</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盛路执行校长徐义新同志针对新学年教科研工作提出要求,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结合寒假开展的“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聚焦新课堂达标活动,认真落实学历案、课程纲要的编写,依托作业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一致性迈向课堂效益最大化。双减政策背景下,我校提出的“优才计划”正是因材发展的精准施策,这也是我校探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崭新路径。希望大家能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新学年我们共同奋发努力,一起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文字:巩存强</p><p class="ql-block">图片:戴利君</p><p class="ql-block">审核:赵志敏 马培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