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年味 熊盛文摄

xiosw

春节是普天同庆的日子,是14亿中国人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有句俗语:“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或者说“大人盼过节,小人盼过年”。因为对于大人来说,过年有很多事情甚至挠心的事情要处理,而在孩子们眼里,过年就是新衣、新鞋、红包、烟花、美食、玩耍,还有没有作业的日子。 九年前我曾经拍了一批孩子,她们从小生活在寺庙。最初拍摄时她们年龄很小,大多数在5、6岁以下,虽然天天面对青灯古佛,但她们的童心与在其它环境成长的孩子没有两样。 因此我把记录她们日常生活的专题取名《青灯童趣》,只是希望说明,童心是外在环境很难改变的人性的力量。 跟拍她们今年进入第十个年头,一直在用镜头见证着她们的成长。 我记录过她们在寺庙里混班上课, 也记录过她们在外地参观学习, 还拍摄了她们走进校园的情景。 我留下了过她们天真顽皮的瞬间, 拍摄过她们小大人的模样, 见证了她们夏日的玩耍, 也拍摄了她们在冰天雪地里的倩影。 十年了她们已经长大, 从天真的小屁孩出落成楚楚动人的大姑娘。 过年前我又去见过刚放寒假的她们,突发奇想能不能拍摄她们过年的景象,这也许是另外一种不同的年味。 我问住持能不能去拍庙里的年味,她爽快地答应了。我抄给她一首清人孔尚任的诗,"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问她庙里过年是不是还有这些习俗,她告诉我,有的还有,有的可能没有了。 农历腊月二十九,我去了庙里,孩子们正在贴春联。 当年5岁的女孩现在已经一米六几,自然成了贴春联的主力 几位更小的孩子给她打下手。 门上的“福”字她还特意问我要不要倒贴,看来只有13岁的她对春联还有一点研究。 墙角的梅花开了,她们还要去挂上灯笼 登高当然也是高个子的她义不容辞的义务。 一副副春联她们贴了好大一会儿,好在现在贴春联不用浆糊,只要双面胶就行,手上还是干干净净。 当然她们的兴趣只是贴春联这件难得遇到的事情,对春联字里行间的哲理肯定不会去思考。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孩子们高兴地打起球来。 寺院的厨房叫香积厨,正在为大年夜准备食品。 下午六点钟,寺庙全体人员集中,可以算是寺庙的年夜饭。因为午夜还有饺子,大家欢聚一堂,发一盒新年礼品和一大袋香积厨做的点心,加上住持的开示,就是年夜饭的主要内容。 盒子上印着喜庆的年味,加上惟妙惟肖的卡通虎,确实让人感受到一种真真切切的年味。 还有每人一个的小红包,不知她们会不会工工整整地放在枕头下面压岁。 大包小包的礼品食品,带给她们的一定是与平常不同的味道。 想吃饺子的举手示意,以便香积厨统计,免得子夜煮多了浪费。 夜幕降临,夜空变成了神秘的舞台,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候——放烟花。 她们小心翼翼,谨慎地用香火点燃烟花,怕它突然一跃而起,升上天空。 她们手持的小烟花,不停地变换着图案,开心得不得了。虽然烟花的美丽短暂,绽放过程短暂,但带给她们的快乐却很长久。 庙里的一只狗也来凑热闹,站在她们身边欣赏着美丽的烟花。 看着她让烟花不断变化着图案,狗有些惊讶,似乎成为她玩烟花的忠实崇拜者。 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展开一幅幅或浅黄或银白的笑脸,也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这是她们的快乐时光,也许会是她们对年最好的印象。 围炉守岁早过时了,也许在很多场合春晚守岁也已经过时,但她们还是选择了春晚,因为里面有太多可以触发她们笑点的东西。 当然搞笑还要美食陪伴,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对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放松。 小伙伴们在欢笑声中渡过了这美好的时光,让快乐伴随她们进入新的一年。 有早睡习惯的孩子,开始熬不住了,又不愿离开这个集体,在迷迷糊糊的状态进入她们甜蜜的梦乡。 新年的钟声敲响,“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孩子们也在钟楼敲响带着美丽梦想的大钟。 不少信众早早的在钟楼排队,等待敲钟的时刻,向菩萨述说自己新年的愿望。 “好吃不过饺子”,在新年来到的时候,品尝一大碗素馅的饺子,既合民俗又解馋,既饱肚子又吉祥。 饺子古称“交子”,按照古代的习俗,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因为子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有“更岁交子”之意。当然,在南方吃饺子的相对少一些。 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难怪孩子们都吃了满满一大碗。 天还没有亮,庙里就热闹起来了。信众们赶早到庙里烧香祈福。 天下着雨,但挡不住信众虔诚的脚步。 天色越亮,信众越多,初一是他们礼佛祈福的最好时光。 给佛祖磕个头,满足信众对“三宝”的尊崇,也释放了他们对新年的祈望。 来礼佛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出家人要上早课,信众只能在大殿之外向佛祖致意。 整个上午寺庙里爆竹声此起披伏,年味十足。就像《红楼梦》中元春制的灯谜:“身如束帛气如雷,能使妖魔胆尽催。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出家人倒也心净,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仍然安心地上着自己的早课。 大年初一是所有信众都要吃斋念佛的日子,作为寺庙收养的孩子,这一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当然也是普佛,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普敬、普礼。 她手中的引磬轻轻地响起,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位在寺庙长大的女孩,是不是能领悟磬声里的意境? 满面的笑容她,是不是在回味这种别样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