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 《神龙二月喜抬头,万物滋萌润九洲》,胡阿荣/文

古村之友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龙抬头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真正的春天到啦。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p> <p class="ql-block">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祭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又一说法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以宝塔镇压,并赐偈道:“玉龙私降雨,当受人间罪 。要想重登殿,金豆开花期”。百姓们得知玉龙遭遇,都苦思冥想,金豆开花期在何时?如何救得玉龙?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炒苞萝,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让玉帝看见。并高声祈祷道:“金豆开白花,玉龙该回家,玉帝万万岁,君民众口夸。”并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震动天庭。玉皇他也如痴如醉的迷糊糊的得意忘形啦。他俯瞰民间一看,“金豆真的开花了”,他吟吟一笑,吹了一口气,呼的一声爆雷,宝塔倾倒,玉龙昂扬抬头一抖擞神姿,飞上了天空。那天正是二月二,龙抬头从此就大传开来啦。 </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之说,龙抬头之说,丰富而多彩,习俗也百色五样。在这天,各地的美味食俗也不尽相同,名目繁多,各有特色,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雄厚的传统文化。农历二月初二 ,在我们老汤溪的龙口村,家家户户要做一种叫"麻擂"的食品,它异于麻糍的制作工艺,而是用上等的粳米磨成粉,炒成半熟揉成面团,再把面团切成小块搓成一个个小面球。做好后,把面球用沸水煮熱,捞起倒入亊先备好的芝麻红糖的粉末中滚动,使它粘上香喷喷.甜滋滋的粉末。"麻擂"颜色有几丝月白,几丝星亮,几丝日黄,吃起来软中有轫,香中有甜,细细咀嚼,能品味出山野大地生发出来的原始的清香和甘饴。袅袅炊烟柔进乡村野郭,嗅着热气腾腾的"麻擂"香味,在乡亲们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这种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龙口村人还用这小吃馈送亲朋好友和用来祭祀龙头节。</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与习俗,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人们了一种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天下的中华儿女,秉承龙的精神,昂首挺胸前行。春风入江南,便是如诗画卷。不论是在诗人的笔下,还是画家的笔下,早春的风都是那么的让人舒心。在此,我献上真诚的祝福。二月初二,龙抬头。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二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三抬头,霉运病毒全溜走;四抬头,成功事业攥你手;五抬头,步步顺达争上游;六抬头,幸福健康到永久!</p> <p class="ql-block">写于2022年3月2日</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胡阿荣,笔名胡图 ,浙江金华市汤溪镇人。高级教师,中国乡村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小邹鲁文化促进会会员、金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成员、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