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莲瓣兰三江玉锦有感

王成斌.大理.问兰居.

<p class="ql-block"> 坚持,或许能成大器</p><p class="ql-block"> —感悟兰花“三江玉锦”</p><p class="ql-block"> 问兰居 王成斌 (13887246407) </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五月</p><p class="ql-block"> 坚持。从一九九二年玩兰花至今,已有三十年的经历,三十年的兰花路并不平坦,弯弯曲曲、坎坎坷坷,可以说荆棘丛生。可是,我能够走到现在,个中原因颇多,一言难尽,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无条件的坚持。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随便说说我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工资一百多,年龄二十多,属于“消费高收入低”的年纪,听说东北的君子兰、香港的达摩冠一百多万一苗,云南的大雪素大几仟、小雪素大几百一苗等等,赚钱之意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当亲眼看到大小雪素时,震撼无比,由于兰叶特有的骨力支撑,使兰株区别于其他花草而婷婷玉立,大小雪素的花开素净,高洁地隐身绿叶中,仿佛水仙子嘻戏绿波,美不胜收;花气袭人,那气味犹如天外梵香莫以名状。那时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兰花成了我的“恋人”。</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养了一些兰花,读了孔子“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等先贤的咏兰诗文,了解了泱泱中华几千年的蔚兰遗风。感同身受,认识顿时升华,兰花的精气神独傲萧艾,兰花的文化博大精深。渐渐地,兰花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我与兰花一起经历了一条跌宕起伏、蜿蜒曲折的兰市之路,一起见证了养兰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起起落落。</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来,人们在不断地总结如何玩兰。从大赢、小赢和输的总体效应来看玩兰人数,似乎呈极少数、少数和大多数金字塔式的比例分类,也就是说,有极少数兰友赢得盆满钵满,人脉、经济和兰花资源上位于兰界金字塔顶,这类人在选种、养植、经营等方面皆为一流,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玩兰,玩兰轻松快活;有少数兰友获得了一定人脉、经济和兰花资源,属第一类人的“后备干部”,有一定的选种、养植、经营经验,且其中不少人也不间断地养兰,养兰有信心;有大多数兰友只赚得保本或负数,虽然也赚得些许兰友,但选种、养植、经营等方面尚待提高,且多数人养兰信心不稳定、时间断断续续。在莳兰潮流中,从来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一个第一次吃苹果的人,刚好吃到酸苹果,从此再也不吃苹果,在他的印象里苹果是酸的,倘若他继续吃下去,会发现苹果有酸也有甜,而且会选到香甜的苹果,世间万事如此,莳兰亦然。因果循环关系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经历是真实的、感悟是真心的,观点也无论谬正,因为起码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玩兰”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必然会成为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之一。而我,也应该是吧,因为坚持,汇聚了行业中的精英人脉;因为坚持,丰富了选种、养植、经营经验;因为坚持,资本形成良性循环;因为坚持,积累了优质资源;因为坚持,我得到了“三江玉锦”。</p><p class="ql-block"> 三江玉锦。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二至十四日,我和夫人参加了中国三江龙维兰(兰坪)第四届兰友联谊会。七月十三日,兰坪兰友高先生引领我和夫人等一行到方姓兰友家交流兰花,同行的还有巍山熊先生夫妇和阿海先生,安宁朱先生,维西张先生、和先生、黄先生和周先生等,大都是云南的知名兰家。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气定神闲地品鉴着、欣赏着方家兰花。我当然也不例外,而且还格外骚动,因我第一次来兰坪交友赏兰,样样感到新鲜,用特别不懂赌草的心态浏览方家赌草。突然一组细叶莲瓣兰艺草亮了我的眼睛,三苗带扫尾艺的壮苗两边分别长出两苗三分左右新苗,属对比度及高的先明青蓝中透艺。壮苗中间夹着一小残苗(只剩两片苞壳叶),若忽略小残苗去赏整盆兰花,确实是极靓极靓的较为致景的小清新,赏心悦目。而因小残苗夹在中间,恰恰又为我们寻找龙根提供了物据。我提出要购买,兰苑主人方先生开了价,当我要求给我优惠一些时,方先生说这花不是他的,是他邻居的,本来不卖,因为家里孩子要上学才卖的,我没有还价并表示要了。接着脱盆寻找龙根,大家都表示看不清,有人又却暗地里劝我夫人及我说不要买,这种草很难赌到好的开品,当时我窃想,只要有龙根,也算一个新的孤品。突然想到用手机对焦放大一看,上面说的夹在中间的小残苗的一节短根就是标准龙根,随即成交。回到大理后与其他兰花一样种下了事。</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三月换土时有六苗及一个小残苗,心想既然大家不怎么看好赌的结果,权且把她当做小特点普草养些量,遂将其分成六盆每苗一盆,还丢掉了有龙根的小残苗。当年四月的一天,不期发现有三盆出了花苞,当时刚好维西好友张筱林先生到访,就一起剥开两盆两个花苞,一个呈两朵、一个呈三朵,舌头皆显素色,张先生当即出资十个W定购一两厘米小芽一个,因量少我未答应。时至当年六月中旬,已不是莲瓣兰开花的季节,第三个花苞却已抽杆排铃,两朵花箭,无法正常绽放,剥了一朵,用牙签挑开一朵,仍然是素花且为麻壳素。</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三月三十日又开花,有两朵因春化不够和时间滞后只开出一朵,但却开成了集红黄绿三色的彩素。</p> <p class="ql-block">  哎呀不得了,这不是当下乃至将来流行的叶花多艺或花艺双全的细叶莲瓣兰吗!顿时,我欣喜若狂,拿出电话一通乱拨,邀请了住在大理市内二十多位顶级兰家前来赏花,他们中有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副会长,大理州兰花协会会长、副会长,全国知名兰家,兰花知名摄影师等等。看到兰花,大家都为莲瓣兰家族新添优秀品种感到很兴奋,一片赞叹之后,纷纷要求开价,准备引种 ,由于数量太少,老老少少有且只有十八个头,我只好找各种理由,并千恩万谢婉言谢绝了大家引种,同时许诺二零二二年花开时节开盘放种,平息了引种高潮。因为是稀有孤品和符合当今兰市主流的优秀品种,虽然未成功引种,大家意犹未尽,都想为她做点什么。于是开始发挥想象和智慧,为她冠名,有人说,她来自三江并流区应冠以“三江” 之名;有人说,细叶莲瓣兰叶花双艺“三江彩锦”口碑极好且已成名兰,应向其靠拢以沾其光;又有人说,优秀老品细叶莲瓣兰叶花双艺“玉锦三仙”成名多年,重出江湖身价不菲,也亦效仿以染其芒;也有人玩起了数理、易经等游戏......。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孙智勇先生和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杨加宗先生等发表了意见,他们说,冠以“三江” ,一为产地、二表细叶莲瓣兰、三示非“科”品种,同时以“玉锦”来诠释花叶双艺,花艺为“玉”,叶艺为“锦”。花舌之素犹如和田玉之羊脂白玉,花瓣红黄绿三色堪比翡翠极品之福禄寿;叶之青蓝中透艺再现国之“四大名锦”“云”“宋”“蜀”“壮”。大理州兰花协会会长田先生等认为以上几位先生言之有理,最终以孙智勇和杨加宗二位先生名义命名此花为“三江玉锦”(也可简称“玉锦”)。</p><p class="ql-block"> 三江玉锦性状特征。三江玉锦,细叶莲瓣兰,先明中透青蓝艺彩素,产自三江并流区域之兰坪县境内,大理问兰居(王成斌13887246407)独家培育,二零二一年春共存世18头。株高25-30厘米,叶长30-40厘米,叶宽0.5-0.8厘米,叶片数5-8片,叶质细糯绵柔、骨力强劲、弹性十足,下斜上曲,呈标准凤尾型,新苗开口至商品苗阶段为稳定的先明中透青蓝艺,后逐渐转扫尾艺。花开2-4朵,清香如袭,花舌素净,花出架,柳叶瓣呈正三角辐射,花瓣带水晶,捧瓣尤重,瓣体为粉底映黄色镶5-7条红筋,瓣周显翡翠绿色,整体呈红黄绿三彩复色。勤花勤芽,多数壮苗为苞壳外出叶芽苞壳内出花芽,花芽不误叶芽。复壮周期短。先明艺像稳定。辨识度高:叶片质地细糯绵柔但弹力强,高弹力的细叶走凤尾型;未出土叶芽白糯体上泛有红晕;开口前整芽呈红色;叶芽开口即显青蓝中透艺;叶芽大开口后可见两边红色苞脚壳一高一低,低苞脚壳内边叶背面中脉呈红色,高苞脚壳内边叶背面中脉颜色不明显。为当下莲瓣兰中罕见的叶花双艺和花艺双全的先明中透彩素。</p><p class="ql-block"> 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玉锦吟(古体诗)</p><p class="ql-block"> 问兰居士</p><p class="ql-block"> 纤巧轻萝舞未央,</p><p class="ql-block"> 丹青无墨亦芬芳;</p><p class="ql-block"> 云锦怨叶玉恨花,</p><p class="ql-block"> 环燕何须倚新装;</p><p class="ql-block"> 美死君王羡杀城,</p><p class="ql-block"> 奴家非祸露天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