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9b9b9b">人生的旅途,像是一串深浅不一、曲折不平的脚步,丈量着岁月的山川河流,追逐着时光的阴晴圆缺,修行着生命的悲欢离合。一步一程,所有相逢相遇,山河、草木、花鸟、以及人事,都是美好.......岁月在,世界在,自己在,你在,能迎接黎明,遇见阳光,拥抱山川河流,就是最好的日月!走318国道川藏线一直是我俩的梦想,这条被称为中国的景观大道,沿途风景多变,而最美的风景,一直都在路上,终点,是被称为圣城的拉萨.......</font></b><div><b><font color="#9b9b9b">2015年10月7日至20日,在做了充足的准备后,我们出发啦......自驾经318国道南线,由成都至拉萨,历时14天,途径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理唐、亚丁、芒康、八宿、然乌、波密、通麦、鲁朗、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4000米以上雪山14座,5000米以上雪山3座,跨越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全程4000余公里......<br></font></b></div><div><font color="#9b9b9b"><b>继续前行..........</b>.</font><br></div></h1>  <font color="#9b9b9b"><b>一大早出发。再別稻城亚丁,经川藏,入滇藏,奔赴梅里雪山!车在云海中穿行.....</b></font>  香城,半山坡中的小城  金沙江  <b><font color="#9b9b9b">金沙江大拐湾也叫做月亮湾,位于云南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上了一个"U"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天下奇观,这就是国内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大拐弯"。从山顶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font></b>  <b><font color="#9b9b9b">金沙江大拐湾观景台----<br>那天到的很早,整个观景台就我们两人....</font></b>  金沙江大拐湾观景台  <b><font color="#9b9b9b">中午吃饭的地方.......猜猜这是什么?</font></b>  <b><font color="#9b9b9b">猜猜这是什么?</font></b>  <b><font color="#9b9b9b">白马雪山,巍峨的云岭属横断山脉,群峰连绵,白雪皑皑,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为了保护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典型的山地垂直带自然景观和保持金沙江上游的水土,1983年在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白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划出19万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区,现已扩到27万公顷。整个保护区海拔超过5000米的主峰有20座;最高峰白马雪山达5430米。</font></b>  <b><font color="#9b9b9b">飞来寺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它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90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沿途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font></b><div><b><font color="#9b9b9b">飞来寺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全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飞来寺的建筑主体--海潮殿的建筑雕刻艺术。大殿为单檐悬山顶,七檀抬梁式结构,通面阔三间,整座大梁,梁架规整,为较大园木构成,檐头朴实疏朗,檐柱立于一巨大须弥座柱础上,座束腰处镌刻有人物、花卉及其它纹饰的浮雕图案。檐下木雕柔丽,清幽别致,殿前格扇齐备,棂花纹样精巧,雕工纯熟洗炼。</font></b><br></div>  <b><font color="#9b9b9b">梅里雪山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当地的藏族人民为它命名,赋予它神性,又与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联系。</font></b>  <b><font color="#9b9b9b">“梅里”一词为徳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于2009年7月份成立,并于同年10份正式开园。公园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边约20千米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海拔6740米的主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font></b>  <b><font color="#9b9b9b">梅里雪山是雍仲本教圣地,雍仲本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钦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在梅里雪山虔诚朝拜的藏族老奶奶</font></b>  <b><font color="#9b9b9b">这是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古盐田景观。 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澜沧江畔的古盐田,至今仍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当地就开始晒盐。盐田在澜沧江两岸依山而建,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透水性强的泥土铺成平面夯实,当地居民从澜沧江畔的盐井、盐池中取出卤水倒入盐田,经阳光蒸晒、风干,结晶成盐。远远望去,盐田错落有致,田中卤水宛若镜面,形成壮丽奇观。</font></b>  <b><font color="#9b9b9b">“千年古盐田”不仅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千年古盐田”。</font></b>  <b><font color="#9b9b9b">“千年古盐田”所在的位置比较偏僻,使得这里仿佛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甚至让我们好像穿越了时空一般,回到了千年以前的世界。</font></b>  <b><font color="#9b9b9b">“千年古盐田“,这里仿佛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好像穿越了时空一般,回到了千年以前的世界......</font></b>  红拉山,海拔4千多米  远眺梅里雪山  远眺梅里雪山  <b><font color="#9b9b9b">翻越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赴然乌湖......</font></b><div><b><font color="#9b9b9b">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重新测绘之前是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垭口,垭口海拔标高5008米,根据最新测绘结果显示,垭口海拔实际高度为5130米,成为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垭口,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就是川藏线最长最缠绵的东达山了,武警部队竖着的一块蓝色道路标志牌上写着:东达山!<br>"生命禁区"--东达山,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海拔5008米,山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山的另一边是左贡。</font></b></div>  一路美景......  <b><font color="#9b9b9b">业拉山(怒江山)--是西藏境内邦达镇与八宿县城之间的一座高山,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内。垭口在G318国道,标高4658米。山脚到山顶16公里。业拉山的山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很高。自东向西,从邦达算起,业拉山的起伏只有600多米,自西向东,从八宿算起,起伏达1500米,山地风光因其高差起伏之变化而闻名于318国道线的川藏公路。</font></b>  <b><font color="#9b9b9b">过了邦达,继续翻越业拉山。业拉山垭口比较平缓,标志牌上注明的海拔是4658米,站在垭口上,可以清楚地观望山头两侧的风光。一侧的邦达草原,是来时路,平缓舒坦,白云悠悠;另一侧属于怒江河谷,下山处便是川藏线最著名的险关之一--九十九道弯。业拉山从4120米的邦达镇过了垭口之后,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称"九十九道拐",这些拐又急又陡,大多都是U型弯。每个拐都堆集着二、三十公分厚的泥,汽车一过车轮卷起的泥土遮天盖日,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font></b>  <b><font color="#9b9b9b">从业拉山再下去是怒江桥了......</font></b>  <b><font color="#9b9b9b">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中段,自西向东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由北向南大江深切谷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font></b>  <b><font color="#9b9b9b">通过怒江峡谷时,见到一对磕长头去拉萨朝拜的母女,母亲在前面拉着小车,车上载着一些衣物、帐篷和干粮,会不时地停下来等一等后面磕长头的女儿。看上去她们的气色不是很好,非常疲惫憔悴。很难想象她们的身体能够支撑她们坚持到终点。她们说已经从家里出来三个月了,大概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拉萨。<br></font></b><div><b><font color="#9b9b9b">看过一篇文章,这样说道:朝圣的传统定义,是远离家庭,亲友,财产等一切外在的牵绊,把个人安逸,世俗享乐,亲友情谊,外表虚荣等一切都放弃,并非为了个人荣誉,也忘记出身贵贱,个人成就,社会地位,而朝着某个特定地点的前进,并在最后“纯洁无暇地归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重生。</font></b><br></div>  <b><font color="#9b9b9b">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镇,面积为22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font></b>  <b><font color="#9b9b9b">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font></b>  <b><font color="#9b9b9b">十月的然乌湖,湖水已经比较干涸了。</font></b>  <b><font color="#9b9b9b">318国道边的骑行露营者</font></b>  <b><font color="#9b9b9b">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处,从帕隆藏布南岸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规模大,进入方便,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特征典型,类型齐全,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闻名,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旅游的绝好去处。</font></b>  <b><font color="#9b9b9b">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离318国道8公里,最近的村庄离此地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font></b>  <b><font color="#9b9b9b">米堆冰川景区,这只小狗狗一直跟着我们。[憨笑]</font></b>  <b><font color="#9b9b9b">今天从然乌湖经波密到鲁朗镇,途经美丽的林芝[憨笑]</font></b>  晚餐的石锅鸡  晚餐的石锅鸡  <b><font color="#9b9b9b">一路向西....到波密啦!<br>波密,藏语意为"祖先"。原为曲宗、易贡、倾多三宗。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318国道从县中心穿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地区政府驻地林芝县八一镇230公里,距昌都市八宿县217公里。 隶属林芝地区。县城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font></b>  <b><font color="#9b9b9b">帕隆藏布江,也称帕隆藏布江、简称帕龙江,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西藏八宿县然乌湖。主要由两条二级支流汇合而成,涓涓流水,自东向西,经波密、通麦等地后,水流量逐渐加大,到通麦附近有易贡藏布汇入,转向南流于觉东 、在大拐弯处注入雅鲁藏布江时已是奔腾咆哮的巨龙了。帕隆藏布峡谷流域分布有米堆冰川、然乌湖、易贡湖等西藏东部著名景区景点。</font></b>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