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丽乡村——爨底下

踏雪王瑞玲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隶属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北京90公里。2012年12月17日该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清代沿袭明制。</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十年(1515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p><p class="ql-block">清同治六年(1876年),爨底下村划归宛平县齐家司治理,转军为民。</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宛平县一区抗日民主政府迁至爨底下村。</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山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现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间。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非常具有特色感。</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空间布局整体上分为上下台面,以龙头山为中心沿展出一组放射状扇面形建筑群体,村内道路趋山而行,上下两个台面分别有一条平行于等高线的主路,两条主路加上众多山道和院落之间的巷道四通八达。依照地形地貌的不同,宅院朝向也不同,形成了密集型的山地立体布置方式。在有限的基地上,取得最大的立体空间的利用效益。</p><p class="ql-block">将70余座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分上下两层,呈放射形态灵活布置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分布严谨和谐,变化有序。鸟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如“葫芦”、又像“元宝”、似乎是建村者意在取“福禄”、“金银”之意,为古 村环境赋以吉利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应用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定位,确定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安排,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利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引水修塘,随坡开田,很有智慧!</p> <p class="ql-block">据该村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爨底下村以汉族为主,户籍人口102人,常住人口98人,主经济来源就是旅游产业。著名电影《投名状》就是在此拍摄的。如今村里家家户户开设了农家乐,来这里可以体验睡火炕、吃农家菜的乡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等地方。正房、厢房的大小,门楼、中轴线的选址,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建筑思想相同。在工艺上也讲究干磨细摆,磨砖对缝。</p><p class="ql-block">不同之处是,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中,内宅与外宅的中轴线上,不建垂花门,而建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东侧开二门,大门开在前院东南角。雨水从大门左侧地洞排出。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为四梁八柱,厢房为三梁六柱。墙体四角硬,房顶双坡硬山清水脊,房脊两端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条砖墙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合院前大多都建有影壁墙,上有帽,中有心,下有座,帽上雕有寿桃,万字锦,檐头瓦当或虎头,或福字,磨砖假椽头或圆或方,精雕梅花,用料考究、做工精细。</span></p> <p class="ql-block">给我的感觉,爨底下村就是爬上爬下。旧旧的房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满草的墙头,古老的四合院,这些都充满年久感,</span>很有味道!但是留心观察一些细节,总有一些让我不舒服的感觉,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搞农家院,很多现代装饰品掺杂在其中给人感觉很不协调,很大程度上煞了古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总的看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于珍贵之列,公之于世,功莫大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