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耀国的美篇

酆耀国

<p class="ql-block">往事随忆-我与文史馆</p><p class="ql-block">□ 朱欣根</p><p class="ql-block">992年从出版社退休之后,我不知应如何来打发“闲”下来的时日。我既不爱好打牌,又不善于下棋,处于心情茫然,陷入退休初期的失落感中。这时,忽接好友之海约稿,邀我编著一本书《青少年国画五十讲》》。此书编著要求图文并茂,时间短,任务紧。为编写此书我又忙了起来,比上班时还紧张。,此书由天津美术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颇受读者欢迎,出版社重印了三版。</p><p class="ql-block">1994年,由夏明远先生推介,我成为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岁月匆匆,时光不再,至今已有19个年头。当时文史馆坐落在解放南路的畜牧局楼上,条件比较差一些;后来迁至宾友道,,单独一幢小楼,条件改善了许多,算是”鸟枪换炮”了;但环境还是不理想,面积还是太小;再后来迁至大同道现馆址。这下可是“一步登天”了!</p><p class="ql-block">加入了文史馆,可说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可以发挥个人所长,继续为文化事业发挥余热。我原在天津美术学院从事中国人物画教学。“文革”时到了出版社,从事编辑和书籍装帧工作,几乎放下了画中国画的毛笔。退休后“重操旧业”,又拿起画笔。</p><p class="ql-block">对于画山水画的人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是最好的路子。昔日在浙美求学之时,得黄宾虹、潘天寿等师长之指授,对古代绘画竭尽所能地作临摹学习,这是学习传统的一种方法。老师们还告诫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到生活中去。山水画家更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汲取养料,充实素材,进行创作。文史馆的活动项目中,每年去各地采风写生,实在是为馆员尤其书画馆员,提供了纵览祖国大好河山,观察和收集民风民情,体悟大自然的变化,为创作搜集素材的好机会。文史馆为馆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馆员们也很乐意参加此项活动。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也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开阔眼界,真是一举多得!这要感谢文史馆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作为书画馆员,虽然采风时间很短,但“走马看花”也比“闭门造车”要强。</p><p class="ql-block">回顾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天津美术学院执教人物画时,每年都要带领学生到农村,与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是为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准备回校后进行创作。此举主要是为人物画的创作。而作为山水画创作,是要到山水深处观察山川的气势、变化特点,进行写生……中国画历来重视写生,尤其是山水:五代画家荆浩尝结庐太行洪谷,“写松凡数万本,方知其真”;清代石涛、龚贤等均是写生能手;当代李可染直接将写生与创作结合,谓之“对景创作;黄宾虹更是写生高手,面对大自然,他并不“斤斤焉拘于迹象,惟细密精致是务”。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更重在“真”,所谓“搜妙创真”是也!</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我在出版社任职从事书籍装帧及编辑工作,经过十年“文革”之后,荒芜的文化园地亟须春风沐雨的滋润:197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拟重印《杨靖宇》一书,为青少年提供优秀读物。邀我为此书装帧插图。为此我曾去东北,到杨靖宇将军当年抗日联军战斗的地方,搜集素材,为创作插图参考使用。因此手头留有一些资料,总想创作一幅杨靖宇的肖像画,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不愧对当年去东北搜集的素材。2000年,适逢纪念杨靖宇将军殉难60周年,我创作了《杨靖宇》一画。此画多次由文史馆选送全国各处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杨靖宇》一画也被文史馆收藏。</p><p class="ql-block">文史馆除组织每年的外出采风写生,还参加外地兄弟文史馆的一些文化活动:如2008年秋,组织部分馆员参加了陕西省文史馆倡办的大型文化活动——第三届长安雅集。闻其名即觉颇具文化色彩,有着诗意充溢的神秘感。“长安雅集”邀请了中央及地方18家文史馆参加,是集诗文、书画、演出、观光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观看了陕西省歌舞剧院在骊山华清池演出的古典歌舞剧《长恨歌》演出剧场构建于骊山和华清池的自然环境之中,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且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手法,再加演员精彩的表演,把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故事、生死绝唱,表演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另一活动是安排去汉中观光采风:参观勉县武侯墓、石门、古栈道等。石门景区巉岩巨石,气势雄浑,危峰叠嶂,千仞壁立;石门水库在烟水苍茫间,扑朔迷离!汉碑《石门颂》之摩崖石壁亘古沧桑,沉重的历史感,让人久久不忘。在石门,我最想欣赏的是汉碑《石门颂》》。此碑原刻于陕西褒城褒斜道石壁上(现在西安碑林)。在“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见到的是拓片。在汉隶“三颂”:《石门颂》《西峡颂》《埔阁颂》中,石门颂》堪称古拙自然,布置巧妙,错综变化,挥洒自如;奇趣逸宕间有含蓄蕴藉之致;行笔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素有“隶中草书”之称。真是“石门蕴辉跃出书坛摩崖宝;汉上有幸犹存历史无价珍”回津后,我创作了《石门奇观》画,入选2009年第十一届天津市美术展览并入作品集。</p><p class="ql-block">2011年5月,文史馆组织去浙江、江西采风写生:首站是美丽的富春江。从我简单的游记中摘录一段:5月27日上午10时多,33次车到达杭州。随即搭乘已等候在车站外的旅游大巴,只一个多小时直接开到桐庐富春江畔,转乘游艇游七里泷富春江小三峡……上得游艇,一望薄雾中的富春江,近水远山水光中,有一二渔舟划行。身在此境中,顿觉顿觉“心旷神怡”“似梦似幻”......遗憾的是游艇只按照其规定的路线,在江上转了一圈,便打道回到钓台码头。</p><p class="ql-block">游客不能“看够”不过,在船行近芦茨之时我倒有了旧地重游之感——回忆起了1956年夏,邓白先生带领我们同学十数人,桐庐下乡“体验生活”:先在三合乡农村劳动写生一段时间,后乘船上溯至富春江上游芦茨溪的一个小山村一芦茨村,下榻在芦茨小学。学校正放暑假,我们用课桌搭成床铺、挂上蚊帐……</p><p class="ql-block">芦茨,是富春江边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山村:有一山涧穿村而过,山涧中有许多形状不同的卵石;竹丛花树布满房前屋后:鸡犬出没在村边小道上……李可染先生曾在此对景写生,创作了《芦茨》一画。</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芦茨写生住了几天,忽然下起大雨,连日不停,山洪暴发,洪水把芦茨村冲掉了一半;第二天,河边的一家小理发店也被冲走;我们住在小学的课桌上,漏雨把我们淋得都似“落汤鸡”......</p><p class="ql-block">人生飞絮,世事如尘。这一切情景,恍似昨日。如今从游艇上看芦茨,在丛丛苍绿色的树丛中,掩映出一幢幢红顶白墙或黛瓦粉墙的楼房,显然很“洋”味。这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前的1956年,我第一次来到严子陵钓台“访古”。所谓“钓台”,只是在富春江边有石级小道能上去约二里许的两个高台,上有东西两个石亭子,称为东西钓台;两台间有一条距离约200米的幽谷,半山腰有一破败祠堂遗址。杂草从生,断碑乱石间一派荒芜的景象。远不如现在的严子陵钓台:亭台楼阁、牌坊林立,一派开发旅游的兴旺景象……</p><p class="ql-block">文史馆为馆员们做了许多学术活动方面的项目:如与外地兄弟馆联合举办的学术文化活动,与北京文史馆共同举办京津画派学术讲坛,联合出版学术、书画著作等,对馆员们提高学术水平,交流书画创作,起到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文史馆干部职工,从多方面关心馆员,尤其出门采风写生,关注馆员的安全、健康,一对一的随员“保驾护行”,使馆员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顺利完成采风写生活动。为完成艺术创作、完成学术著作,文史馆干部职工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p> <p class="ql-block">朱欣根,又名朱欣,字海石。1932年生于江苏无锡。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同年进中国美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在学时曾先后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邓白、王伯敏、方增先等名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文史研究馆官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百花文艺出版社美术编审。60年代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执教中国人物画课。1970年后,任职于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及书籍装帧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大量作品被艺术馆堂及海外人士收藏。前曾在杭州、无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获得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近期作品《杨靖宇》入选五省市文史馆书画联展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巍巍太行》入选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大型书画展。出版有《青少年国画五十讲》《朱欣根画集》《当代国画家系列·朱欣根画集》等。</p><p class="ql-block">个人简历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辞典》等多部辞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