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昨天和骑友们骑游汉中武乡镇的九岭十八坡,偶然看见一个老太太用来装面条的棕箱子,感到很是诧异。因为这个物件我有好几十年没见过了。据老太太说,这个棕箱还是她六十年代结婚时的陪嫁(嫁妆),能保存使用到现在,真是不容易啊,算得上一个珍贵的老古董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陕西汉中的棕箱子,在当年那可是名声在外、享誉全国啊!是给我们汉中增了光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但我们汉中大多数家庭都有几口棕箱子,就是外地来汉中出差、旅游、走亲戚的。离开汉中时每人也都必须带上几口精致的汉中棕箱。北京、西安、甘肃、山东、河南……反正是各省的都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记得汉中棕箱最火的时候是上世纪六零年前后,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家就在北街口,一到晚上八、九点钟左右,汉中北街口和北大街电影院门口这两个地方全是卖棕箱子的(还有藤编、竹编、草编工艺制品),这是汉中棕箱销售的两个主要地方,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晚上都去这两个地方玩,看着、听着买卖双方的调侃推销、砍价还价,十分有趣,也学到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陕南很多县都产棕编和竹编产品,但最出名的要属南郑县草堰塘的棕编和竹编产品了,南郑草堰塘是著名的、传统的编织之乡,他们制作的棕编、竹编、草编、藤编等制品非常精美,尤其是他们制作的棕箱,堪称一绝。来汉中卖棕箱的基本上都是草堰塘的农民,那个时候管的很严,白天要在生产队上工,晚上才能出来销售棕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箱的工艺制作很美,有很多精美的图案,有鸳鸯戏水图案的、有双囍字的,还有花卉鱼虫花鸟图案的,但不管什么图案,棕箱的正面都有“汉中”或“汉中留念”几个字,外地人尤其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箱的规格尺寸大小也很多:有1尺2吋的、1尺4吋的、1尺6吋的,1.8尺、……一直到3尺2吋的都有。棕箱的材质也分很多:有沙木、松木、水杉、水渠柳、红椿木、香樟木的,但质地最好的要数香樟木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箱的价格也大不一样,这要根据棕箱的材质、制作、工艺、图案、大小来决定。最便宜的六.七元就可买到,一般的十几元,最贵的二十多元,我见过他们成交最贵的是24元的一口香樟木棕箱,那质量、制作、工艺、图案,真是绝了!堪称一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箱子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沥水、防潮、防霉变、防虫蛀。所以在当时很受人们欢迎。棕还可以作成棕床垫,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棕还可以作成棕蓑衣(棕雨衣)、棕斗笠(雨帽)、棕脚垫(鞋垫)等制品,在过去的农村用途很广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汉中还没通火车,外地人来汉中购物都是卡车,走时车装的高高的,都是各种棕竹藤编的制品,有些旅客座班车,每次班车离开汉中时,车顶上都是码的满满的汉中棕、竹、藤、草编等制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如今六十年多过去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棕箱子就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代之而起的是那些新型的家具。但六十年前北街口、电影院晚上卖棕箱子的那些场景,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磨之不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希望咱们汉中的棕编、竹编、草编、藤编工艺能够后继有人,让这门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发杨广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