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人王廷英—百科人物66

刘铁男

<h1>  生物学,生命的意义在于“种”的延续。人类生命延续的一个重要条件,必须要有食物的持续补充。食物最根本的来源,是由“种”繁育增生而来。<br><br></h1> <h1>  人类的主食,直接吃的就是种子。至于有的副食,虽然不是直接吃种子,但如果好吃不留种,也将坐吃山空。<br></h1> <h1>  任何物种都是大自然亿万年遗传和进化的产物。尽管人类科技已空前发达,但仍无法凭空制造出一个物种。所以对种质的保护,是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br></h1> <h1>  中央深改委已经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h1> (网络图片)<h1>  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提出了搞好农作物生产的“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种”为八字之一。</h1> <h1>  央视2月23日起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种子 种子》第一集《把根留住》,第一句解说词:<div>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br></div></h1> (网络图片国家种质库内部) <h1>  <br>  很多植物物没有种子,如土豆、红薯、草莓等。<br>猪牛羊怎么保存它们的“种子”?还有水产?<br>所有生物的遗传集合——种质。<br><br></h1> (网络图片国家种质库) <h1>  目前,全世界有各类种质库500多座,收藏种质资源180多万份。其中,设置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种质库,收藏种质资源52万份,包括畜禽地方品种560多个、农业微生物资源23万份,居世界前列。<br><br></h1> <h1>  种质库中有一个试管苗库。像马铃薯、甘薯这些没有种子的作物,保存的是它们的试管苗。而有些茎尖、休眠芽、花粉则需要放到-196℃的液氮中进行超低温保存。还有些作物要种在地里保存,比如草莓,种的地方叫种质圃。一些动植物会在原产地保护它们,划定一个区域——原生境保护区。</h1> (王廷英的组培苗) <h1></h1><h1>  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h1><br> (王廷英的组培操作) <h1>  种优则作物丰。避免“米袋子”、“菜篮子”受制于人,必须坚从培育好种子做起,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r><br></h1> <h1>  在中国种质大军中,王廷英不愧是杰出的战士。在560多个畜禽地方品种中,他传承的大骨鸡种群名列其中。他还创建了草莓、蓝莓、猕猴桃、人参等种质圃。</h1> <h1>  王廷英,中共党员,1965年生。他曾在散文《故乡老宅的月光》中写道,我的故乡是庄河长岭子北部山区一个叫苞米沟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那里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我通过读书考入理想中的大学……<br></h1> <h1>  1984年,王廷英由庄河高中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基本建设经济学系。</h1> <h1>  1988年毕业后供职与中国工商银行庄河市支行,2005年辞去领导职务。在工商银行供职期间,发表金融经济论文近40篇。</h1> <h1>  2005年,始创辽宁庄河大骨鸡原种场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承担国家省部级大骨鸡保种选育,产业化开发项目十余项。旗下的“露鸟”牌大骨鸡产品斐声国内外,成为大骨鸡原种的代名词。他成功地完成了身份转化,是异业创业的典范。公司创立初始即加入国家抢救保种计划(大骨鸡于2000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h1> <h1>  2007 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立项支持。2009 年,被国家财政部立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获国家农业部良种基金工程项目支持。</h1> <h1>  2011 年获得商务部区域性外贸发展协调资金支持并成为“辽宁省农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h1> <h1>  2012年,王廷英的种业有了新的进展,他创建大连露鸟苗业,从事生物组织培养,为种植业提供脱毒种苗。</h1> <h1>  2013 年,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h1> <h1>  2014年,他主编《庄河大骨鸡实用养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项目,农业部批准认定国家级大骨鸡保种场。<br>  2015 年,该项目获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项。<div>  2016 年,该项目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br></div></h1> <h1>  2018年公司的“露鸟牌大骨鸡蛋”被评为辽宁省百强农产品品牌。 </h1> (邮购的鸡蛋一箱90只完好无损) <h1>  2018、2019连续两年公司的“露鸟牌大骨鸡产品”荣获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丰收奖。<br></h1> <h1>  2019年公司为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晚宴专供大骨鸡食材,得到了国内外宾客的一致好评。</h1> <h1>  2021年7月起草的《辽宁省大骨鸡地方标准》通过辽宁人民政府发布,填补该领域空白。<br></h1> <h1>  公司在大骨鸡保种、育种、养殖基础之上,同时依仗雄厚的科研力量,联合中国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大连农科院、沈阳农大、韩国忠北大学等部门大力发展草莓、蓝莓、猕猴桃、人参等苗业。并成功完成脱毒种苗技术,不仅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同时增加产量,为农民增产创收从根源上把关。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依靠科技为基础的育种、生产、销售基地,完成固定资金投入8000万,年产值早已破亿,成为农业龙头企业。</h1> (办公区院内红豆杉) <h1>   初冬季节,在他的种苗培育室,绿意盎然,架子上层层叠叠地摆满了瓶瓶罐罐,内装组培法繁育的草莓等各种幼苗,总数上亿株。王廷英给我们科普了一下组培法。有自然界中,植物延续后代,一般有两种方法以,一种是有性繁殖,通过种子完成,如水稻、玉米等;另一种是无性繁殖,通过根(包括块根)茎完成,如地瓜土豆等通过块根繁殖;有句话,遍地插柳柳成荫,是茎的插扦繁殖。有一种植物,叶子上直接生有带根的小叶,落地后即可独立成株,也属于无性繁殖。但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叶子并不能发育成新植株。但在人工的干预下,植物的任何部分,理论上都可发育成新的植株,可以理解为,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是干细胞;组培法就是植物界的试管婴儿或曰克隆。它的好处除了育种量大,方便脱毒,更主要的是,由于是无性繁殖,繁育的后代,最大程度上保留亲本属性。</h1> <h1>  王廷英说,近几年来,丹东的草莓在大连有很大的市场,岂不知,丹东的草莓种苗多数来自他的育苗室。</h1> <h1>  王廷英的主项是大骨鸡的保种与繁育。“大骨鸡”,又名“庄河鸡”,主产于大连庄河市境内。属于北方鸡种,肉质较南方鸡种紧致且多汁。具有耐粗饲,生长周期长,体大、蛋大、毛色艳丽、肉味鲜美的特点。<br>  他在一篇散文中描述,自清朝乾隆年间始,我们的先祖闯关东,把山东的寿光鸡作为生产工具带到庄河这片热土,与当地九斤黄鸡杂交后成就了庄河大骨鸡(又称庄河鸡),在大骨鸡家族中繁衍生息,历经近三百年的沉淀成为中国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宝库中最优秀的鸡种,五德之禽实属名归。</h1> <h1>  因为是200年前老品种,故壮而不肥,成年公鸡体重最大可达5kg,羽毛火红色,尾羽黑而亮丽,体躯高大,雄壮有力;成年母鸡羽毛麻黄或草黄色,体重最大可达3.5kg,年产蛋最多可达240枚,蛋重65g ~ 75g,最大达110g ~ 120g。庄河大骨鸡适合放牧饲养,以觅食昆虫、草籽为主,抗病力强,易粗饲,是辽宁省畜牧业"四大名旦"之一。</h1> <h1>  当地有吃三样年俗:杀猪菜、海鲜、大骨鸡。这一年,王廷英回家过年,夹了一口炖大骨鸡,却发现,鸡肉的味道和口感都不对,经过询问才知道,由于南方人借用大骨鸡名声,早在90年代就开始用南方鸡种与大骨鸡杂交,所以目前纯种的大骨鸡市场早已难觅其踪。了解到情况的王廷英忽然觉得自己创业有了着力点,经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庄河大骨鸡,已经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如果再没有人站出来进行保种,大骨鸡这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鸡种,很可能即将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王廷英决定“创业大骨鸡”!王廷英所学和已从事的专业是金融,现在要跨行创业,能行吗?<br><br></h1> <h1>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王廷英自家的大骨鸡养殖就一定的规模。他说鸡有时候看不住,东院西街蹿跳,进菜地上磨房。为了不扰民,所以新址就选在远离屯子集中点的最高处、最顶端的山窝里。</h1> (别人养的串种鸡) <h1>  他在《漫话鸡蹬》中写道:成年的大骨鸡公鸡可以看家护院,尤其 看见小孩,老妇及体态渐弱阳气不足者 趋而攻之,如果你无力反击会变本加 厉,攻势甚猛,万不可掉以轻心,遇到 这种情况必手持木杖或长枝以趋之。长 有鸡蹬的大骨鸡已是成壮年的大骨鸡, 体重最重可以达13斤以上,体高可达一 米三四左右,鸡蹬已成为明显的戟状, 力气足够大,足以将老太太和幼童掀翻 在地,普通的家狗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脸上就有个“鸡嘴 印”,小时候,让家中的“隔年陈”的大骨鸡啄了一口脸肉吞噬掉,少年自此得了“鸡叨"的绰号。</h1> (别人养的串种鸡) <h1>  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庄河民间都有留公鸡做种的习惯,这也与鸡的德行有关,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多数人家没 有时钟,漫漫寒夜中,当父辈们为生计捉襟见肘时,一鸡引鸣报晓划破夜空,百鸡呼应和鸣,一阵阵声浪此起彼伏,漫过环抱山村的山峦后东方欲晓,村庄已不再宁静,天亮了,天真的亮了。信也!信音无疑是那个“准确为你报时”最美妙最动听的天籁之音。种鸡最重要的功能还是繁衍后代,这些被留做种用的鸡,大都在当年生长养成的公鸡群中挑 选出最大、最美、最艳丽的留了下来。 春去秋来,漫步乡间你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生活画面:在山林、田野,在庭院四周,在炊烟袅袅的村落,生有鸡蹬的成年公鸡,领着十个八个的母鸡组成家群,知雄守雌,得食分享,和谐一家亲,其乐也融融。</h1> (黄鸡与大骨鸡区别明显) <h1>  在创业之初,他的梦想被许多人看成黄粱一梦,并以《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来嘲笑他。</h1><br> <h1>  经历过文革的人对这个故事都不陌生,这是三家村杂文之一。说是一个穷人偶拾一枚鸡蛋,对老婆说,要借邻居的老母鸡孵化成鸡,鸡再生蛋,再孵鸡,鸡多了卖掉,买牛,买地,再娶一个小老婆。老婆闻此言,怒而打碎了这一个鸡蛋的家当。</h1> (本文作者左一与王廷英中) <h1>  王廷英的大骨鸡事业当然不是从收购鸡蛋,孵小鸡开始。他是直接从亲鸡开始下手,一方面从自家养殖的大骨鸡中选留良种,另一方面偏僻的农家逐户,规模化收种鸡。王廷英眼看外形,耳听声音,初步筛选,高价收购,半年多的储备了足够“准种鸡”。庞大的鸡群不单纯是为了快速形成产业规模,而是为了防止种群退化,满足必要的杂交种群基数。为了确保找到的种鸡为纯种大骨鸡?王廷英奔波于中国各大农业院校,请相关专家进行基因等方面的科学论证,验明正身。</h1> <h1>  经过了几年的艰辛培育后,大骨鸡稳定的种群终于建立了起来,为避免近亲繁殖,王廷英选用3000多只亲鸡,建立了大骨鸡种将会稳定的谱系,防止退化。</h1> <h1>  随着大骨鸡量化生产,市场销路自然很快打开,王廷英自己创业成功后,并没忘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将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迅速推广起来,并专门组织编写中国第一部饲养大骨鸡的权威著作《庄河大骨鸡养殖技术》,并无偿组织农民学习养殖大骨鸡技术,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更为国家保住了一个濒危禽类。</h1> <h1>王廷英的事迹被央视等媒体报道:<br>《致富经》王廷英的大骨鸡<br>《科技苑》王廷英和他的大骨鸡<br>《每日农经》王廷英保种大骨鸡<br>《农广天地》王廷英大骨鸡致富……<br><br></h1> <h1>  在建立起自己的大骨鸡王国后,王廷英将眼光转向了品牌市场的建设,他注册了庄河大骨鸡商标:一只抽象的雄鸡昂首挺胸立于天地之间,体现出大骨鸡阳刚、雄烈的品行;雄鸡上下分为两部分,线条流畅浑圆,展示出大骨鸡承天接地阴阳融合的寓意,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精髓。“露鸟”二字,首先是符合大骨鸡饲养环境,在山野间露天散养,食自然之五谷、吸天地之精华;其次隐喻着雄起、亮剑的精神。</h1> <h1>  “露鸟”让联想,鸡是由鸟驯化而来的。在日语中,鸡的当用汉字为“庭鸟”。工厂化的养鸡,还有“庭鸟”吗?我们消费的各种鸡,包括假的大骨鸡都是“笼鸟”。而真正的大骨鸡——“露鸟”,比通常的“庭鸟”更具野性。这种鸡在笼子里是养不成的。在王廷英原种场基地,大骨鸡真的栖息在露地,有的直接栖息在山坡上几米高的树衩上。</h1> <h1>  谈及中国种业,王廷英说,改革开放前,种子都是农民自己解决,今年收完粮食,留一点明年继续种。<br>  1979年以后,种子才开始专业化生产,由政府统一提供。2000年,中国才启动“种子工程”,但我们要追赶的是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和技术沉淀,这个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h1> <h1>  目前,中国育种专家数量世界第一,中国农业科研院所数量世界第一,中国农业大学数量世界第一,中国种业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可我们不是“种子强国”,而是“论文强国”,我们的育种科研成果,很多没怎么转化为产业优势。</h1> <h1>  放眼未来,王廷英说,正如袁隆平曾经手书: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他将加大科技农业的投入和研发,将产品多样化、系统化,在完全掌控全套生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营销渠道,打造出一套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为农业产销一体化创建出一套行之有效之路。</h1><br> <h1>  据大连晚报《庄河草莓直供2022北京冬奥会》。其中部分种苗就来自王廷英的大连露鸟苗业的组培中心。</h1> <h1>  人之所以称为人,除了具有生物属性,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社会属性。做为一个社会的人,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王廷英:生命的意义在于责任担当;创造价值,造福社会。</h1> (诗人北岛手迹) <h1>  除了事业,王廷英还爱好文学,诚交文友。他的朋友,礼品大师王世军。以画大骨鸡见长,蜚声中外。</h1> <h1>  其作品《华夏雄风》:紫藤花下,威风凛凛的两只大骨鸡,七只小鸡。“藤”,谐音腾飞,而龙状紫藤象征两岸人民都是同根、同族、同脉的炎黄子孙:画面上的鸡文、武、勇、仁、信寓意更加深远。因中国版图像鸡,代表着伟大祖国。远离鸡群的一只孤单小鸡,头部面向鸡群方向,眼里流露出一种期待、一丝眷恋,代表着台湾人民渴望、眷念着祖国的怀抱。主画面上九只鸡,有九九归一、九九一统之意,加上孤单小鸡,为十只鸡,意海峡两岸渴盼统一,终将十全十美……</h1> <h1>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h1> <h1>  王廷英是中共党员,他像一粒种子,把庄河大骨鸡、草莓等品种提纯繁育,提供给广大农户,他的奉献正如种子在农民中生根、开花、硕果累累。<br><br>(5400字21-10-27初稿22-2-26更新)</h1> (附读者留言,庞胜华):铁男老师好,阅后此文如历史长河中无数追梦的“人”的一篇奋斗的史诗。内容全面,文理完美,受益匪浅,感人至深。<br>  为您的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