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洲地下长廊

飞翔的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久闻江洲地下长廊盛名,但终未见其身。</p><p class="ql-block"> 脑海中曾多次构建它的形象:毕节织金洞的华美辉煌?本溪水洞的深邃宽阔? 北国第一洞——鸡冠洞的流光溢彩? 什么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瀑等组成的奇特景观?灯光如柱、霓虹闪烁,跟随导游脑洞大开的无限遐想?</p><p class="ql-block"> 无非如此!也就淡了想去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直到旅居广西百魔屯,与江洲一箭之遥,才又动了探寻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又起,大家静待解封出行时 ,天涯客鲁兄就想起了近在咫尺的江洲地下长廊,群里一呼百应,迅速成团。一行九人,在天涯客的带领下于大年初九早九点从坡月村直奔江洲。</p><p class="ql-block"> 汽车穿山过岭,很快就行近江洲仙人桥。</p><p class="ql-block"> 仙人桥,又称天生桥,俗称“拉弓桥”,桥长166m ,高94m,宽38-42m,两山夹峙,公路穿行其下,俨然一座人工拱桥。</p><p class="ql-block"> 远眺,巍峨雄伟,宽旷神怡;近观,石乳倒挂,青藤攀援,秀丽壮观。</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已被大自然的神斧鬼工所折服,而天涯客却说:这只是餐前小点,正餐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匆匆拍照留影,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就拐上了一条只容一车行驶的蜿蜒山道。路窄沟深,队友们都要求下车步行。天涯客毫不在意,继续向前。坐在我身边的勇往直前已经心里冒汗,要求步行。天涯客就将车停在江洲瑶族乡凤平村不远的路边,这时已能看到绿荫掩映中的江洲地下长廊一号洞洞口。我们一行嬉闹着向洞口走去。</p><p class="ql-block"> 洞口看起来粗野旷达,没有任何的人工雕饰,但已有小路修到洞口,显然是方便探洞而为。</p><p class="ql-block"> 江洲地下长廊亦称蛮肥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江洲瑶族乡境内,是全世界发育于二叠系可溶岩地层的第一长洞,整个洞穴系统发育有多个塌陷天窗和竖井,也是坡心地下河支流的通道。2005年,来自国内及英美、澳大利亚、匈牙利的探险家们进入该洞,对其进行了长达20天的探险,江洲地下长廊的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至今,经世界各国科学考察探险队多次考察,目前已测长度超过 71 公里,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长的地下溶洞,并在地下长廊入口两平方公里内发现大型溶洞群、天窗、溶洞湖泊、大面积地下河暗河等地质遗迹和洞穴新物种,还探明江洲地下长廊有5个洞口,其中一出口在巴马县城附近</p><p class="ql-block"> 因该地下长廊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穴系统,岔洞、暗河、落水洞众多,所以我们此行只探主洞的一小段,即第一洞和第二洞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如此庞大复杂的洞穴系统,不知天涯客哪来的勇气敢带领我们这群乌合之众探秘穿行?这勇气,可能来自他多年专业户外探险的经验和底气吧! </p><p class="ql-block"> 及至洞口下,天涯客开始给大家分配登山杖和探洞灯。</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宽阔雄伟的洞口之下,已然惊得合不上嘴巴。坍塌的巨型岩块迎面而立,洞口两侧石岩如瀑,顶部石乳倒挂,地面似久旱干涸龟裂的田地,洞深处黑漆漆的看不到尽头 ……</p><p class="ql-block"> 回首望去,洞口似一束光,照亮了来时的路。 </p><p class="ql-block"> 洞口外蕉叶绿翠,藤萝密布,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顿时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神秘,前面的路是如此黑暗,即将面临的一切,都将是无解。</p><p class="ql-block"> 等我回过神儿来,天涯客装备已经分发完毕。缺一只灯,我只好紧跟队伍不能有须臾离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刚入洞,地面平坦开阔,借着洞口微弱的光和队友们的灯,一点也没有觉得洞里黑暗逼仄。继续里行,坡度渐起,地势开始起伏多变,洞内怪石嶙峋,大量崩塌岩块拦路,穴珠四散,稍有不慎踩在穴珠上就有摔倒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造物神力,想尽可能多的留下它少为人知的面孔和身影,不停地借着队友们的灯光拍照,拍照。一遇险途,天涯客就会大声吼我:“飞鱼,注意脚下,不要拍照!”我赶紧收起手机,专心赶路 。不一会儿,就会又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石笋、石柱、流石坝、石梯田、穴珠,以及俏丽的卷曲石,在这里随处可见,灯光打上,更是奇异多变,妙趣横生,任尔思绪万千,自由遐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洞中曲迂蛇行,路径时而平坦开阔,时而陡峭崎岖,时而狭窄幽闭,时而宽敞宏大,竖井、裂隙、暗河,洞厅、支洞、岔道,错综复杂,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的那个梦境当中——乘坐一口硕大的铁锅顺岩浆经火山口掉入地心,开启了地心奇旅。</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个高阔的洞厅,发现前方宽大的洞道被塌落的乱石岗阻断,几乎所有人都在想着怎么翻越乱石岗时,天涯客却拿着荧光棒向斜前方的一条小路走去,并在一高耸起来的岩块上放置了此行的第一根荧光棒。</p><p class="ql-block"> 为了怕洞中迷失方向,天涯客预先准备了多个荧光棒,以防回程失了路,做个指引,接着又放置了第二个、第三个荧光棒。</p><p class="ql-block"> “前面有光”!不知谁大喊一声。</p><p class="ql-block"> 大家不约而同抬头看向远方,漆黑一片的前方出现一束细弱的光,幽幽的在眼前晃动。大家一片欢呼,加快了脚步。</p><p class="ql-block"> 光束越来越大,不一会儿,眼前一片葱绿,我们来到了距入口最近的第一个天坑。这里除了郁郁葱葱的野芭蕉林,还有非常丰富其它物种,像个百草园,所以,探险队员们就叫这个天坑为百草园天坑。这也是一般探险旅游所能到达的地方,难度系数并不高,只要有向导带队,能在野外步行10公里的人都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  我看了下时间,第一洞我们穿行了一小时零八分钟。</p><p class="ql-block"> 之后,丛林穿行24分钟,到达第二洞口。休息,午餐,40分钟后,开始第二洞探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时,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洞的经验和心理准备,所以无畏无惧,快乐前行。</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高兴的太早了,此洞非彼洞,前路永远未知!</p><p class="ql-block"> 乱石坡和险峻的崖壁交替出现,地上的水洼、溪流,顶上落下珠帘似的水珠也不再美丽了,都成了我们前行的阻力。我用力拄着登山杖,努力踏实脚下的路,队友水晶时不时传来的尖叫声,也总会让我们心头一惊。</p><p class="ql-block"> 我本想提议同时熄灯三分钟,去感受一下这地下黑暗中的寂静,但看到大家紧张的情绪,实在不忍心,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前左方出现沟壑,灯光打下去,黑黢黢不见底,右侧是一斜坡与崖壁相连。天涯客见状叫停队伍,自己前探。坡陡湿滑,他就双手拄杖,双脚分立,堵在坡边以防万一哪个失了脚,好有个庇护。行侠仗义也依样站立,我们一个个小心翼翼,鱼贯而过。</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要是在外面的光明之頂,我定是胆战心惊,不敢逾越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艰难的跋涉,挡不住我好奇的眼睛。灯光所到之处,依然璀璨,丰富多彩的莲花盆、石田、流石坝等绝色美景,我一个也不想放过。 一遇美景,我就让队友打灯,细细察看,想牢牢抓住这瞬间震慑心灵的美。</p><p class="ql-block"> 这里随处可见的石田,好似迷你版的黄龙,光打其左,碧绿莹透;光打其右暖阳斜生;光打其上,五彩纷呈;光打其下,紫光幽蓝,这是在黑暗中才有的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造物主是何用意,将这么美好的事物造在这深深的地下洞穴中,是想给何物所享?又想给何人所见?</p><p class="ql-block"> 我能见到,是何等的缘分,是何其的有幸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途越发崎岖难行,水洼水潭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石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尖锐。队友我是鱼一个不小心跌落水中,还好,只是湿了衣衫,并没有伤及体肤。</p><p class="ql-block"> 这条游水的鱼啊,一不小心还被水呛了一口。</p><p class="ql-block"> 这时,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很长的距离,天涯客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返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返程同样险峻,行侠仗义轻摔一跤;勇往直前磕了膝盖;峡谷斜坡处我惊险的一滑,让走遍天下心惊肉跳,连走路都抖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依原路返回,但还是走错了路,丢了第三和第二根荧光棒。大家都紧张地要回去寻找,天涯客坚定地说:“不要了,我们走的这路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他确实是对的——我们放置的第一根荧光棒出现了! </p><p class="ql-block"> 大家哇啦一声,好像已看到了洞口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的步履也轻快了,路也平坦开阔了,心都跟着飞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见天日,恍若隔世。</p><p class="ql-block"> 梦幻与真实,两个空间仿佛在冥冥之中重叠了。</p><p class="ql-block"> 过去只知喀斯特地貌,下雨时会像漏斗一样 把雨水收拢进去,而地面却不会聚水。只限于此,到了地下长廊才真正见识了喀斯特地貌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这峰丛林立、叠嶂起伏、气势恢宏的十万大山之下,还隐藏着如此庞大的一个地下世界。这一世界的景致,注定要把你抛入到另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空间中去。 这里山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上有洞,洞下有洞,主洞支洞互通,水洞旱洞相连,且无污染,空气流畅,洞内终年恒温14一18℃。我们艰难穿行五个小时,竟无人感觉累。</p><p class="ql-block"> 整个过程,好像梦境一般,可它又是这么虚妄的真实,只有身处暗黑和封闭,甚至于近乎压抑的安静中,才会涌起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与震撼。探寻过真正的地下秘境,谁还会再钟情于霓虹闪烁的溶洞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的石乳、石柱、石瀑、石幔,不过是须臾的灿烂,因为入了我们的眼,才有了形,才有了色,但它却是经历了亿万年岁月的侵蚀,始终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吾生须臾 ,那又怎么样呢?打开心扉,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