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课堂反思:五下1-6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核桃课堂

<b>一、教材简析</b><br>本课是《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但少有学生系统地认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生物环境。在此背景下,本课引领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br>本课基于学生前概念,围绕“能量流动的方向”,以食物链为主题,采用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套筒活动,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存不仅与周围非生物环境有关,还与周围其他生物环境有关。<br> <b>二、教学反思</b> 通过绿豆苗被蚜虫吃过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寻找绿豆苗周围更多的生物。聚焦问题“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有什么联系?”,直接开展本节课的探索活动。 借助<b>套筒</b>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在活动和书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谁吃谁,蜘蛛→瓢虫→蚜虫→绿豆;(2)谁被谁吃,绿豆→蚜虫→瓢虫→蜘蛛。我在学生充分说明理由后都给予了肯定。但哪一种说法更符合食物关系的本质呢?通过提示“科学家从<b>营养(能量)流动</b>的角度来描述”,学生自然会选择“谁被谁吃”的写法,进一步理解箭头指向的意义,顺利建构食物链的概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副板书:学生书写的食物关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活动:套筒游戏</h3> 为了提高食物网书写的准确性,开展学习食物网的相关活动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br>1.箭头方向不要画反。箭头指向更高级的生物,表示营养(能量)流动的方向。<br>2.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若有疑问,可阅读资料卡或请教老师。<br> 研讨部分,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制造营养(能量)的生产者”;问题2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网越复杂,生物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br> 利用午间,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拓展活动——“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本人感觉这个活动看似热闹,但实际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食物网中食物链较多,彩绳在各个圆环中绕,有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搞不清楚;另一方面,爱牛提供的圆环是6个,全班分成六组,每组成员一起握住圆环,比较拥挤。 <b>三、爱牛器材使用</b> 爱牛材料:食物链图卡、食物链贴纸、食物链套筒杯、圆环、彩绳、头饰。<br><b>食物链图卡</b>可以在学习食物链时供小组使用。本人有个建议:可以做一套更大些的图卡,教师可以直接贴图卡于黑板上,便于食物链相关内容的教学。<br><b>食物链套杯</b>使用非常方便。但是杯子套叠在一起后,上面印的图片就会看不到。<br><b>圆环、彩绳、头饰</b>用于食物网模拟体验活动。建议圆环数量再增加,彩绳颜色可配多种。<br>

食物链

学生

生物

食物

圆环

绿豆

套筒

活动

本课

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