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篇迟来的骑行录。西藏归来半年多了,之所以现在才想起把它写出来,是因为最近疫情影响懒得出门无所事事,于是找点事做,活动活动脑子,防止憋出病来。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想为那些想骑自行车去西藏又有顾虑的中老年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21年5月19日—6月18日,我们一行4人从成都双流出发,骑自行车沿国道318俗称“川藏南线”到拉萨,休整二天后又走国道109、317“川藏北线”继续骑行回双流,总行程近4500公里,用时一个月。出发时是8个人,其中有4人是送行的,陪我们到了康定就返回了,剩下4人平均年龄65岁,一个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降糖药,另一个做过两次手术,其中一次还是肾脏切除手术,我们知道一般人都是二个腰子,而他还剩一个腰子,就这,还要骑自行车去拉萨?我是领队,担心他身体受不了路上出什么状况,会拖累大家影响行程,但他态度很坚决,说:“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拉萨”!</p><p class="ql-block">没办法,在写了“免责声明”后,我们这样一支队伍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你也许会问:你们这样一支“老弱病残”的队伍,怎么可能在一个月之内骑行4500公里?还是在高原上骑行?没有高原反应吗?平均每天要骑行100多公里,身体吃得消吗?问得好,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如果你也有一个骑行西藏的梦想,但又担心自己身体吃不消,那就耐心往下看,定会有所启发。</p> <p class="ql-block">中老年人长途骑行,特别是在高原骑行,关键是自行车,而不是身体要多强壮💪。有一辆得心应手的自行车就成功一多半了,最好是带电助力的自行车,这样才会事半功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助力自行车,还没有哪个品牌在动力和续航能力上能跑过我们的车,这不是吹牛,在川藏线上我两次骑行到拉萨,都没有遇到能跑赢我的骑友,年轻人也跑不赢,除非是职业运动员。我们的车是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自己改装成功的,在动力、续航、配置、坚固性、可靠性、舒适型等方面都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途骑行,特别是爬坡能力非品牌车可比。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训练,大部分中老年人都可以唱着小曲儿悠哉悠哉骑到拉萨。</p> <p class="ql-block">骑自行车不要有这样的误区:觉得骑助力自行车达不到锻炼目的,非要搞得挥汗如雨精疲力尽才是锻炼。其实,那样做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是对那些有这样或那样基础疾病的人是得不偿失,甚至是在透支生命。普通自行车长期骑行,有的人把膝关节半月板磨坏了,有的人把心脏病骑发了,也有人把腰椎间盘骑突出了,还有的前列腺肥大了……归根结底,中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以活动筋骨为主,不能像年轻时去拼爆发力和耐力,那样会适得其反。助力自行车正是基于中老年人群有梦想、有时间、有闲钱但没体力的特点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中老年人骑自行车以活动为主、锻炼为辅,以亲近大自然愉悦心情结识志同道合的骑友为出发点,以走遍大好河山丰富人生阅历品尝天下美食为落脚点,骑行只是由头,寻找快乐才是目的。</p> <p class="ql-block">自行车有很多种,像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折叠车等等,但最适合中老年人骑行的还是电助力自行车。市面上的品牌助力车因受行业规范和“3c”认证限制,在动力和续航能力上无法满足长途骑行,要么动力不够,要么电容量不够,特别是山路骑行遇到长上坡,非常考验人和车。我曾经花12800元买的一辆品牌助力车去张家界,早上7多出发,因为是长上坡,骑了二个多小时就没电了,不得不停下来找地方充电 ,耽误几个小时。长途骑行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发生。经过近十年、换过十几辆车的探索与实践,终于改装成功了一辆适合中老年人长途骑行、并适应各种路况的全天候助力自行车。我称它为“进藏利器”。</p> <p class="ql-block">这车前后有二块电池,日本松下动力电芯,电压36V,前电池19AH,后电池38AH,由一个转换开关分别与电机连接。电机为国产八方中置电机,功率500W。这些都是在某宝买的。自行车最好找专业人员根据需要组装半成品,因为成品车上有些配件没用,要拆掉。刹车一定要买好一点的油刹,最好是带散热片的,这钱不能省,关系到安全!费用总的来说差不多要1个W,买国产电池能省2K,自行车的配置和舒适型想再高点,就多花几K,根据自己条件定制。这样的车保证一天敞开骑,平路续航300公里,山路不低于150公里,而且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怎样做到安全骑行?这里有许多主、客观因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基本道理大家都懂,不外乎是安全意识、经验积累、骑车技术、车况良好、提前预判和临时处置等等。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和尚也是人学的,时间长了也就成精了。</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因为平均海拔高被称为“天路”,中老年人在高原上骑行最担心的应该是高原反应。我从2016年到现在四次骑行川藏线,二次骑摩托车,二次骑自行车,要说一点没有高原反应那是假的,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自行车因为速度慢,每天也就骑行几十百八公里,有一个慢慢适应过程,不像开车、坐飞机一下子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身体没有适应过程,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我们四个人身体最差的都能顺利骑到拉萨,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当然,提前做一些必要准备还是应该的,比如:葡萄糖口服液,去痛片,便携式氧气瓶等可以带一点,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不带,这些东西路上都能买到。</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东达山垭口,遇到一位76岁的成都骑友邓大哥,他们13个人,全部是助力自行车,因电机功率小,电池容量少,每天比我们走得早还到得晚,在成都他们早出发4天,还是被我们追上了,我们到了拉萨他们还有几百公里。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是我们有多厉害,而是我们的车很厉害。</p> <p class="ql-block">骑行川藏线最好是在5、6月和9、10月,太早太晚路上有冰雪不安全,7、8月雨季容易塌方被堵在路上。无论什么时候去都要带羽绒服和雨衣,即使是夏天都可能遇到下雪或冰雹。</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川藏南线还是川藏北线路况都很好,基本没什么烂路,沿途吃住都很方便,价格比内地稍高一点也可以理解,毕竟山高路远成本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上风景很多,每年骑行的人成千上万,沿途有不少接待站一条龙服务,比如住他的客栈就可以免费帮你把行李拉到下一站,骑不动了打个电话,开车来接。只要心中有梦想,兜里有钞票,就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首队歌总结一下:</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热爱生活的骑友,</p><p class="ql-block">无忧无虑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飞奔的车轮承载着所有,</p><p class="ql-block">一路欢歌伴随左右。</p><p class="ql-block">严寒酷暑冬夏春秋,</p><p class="ql-block">祖国山河花团锦绣。</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p><p class="ql-block">我们就爱到处骑游。</p><p class="ql-block">* * * * * * * * *</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经历风雨的骑友,</p><p class="ql-block">艰辛的路程也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车把把住今天的拥有,</p><p class="ql-block">脚踏踏出明天的邂逅。</p><p class="ql-block">金山银山多少算够?</p><p class="ql-block">一路红尘早已看透。</p><p class="ql-block">五湖四海欧洲美洲,</p><p class="ql-block">幸福就是心中的宇宙。</p><p class="ql-block">* * * * * * * * *</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珍惜生命的骑友,</p><p class="ql-block">快乐才是出发的理由。</p><p class="ql-block">不信灵丹妙药专家教授,</p><p class="ql-block">只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p><p class="ql-block">黝黑的额头尽管布满褶皱,</p><p class="ql-block">青春的梦想依然美丽温柔!</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无法挽留,</p><p class="ql-block">年轻的心总是天长地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