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记

刘佩群

<h1><b style="font-size: 22px;">18年前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虽然时过境迁,已经久远,但是回首往事,脑海中留存的深深印记还是那么清晰,历历在目,记忆犹新。</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中法文化年(Les Annees Chine-France)是由中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合作举办的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其中,2004年7月初,巴黎“上海周”在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都日丽公园内举行。我非常荣幸地作为上海市体育局代表团团员,于6月30日晚12点半乘坐东航包机,飞行12小时,第二天当地时间早上6点半抵达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星期前,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T2E航站楼屋顶发生坍塌,正在拆除准备重建,我们在简易的临时大棚里等候行李。</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机场取完行李,大巴直接将我们送到市区一家西餐店用早餐,只要有牛奶面包,我到哪里都能适应。用毕早餐,立即赶到都日丽公园开始工作。</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都日丽公园大门装饰着中国国旗和法国国旗,显得既隆重又热烈。</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公园大门外是著名的协和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3米、重230吨,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1831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的,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这座方尖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岗岩雕琢而成,历经两年半的海上航行后,从埃及卢克索运抵法国巴黎,这一路所遇到的千难万险和千波万折,简直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协和广场南北各有一个三层喷水池</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北面是河神喷泉(南面是海神喷泉),池边有6座精美的青铜雕美人鱼,各自怀抱一条大金鱼,湍急的水柱从鱼嘴中喷出,水花飞溅,宛若飘纱。</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公园里的湖畔搭建了上海豫园的缩小版,四周两国国旗迎风招展。</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豫园”旁搭建了一个舞台,文广集团代表团将在这里表演各种精彩的文艺节目,其中有男高音歌唱家魏松、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等参加演出。</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正在搭建的上海石库门,手工艺人将在这里现场表演茶道、剪纸、捏面人、编织、刻章、书法等精湛技艺,并介绍有关上海旅游的信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上海体育局代表团的成员自己动手搭建武术表演场地,无论是领队,还是世界冠军,没有一个偷懒。天气不错,但是风很大。从上海带来的背景墙材质比较轻,辛辛苦苦搭建好的背景墙轻而易举就被大风掀翻在地。当地有关部门用大卡车给我们送来长条铝锭,压在背景墙的支架上。</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表演场地旁还支起了两大两小四张乒乓桌,大桌还是2003年世乒赛的专用台。团里带了许多礼品准备现场赠送,桌子底下的红黑大包被塞得满满当当。由于这个大包实在不轻,领队张女士决定将包留在现场,场地四周拉起了警戒线,估计没人会拿走。但是,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当我们第二天一早来到现场时,发现这个大包不翼而飞,一张小乒乓桌也不见了,让我们深切领教到了巴黎小偷的厉害。</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曾荣获七项世界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曹燕华女士作为乒乓大使,将在这里与法国民众互动。休息期间,我斗胆与世界冠军对练。</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武术表演场地后面不远处是建于1808年的卡鲁塞尔凯旋门,这是为庆祝1805年拿破仑·波拿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又称小凯旋门。我趁休息时间跑过去拍照留念。</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出了卡鲁塞尔凯旋门,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都日丽公园始建于1564年,公园内有许多工艺精湛的雕塑。</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法国著名雕塑家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lol)的作品《河流》,通过一个丰满健壮、线条粗犷而流畅的人体来表现一个大地之母的形象,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充满了健康的美感。人体被赋予了如此丰富和广泛的含义,是马约尔的象征主义代表作之一。</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夕阳西下,在我们的场地旁向东南方向望去,卢浮宫披上了金光夺目的外衣。</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7月3日,巴黎“上海周”活动拉开帷幕,曹燕华女士与当地民众交流球艺。</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任务是展示上海市木兰拳协会会长应美凤老师创编的中华武术木兰拳套路。木兰拳是融中国武术之刚健和现代健美操之柔和为一体的健身拳术,既含太极拳和武术技击基本功,又含体操和舞台艺术造型动作。伴随着优雅的中华古典音乐,木兰拳以自然呼吸的吐纳之道和阴阳二气的合理运作,动静结合,养心修心,健身健美。</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我和我的木兰拳搭档邵惠萍女士都是从各自的工作单位请了假来参加此次活动的</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7月初巴黎的天气,一会儿太阳高照,一会儿细雨蒙蒙。</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人们打着雨伞围拢在我们场地周围观看武术表演</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除了木兰拳,更精彩的是上海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们的武术表演。</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表演人员一起合影,后排左二是曾荣获全国太极拳比赛冠军的梅先生;后排左三是武术教练王老师;除了我和惠萍,其余六位还是中学生,都是武术运动员,他们的刀枪剑棍飞舞得咄咄逼人,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表演得淋漓尽致。</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与体育局代表团其他成员合影。前排左一是领队张女士、左三是曹燕华女士、左五六是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左五是副总经理廖女士、左六是公司研究所副所长杨女士;后排左一到左三是上海市军事体育俱乐部的海模教练员和运动员,左一是曾三次荣获世界锦标赛个人项目冠军的赵先生、左二是曾荣获世界锦标赛集体项目冠军的汤先生、左三是曾荣获世界锦标赛集体项目亚军的萧先生、左四是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女士、左五是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助理王先生。</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体育局代表团全体人员合影。军事体育俱乐部的这几位世界冠亚军先生对我和惠萍开玩笑说,他们都是毕生奉献给体育事业的人,而我与惠萍只是业余玩玩木兰拳锻炼身体,竟然也加入了体育局的团队,看来他们是有点嫉妒啊。不过在我们表演时,他们默默地为我和惠萍拍了不少照片。</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三位海模先生在我们场地旁的湖面上作船模表演。一位小姐,是不是想把船模带回家?</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休息期间,与曹燕华女士合影。她是我国运动员中赢得世乒赛团体、单打、双打、双混四项冠军大满贯的第一人。</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上海周”活动结束后,场地上所有的东西都要自行拆除并打包运回国内(乒乓桌准备送给中国大使馆)。由于第二天安排游览,所以晚上9点活动结束后,立即着手工作。张领队照顾表演人员,所以我与惠萍就回酒店休息了。现场只留下8个人干活。</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他们忙完活已经接近12点,在现场就地吃宵夜便当,真是辛苦了!</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下图是我们在巴黎住宿的酒店,我与惠萍同住一间。演出结束后,她就勤快地里里外外洗衣服。我呢,穿过的衣服全部塞进箱子,准备带回家洗。我的这种做法让她嘀嘀咕咕看不下去,于是就擅自动手,从我的箱子里把演出服全部扒出来,洗得干干净净,令我感动不已。</b><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活动期间,体育局代表团分到了几张由黄豆豆在香榭丽舍剧院主演的现代舞剧《霸王别姬》的观摩票。那天晚上,上海市市委书记也在现场。张领队特意安排我和惠萍一起去观看。由于白天辛勤地表演,晚上在剧院里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住死沉沉的脑袋,舞剧开场后不久,我便昏昏睡去直到演出结束,愧对了这张难得的观摩票。白天在演出场地上,主要是展示木兰拳和孩子们的武术,王老师是严格把关不让孩子们太累。虽然没有人规定我们的上场时间,但是我和惠萍面对热情微笑着的游人观众,不好意思冷场。我们俩不知疲倦地轮番上场展示各种套路的木兰拳,第一天还展示双人套路,第二天就感到体力不支而全部改为单人展示,因为这样可以多休息一会儿。由于木兰拳下蹲动作比较多,晚上收工时两条腿又酸又疼,就像灌了铅似的提不起来,特别是从大巴上下来时总要咬着牙。</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舞剧开场前在香榭丽舍剧院内留影</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说说我们的中文地导何先生,下图挺着肚皮、挎着一个黑色钱包的就是他,那时他已经在法国闯荡了16年。我所见到他的样子,就是这个黑色钱包一直挎在身前,从来不曾离身。一次拍照时,我们主动要帮他拿包,他坚决不把这个包包从脖子上取下来,而且必须要放在肚子前,他说巴黎的小偷太猖狂。</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小偷,又想起我们被盗的那个红黑大礼包。包里有几十块本色乒乓板,是曹燕华女士准备签名后赠送给现场观众的,不过在被盗前何先生就先拿了2块,这是我事后才知道的。当大家沮丧地发现大礼包被盗后,何先生庆幸地说,他留下了2块。在我死皮赖脸地“追讨”下,他最终分了1块给我,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纪念品:</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活动结束后,组织我们观光游览。香榭丽舍大道,都日丽公园是该大道的起点。</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第二帝国时期,香榭丽舍大道是全巴黎最时尚的聚会地和上流社会人士的居住区。现在,曾经的贵族特色已不复存在,但仍不失昔日的美丽和优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大道的尽头是星星广场(即戴高乐广场),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用来纪念法国大军。</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与曹燕华女士合影留念</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精致的巨幅浮雕,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着每场战役的名称。</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战争胜利后凯旋归来的盛景</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马赛曲 ”是最精致的一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1920年,凯旋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烈士墓”,每天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举行纪念仪式。</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体育局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和平广场合影,背景是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和平广场上的和平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世界上各种文字的“和平”字样,当然,中文是少不了的。</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来到战神广场,32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就巍然耸立在眼前。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是为迎接世界博览会在巴黎召开。那时正处于产业革命、科技进步的年代,建筑物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玻璃、钢铁成为新型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变得轻盈且富有活力。铁塔预示着人类的未来以及进一步的现代化,故赢得世人的啧啧称赞。</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登上铁塔,俯瞰美丽的塞纳河及巴黎城。</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城内有30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在河上,两岸梧桐树郁郁葱葱。</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1937年,巴黎又举办了一次国际博览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在塞纳河畔建造了莎佑宫。现在,莎佑宫是法兰西纪念物博物馆、海军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的所在地。远处是防卫区的一些现代建筑。</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战神校场,连接着埃菲尔铁塔和军事学院。绿草成荫的校场尽头就是军事学院。再远处是蒙帕纳斯大厦,这是巴黎市区唯一的一座摩天大楼。由于其设计风格与巴黎的色调极不相称,在2008年Virtualtourist举办的投票中,该大楼在全世界最丑建筑物中排名第二。巴黎人流传着一句笑话,说大楼顶端能提供全巴黎最美的视野,因为那里是全巴黎唯一看不见此楼的地方。</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铁塔上向东南方向望去,荣军院圆顶楼的镀金装饰熠熠生辉。</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向东北方向望去,远处是蒙马特高地及圣心院和84米高的方形钟楼。</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来到1706年建成的荣军院圆顶楼前,这座古典风格的建筑单纯、质朴、庄重,是一座纪念拿破仑·波拿巴的圣殿,拿破仑家族以及一些法兰西伟人家族葬于此地。圆顶上装饰着花卉和植物的镀金雕饰物,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荣军院后面是军事博物馆</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军事学院,建筑风格朴实协调。1784年,拿破仑·波拿巴就读于此校,并于第二年以炮兵少尉军衔毕业。</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参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完成于1345年,雄伟庄严、风格独特。三个内凹的门洞上面是“国王廊”,摆放着28座雕像,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的国王。正中间是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顶楼是两座从未完工的塔式建筑,没有塔尖,不过,它们带着高大的石棂窗户,显得格外的美丽和壮观。</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三个门洞上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正中间的大门洞表现的主题是“最后的审判”。</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右侧是三个门洞中最精美的“贞女玛丽亚门洞”。</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基督教的圣地。</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教堂内气势恢弘,主殿四周的拱廊上方是带有双层窗户的走廊,再上方是彩绘大窗。一束束和煦的阳光,通过窗玻璃,静静地射向殿堂内的每个角落。</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教堂内的艺术作品,技艺精湛、栩栩如生。</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巨型玫瑰花形圆窗,上面布满了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画,五彩斑斓,精美极致。</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来到蒙马特高地,参观圣心院。圣心院是在1876年,由全法国捐款兴建的,于1919年竣工。其建筑具有罗马和拜占庭相结合的别致风格,醒目的白色大圆顶又具有典型的东方情调。</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游人如织,来自世界各地。</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蒙马特高地俯瞰巴黎城</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参观向往已久的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原来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现在,这座王宫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和惠萍与体育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张女士在卢浮宫前留影。张女士原是女子八人赛艇的舵手,曾荣获世界竞标赛亚军(当时是我国最好的成绩),这次担任体育局代表团的领队。背后的玻璃“金字塔”是博物馆的入口,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入内参观。</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米罗的《维纳斯像》(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塑师普拉克西特(Praxiteles)的原作,其双臂已折断。这尊雕像被世人公认为是希腊女性美的典型,具有柔和的曲线美和优雅的动感美。</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维纳斯像》的背面也美得一塌糊涂,让人为之疯狂。</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博物馆中还有一幅普拉克西特的作品《阿尔勒的维纳斯》,其表情似乎带着一丝忧伤。</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蕯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雕塑,创作于公元前190年,属于希腊艺术。底座是一艘战船的船头,女神昂然挺立在船头,引领着舰队乘风破浪向前。她单薄的衣衫在狂风劲吹下不停地飘动,衣裙褶叠疏密有致、生动流畅,身躯健壮丰腴,体态优美高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蒙娜丽莎》,表现出了女性典雅和恬静的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但面庞看起来却十分和谐。微微上翘的双唇带着梦幻般的神秘微笑,惹得世人神经错乱浮想联翩。据说其原型是达·芬奇父亲的一位朋友的爱妻。</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游览巴黎著名的宫殿、宏伟壮丽的凡尔赛宫,现在是历史博物馆。正面入口处的大理石庭院中矗立着一座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在庭院,曹燕华说要学习木兰拳动作,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有趣的照片。燕华腼腆地舔着舌头,王老师提着她的皮鞋尖尖嘴里嘟囔着什么,汤先生在一旁开怀大笑,哈哈哈······</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宫内的大殿小厅坐落有致,处处金碧辉煌,极富艺术魅力。</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富丽堂皇的和平厅,装饰着庆祝法兰西胜利的巨幅油画。</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流光溢彩的镜厅,一边是面朝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边是由483块镜子组成的硕大镜面。中间垂挂着24具晶莹剔透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这些吊灯如瀑布般倾泻而下。</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国王大寝宫中豪华极致的海格立斯厅、战神厅和狄安娜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国王大寝宫中的御座和王后寝宫里富丽华贵的大卧室</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宫殿西面是典雅精致的法式园林</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宫殿正前方是拉冬娜喷泉,喷泉前是广场和长长的草坪。草坪前面是阿波罗喷泉,再向前是一大片绿茵地,那里有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凡尔赛宫的花园里,与身材高挑的张女士合影,她原来是跳高运动员,这次负责管理并兼翻译。</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又游览了位于法兰西岛地区广袤森林中的枫丹白露宫,这里曾是皇家住宅和狩猎的行宫,淡雅静谧。</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和惠萍与王先生在枫丹白露宫合影,他此次担任项目设计师的工作。</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枫丹白露宫的花园非常漂亮</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宁静优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景色迷人</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入内参观,下图是举行宫廷宴会和舞会的舞厅和弗郎索瓦一世长廊。</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国王寝宫</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枫丹白露宫中还有一个中国馆,专门存放来自中国的珍宝。其中,大部分的艺术珍品来自中国圆明园。游过圆明园的人看到的是断壁残垣,而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举世闻名的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表演正歌剧最大的场所,建造于1862-1875年,外立面上布满了大量的装饰物,都是拿破仑三世时期的艺术作品。</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其外观就像是一座化工厂或炼油厂,钢架林立、管道纵横。这些外露的管线看上去极其复杂,但是却有其规律,蓝色管线对应于排风机和电气设施、红色是货物运输线、绿色是水处理系统、黄色是电力系统。其设计理念是“自由与变动”。</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法式歌舞厅红磨坊,屋顶上长长的风车叶片是在1889年安装上去的,日日夜夜闪烁着令人注目的红光。据说,“康康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红磨坊不仅蜚声世界,而且还是三部电影的主题。</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最高法院,与巴黎古监狱(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相连。</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旺多姆广场中央耸立着的纪念柱是为纪念拿破仑一世功绩的。柱高43.5米,柱身装饰着一圈圈精美的浅浮雕,这些浮雕是用法军在奥斯特利兹大捷中缴获的大炮浇铸而成的,柱顶是拿破仑的塑像。</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沙特磊广场中央的古堡喷泉,其底座上装饰着建于1858年的几尊斯芬克司狮身人面像。</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途中随拍</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9世纪末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是为庆祝俄法两国建立同盟关系。桥的两端各有两个巨型桥塔,塔顶上是振翼欲飞的金色骏马。</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蒙特贝罗河岸上有长长的一溜小书摊,出售各种新旧出版物,极具亲和力。</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途中随拍,巴黎情调。法国人天性浪漫、善于交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乘坐游艇游览塞纳河,背景是埃菲尔铁塔,曹燕华正巧坐在我的前排。</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塞纳河上,又一次美美地观赏巴黎圣母院。钟楼上的塔尖直冲云霄;动感十足的肋状构架使得后殿别具一格。</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圣母院自建成后就灾难不断。1756年,由于认为光线太暗,用白色玻璃代替了大部分中世纪的彩色玻璃;1793年,法国大革命使得圣母院内的大部分财宝珍藏被破坏或掠夺,直至沦为藏酒仓库;1801年,协约国重建巴黎教区,圣母院有损无修,一片衰败;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暴乱者彻底摧毁了圣母院内剩余的彩色玻璃窗,并烧毁了大主教区。1831年,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出版了《巴黎圣母院》一书,引起轰动,这才引发了法国全国性的保护行动。不幸的是,2019年又遭火灾,圣母院损毁严重,目前尚在修复中,预计2024年完工。</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左岸有奥赛博物馆,主要陈列法国近代的文化艺术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画作最多的地方。</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右岸有既森严又壮观的巴黎古监狱,这里曾经是古代皇宫的一部分,也是法国最古老的宫殿,从16世纪起,这里便成为国家监狱,现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传记电影《绝代艳后》里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1793年曾被囚禁在这所监狱里。</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红艳艳的晚霞</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18年过去了,在巴黎的日子虽然短暂,却印记深刻,难以忘怀。</b></h1><p class="ql-block"><b>2022年3月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