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俗馆

听她说

感受池州傩文化 <p class="ql-block">  池州作为傩戏之乡,傩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底蕴深厚。“傩”在原始社会中本是一种 祭祀活动,先民利用舞蹈,祭品等方式向神明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傩”融入了多种信仰体系及民俗文化,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赋予了池州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以傩仪、傩舞、傩戏为表现形式的贵池傩传承了远古的巫术文化。佛文化、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池州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池州傩戏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胜誉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32 个自然村依照“祖制”开展傩戏的表演活动。</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加强对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池州市政府出台了《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为池州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设立了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并印发了《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保障。池州学院作为池州市的地方直属高校,也为充分发挥皖南民俗文化馆(即池州傩戏展示馆)的服务教学功能,经暑期改造扩建、增设藏品后,本学期皖南民俗文化馆继续对广大师生开放,我们也在教学活动安排的时间内去参观了池州学院的“池州傩文化展览室”,感受颇深。</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展览馆,我们便立刻被琳琅满目的陈列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版吸引了。展示馆相比于普通社区会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也有着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这里,傩文化少了些乡间野地里的质朴和神秘,却多了一份神圣感和秩序感。</p><p class="ql-block"> 池州傩的表现形式,包含傩戏,比如《章文显》、《和番记》、《孟姜女》、《刘文龙》等;包含傩舞,比如《胡饮酒》、《三星拱照》、《五星会》、《魁星点斗》、《舞钱伞》、《舞伞》等;还包含傩仪,比如《社坛启圣》、《新年斋》、《请阳神》、《关公斩妖》、《问土地》等……还有皖南物质生活民俗展示的实物,主要是皖南地区人们居住、器用等方面的习俗,如条儿、人仙桌和太师椅,烛台、花瓶和屏风,交椅和茶儿,脸盆架,二进婚床、梳妆台和矮橱等,它反映了皖南百好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傩文化展示馆打开了一扇外界与深山之中神秘的傩文化的窗户,在池州推广傩文化工作中占有极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这告诉我们,傩文化止步不前只会被埋没,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当中,才有可能将这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池州傩戏展示馆的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池州历史,也了解了池州傩的发展脉络和保护措施,更了解了池州市委、市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了解了池州文化和旅游局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加强顶层设计,出实招、办实事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相信我们学校的“池州傩戏展示馆”后续也将会继续扩大宣传池州非遗、池州傩戏,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池州傩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