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桂馨抚月

<p class="ql-block">  海南岛东部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山名“五指山”。五指山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四季湿度宜人,这里平均气温24°C.素有“天然氧吧,海南之肺”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市是海南省直辖县级市,地处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原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五指山古称“通什峒”黎语指山谷中连片的田地。后沿革为通什乡、通什镇,通什市。“通什”是黎语的海南话汉字译写,通什的“什”读音“杂”。</p> <p class="ql-block">  海南三大河流之一“昌化江”上游的一个支流——“南圣河”在五指山市穿城而过,将山城分为河南、河北两个城区。南圣河的源头亦是五指山。</p> <p class="ql-block">  南圣河上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  南圣河上步行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  每天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在河边开始跳广场舞、新疆舞还有扭大秧歌的……直到午夜才逐渐散去。</p> <p class="ql-block">  海南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距五指山市区20公里的毛阳镇毛贵村。</p><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中部白沙、保亭、乐东山区,创建于1947年春,以琼崖区党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和琼崖纵队司令部驻地白沙毛贵村(今属五指山市毛阳镇)为核心,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不倒的胜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使琼崖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稳固大后方,为保证琼崖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解放海南岛树立了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建在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毛阳镇毛贵村委会什文贴村北面山坳间,纪念园的前方是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的上游毛阳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主要围绕革命根据地,黎、苗民族风情,两个文化背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缅怀为海南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儿女。纪念园是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被称为海南的“西柏坡”。在这片土地上,冯白驹司令员,率领琼崖党政首脑机关,发动和指挥了1948年秋季—1949年春季、夏季三大战役,配合大军渡海作战迎来了全海南的解放。冯白驹将军评价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最大作用在于,战略上保证了海南岛解放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五指山革命纪念园英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高23米,象征着海南23年(1927—1950)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忘琼崖纵队革命先烈,在海南解放中做出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琼崖纵队是以1927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义队伍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领导的一支人民武装。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后,根据中南军区命令,琼崖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造型突出“山”的形状,寓意着革命先烈的精神像五指山一样巍峨雄伟,纪念碑从侧面看,像一面迎风飘扬着的红旗,代表着七十多年前在海南岛上冉冉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远看像一团火焰,象征着革命先烈为了人民激情似火,又寓意着当时的革命形势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势不可挡!</p> <p class="ql-block">  英雄广场</p> <p class="ql-block">  通往广场的路两边,立着朱德的诗词《过五指山》、叶剑英的《蝶恋花 •海南岛》、肖克的《为纪念琼崖纵队题》等石刻。</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两侧,有八位曾在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指挥作战的,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半身塑像及生平事迹,中间穿插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1903−1973)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曾任中共琼崖特委(区委)书记、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后任海南岛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副省长等职。1955年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烈士陵园是牺牲的先烈陵墓,安葬有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前线总指挥兼政委李振亚和琼崖妇女临委会主任刘秋菊等,告慰为海南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儿女。</p> <p class="ql-block"><b> 访五指山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7日</p><p class="ql-block"> 当年孤岛隐奇兵,纵队琼崖任纵横。</p><p class="ql-block"> 红色基因播火种,征途风雨敢拼争。</p><p class="ql-block"> 满天星斗捧明月,平地雷霆举世惊。</p><p class="ql-block"> 一唱雄鸡同助力,金瓯收拾史留名。</p><p class="ql-block"> 王兆义</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馆于2018年4月19日开馆。</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集中以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再现了,1939年到1950年琼崖军民浴血抗战、爆发白沙起义、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三大攻势、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解放海南岛及解放后海南黎、苗族自治州的变迁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同时,1000多名琼崖纵队的党政干部和少数民族同胞,在五指山解放区,白沙县毛贵乡(今毛阳镇毛贵村)升起了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庆祝新中国成立,但是当时海南岛并没有解放。</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展出的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原件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海南岛解放前,琼崖纵队就用简陋的发报机和党中央联络。琼崖西区地委机关电台台长、25岁的王禄贵,1949年9月28日上午接到总台任务:用电台接听新华社发布的《关于国旗制法》的电报,收到后第一时间送到琼崖区委驻地,让海南的第一面国旗在10月1日当天准时升起。在等中央电台电报时,国民党前来搜捕,王禄贵带着电台爬到树上隐藏起来,其他战士鸣枪掉虎离山引开了敌人,直到凌晨3点才收到了中央电台发来“国旗制法说明”的电码,王禄贵和战友立马送到司令部驻地。国旗制法说明:旗面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星五颗……国旗制法说明非常详细,但是谁都没有见过国旗,当时困难的情况下制作材料及其缺乏,红布找到了,黄布很难找,黎族同胞用黄姜压榨出黄色的姜汁做染料,将白布染成黄布,剪成五星,按照国旗制法的说明,将五颗黄色的星星按比例一针一线的缝在红布上,就这样海南岛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的当天,在琼崖纵队司令部的门前广场上准时升起。</p> <p class="ql-block"> 1949年秋国民党一部先后从大陆退居海南岛。琼崖纵队遂转入保卫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1949年4月16日遵照中共中央配合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海南岛的指示,担任接应和配合解放军渡江登陆的任务,1949年4月17日解放军主力登陆成功后琼崖纵队配合主力围歼、追歼逃跑的国民党军。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琼崖党政领导机关撤出毛贵乡,五指山根据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  五指山,万泉河 ,是1973年听了李双江所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只歌曲时有了初步的印像,直到50年后,2022年2月15日才第一次来到五指山,虽然在这里只游览参观了两天,真正体会到五指山市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山城,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是一处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2日于三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