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恰好,初春相见。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虎年已咆哮而来,冬奥也已震撼闭幕,2022年春季开学的钟声也欲敲响,让我们一起跃上时间的虎背,迎接新学期、新的起点,期待与同学们的重逢,一起开启快乐的学习生活吧!</p> 开学报到 <ul><li>报到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li><li>报到时间:2月28日 上午10:00</li><li>报到地点:各班教室</li></ul><p class="ql-block"><br></p> 需准备的资料 <p class="ql-block"> 请家长于2月27日下午17点前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健康码、行程码和密接自查结果发送至班主任老师,核对无误后,打印并签字(打印在同一张纸上,正面学生的,反面家长的),于2月28日注册时,交给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注:开学前14天内有省外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返校前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健康无异常方可返校。</p> <p class="ql-block"> 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p><p class="ql-block"> 开学在即,请学生及家长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请您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备。</p><p class="ql-block"> 二、两个主动、两个做到、两个必须</p><p class="ql-block"> 两个主动:省外返兰人员要主动向社区提前报备;从省外来(返)人员落地后24小时内主动开展核酸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告知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两个做到:做到非必需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做到不举办不参加无防控措施的聚集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两个必须:在公共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必须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p><p class="ql-block"> 三、坚持健康检测</p><p class="ql-block"> 开学前,请家长提前做好学生返校前的健康监测工作,以及外出白银市的行程等,及时上报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四、坚持科学防疫</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及时关注政府或者相关官方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p><p class="ql-block"> (注:疫情期间,不要隐瞒个人及家人行程,请如实上报老师)</p> 开学准备小贴士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 1.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p><p class="ql-block">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相信家长和孩子通过这种“复盘”形式,会有更多收获。毕竟,“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2.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p><p class="ql-block">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问题,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3.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p><p class="ql-block">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 4.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5.读懂孩子情绪</p><p class="ql-block"> 由于某些特殊经历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p> 学生篇 <p class="ql-block"> 1.记忆习惯</p><p class="ql-block">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要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2.读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的可塑性强,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3.写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p><p class="ql-block"> 4.预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5.适应老师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到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6.错题集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每次考试之后,如何整理错题?找到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新的学期即将开启新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向2022出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