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青春回忆…阴山脚下

⛵臧玉⛵

<p class="ql-block">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蒙古自治区组建的军垦部队。</p><p class="ql-block">196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经毛泽东批准,同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1969年5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何凤山任司令员,倪子文任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师、24个团。</p><p class="ql-block">1970年,兵团整编为六个师、41个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9年4月16日北京第一批知识青年抵达内蒙古巴盟一带……</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五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团 磴口县戍边镇 原太阳庙林场。</span></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戈壁滩……</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阴山……</p> <p class="ql-block">军用卡车载着他们颠簸两个多小时停留在五连营址土坯房前……</p> <p class="ql-block">脚下是开裂的胶泥地和流沙……</p> <p class="ql-block">没有领章帽徽的垦荒战士形象……</p> <p class="ql-block">他们将暂时居住在类似这样的农家土坯房里……</p> <p class="ql-block">首要的也是艰巨的政治任务:脱坯盖营房,准备迎接后续大批战士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知青战士是不同年龄的老三届,他们不过是一群十七八九岁的孩子,在四月份荒漠冰冷的泥土中双脚踩踏胶泥,用他们稚嫩的双手脱坯抠泥……干着他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世上最苦最累的活计……在这片贫瘠之地建起了自己的营房……他们是了不起的兵团奠基人👍👍</p><p class="ql-block">很遗憾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照相机📷,没能留下"一群孩子" 热火朝天的脱坯烧窑挑梁盖房的劳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黄帝章五连第一任连长……身后是第一批战士在现役军人和老兵的带领下盖起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肖有超五连第二任连长,我离开之前他一直在任,牛梦魁五连指导员,罗立俊五连军医……</p> <p class="ql-block">王四喜五连副连长……</p> <p class="ql-block">退伍军人连队里的排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卫生员、小卖部售货员和后期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一帮一、一对红……</p> <p class="ql-block">1969年6月份,浙江战友补充到连队,其中有管敏行兄妹、<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祥忠兄弟等</span>…</p> <p class="ql-block">炊事班,管理着五连全体的一日三餐……</p> <p class="ql-block">1969年7月份呼和浩特战友任茂生等6人补充到连……</p> <p class="ql-block">6到8月间保定战友幺桂玲、刘凤群等补充到连……</p> <p class="ql-block">1969年8月4日,北京69届的初中毕业生很多人接到这样的通知……</p> <p class="ql-block">69年是生活用品极其匮乏的年代,很多东西需要凭票或特批才能买到……</p> <p class="ql-block">1969年8月29日傍晚,我的爸爸正在做晚饭煎茄盒(我最爱的吃食,明天我将远去他乡——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临行前爸爸做给我吃……长大后才知道:父爱如山!)突然西方天空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一声巨大的声响后一粟粉红色的光在天空闪烁,因为我正在看爸爸做茄盒(那时我们都在自己家门口做饭)便大声唱:“爸爸快看,天空好美!”话音未落一阵强风袭来,豆大的雨点夹杂着密集的冰雹从天而降扑了过来,我们猝不及防将炉火搬进房间来不及关闭门窗,冰雹便蜂拥一般扑了进来,穿透窗纸、砸破玻璃滚了进来,瞬间屋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上已有厚厚的一层冰雹,房间内一片狼藉……大约20分钟后暴雨骤停,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推开房门,院子里的东房被冰雹掩盖的只剩下半个门窗,我们几个孩子奔到大门口看到壮观的景象:胡同里的雨水像奔腾的黄河自西向东汹涌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天的清晨爸爸骑车去了学校询问是否改变出行计划……妈妈不舍的送我到院门口,爸爸把我和妹妹放在28车的座架上推着我们出发了,沿途新文化街两侧的树上叶子全部被昨日的冰雹砸落到地上,光秃秃的枝杈仿佛冬天一样,横七竖八几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躺在道旁哭泣,长安街美丽的华灯罩无一遗漏的被冰雹毁掉……八月的街景荒芜的一片狼藉像严寒的冬季,这群属大小龙15岁孩子们的出行感天动地,将京城的夏末变得如此苍凉悲切……</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站里人山人海,道别声、安慰声此起彼伏,抽泣声早被淹没在这片嘈杂声中……突然火车一声轰鸣,人们不再矜持就要分别了……哭声、叫声、呼喊 “再见” “保重” 声、呼喊 "爸爸 妈妈"声、呼喊 若干孩子名字声,杂乱无章震耳欲聋,伴着站台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音乐声高亢的怒吼着冲向九霄,这是时代的音符……</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们的学生身份终止,尽管我们并不情愿,我们才上中学几天?26个英文字母还没认识一半,可我们已经到了毕业年龄……我们的人生道路逆天反转!<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此我们不再是北京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故乡—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到了连队,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和高强度的政治驯化。斗私批修天天有,灵魂深处一闪念不能有,只要你闪了,必须拿到桌面自我检讨,大家批判……气氛紧张得不管干的活又多累多苦,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生怕自己被批判成为落后分子,评不上五好战士入不了团……</p> <p class="ql-block">连里的警卫员,是他每天吹起床号和熄灯号催战士们起床睡觉。当然还经常的突然袭击,半夜吹紧急集合号,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急匆匆打起背包夜奔操场集合,大沙包里夜行军拉练……</p><p class="ql-block">那时正值备战备荒的年代,连队会经常搞战备演习。记得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后连长说:有敌情并部署了对应计划和行走路线。我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天真的以为就要参加战斗了,背起行军包摸黑跟着部队急行,走到一片树林趴下卧倒等待敌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当时趴在地上,看着飕飕升起的信号弹,<span style="font-size:18px;">浑身发紧空气</span>似乎被凝结,屏住呼吸不敢出气生怕暴露目标,脑子里飞快的想着敌人来了该如何应对……紧张了一个晚上,敌人没来回家睡觉。次日去沙栆林干活的时候才醒过来梦来:昨晚不过是一场沙栆林军事演习!</p> <p class="ql-block">沙枣树下……夏天这里的蚊子小咬非常厉害,站到沙枣树下之前,你先要体验蚊子轰然飞起的场面就像机场的轰鸣声,它们走了你才敢过去,拍张照片的瞬间它们也不会放过你。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头面部,用纱巾包严实来抵挡蚊子袭击,但小咬就不好对付了,它可以穿过纱巾钻进你的耳朵,让你痛苦难耐五脊六兽,让你在这种感觉中等待它的死亡,除此一点办法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冬天寒风刺骨,独立的营房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冬孤零零的矗立,屋子里除了火炕上有点温度,其实就是一个天然冰箱。前面门窗玻璃上刻着漂亮的冰花,后面山墙镶嵌着厚厚的冰霜。</p><p class="ql-block">在寒风中劳作一天的孩子们,到了晚上,要在这样的营房里反省自己,狠斗灵魂深处一闪念,土炕的侧面都是我们冻僵的双脚磕出的深深坑迹,被相互休整过的灵魂呼吸着冰冷的空气进入梦乡,靠着土炕那一点点温度和内心对生的渴望,我们才不会被冻僵……</p> <p class="ql-block">后勤排……</p> <p class="ql-block">猪妈……</p> <p class="ql-block">羊爸……</p> <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份,当地一团王永贞姐弟等7人到连……</p> <p class="ql-block">初到时挖的五连大渠,两岸树也已成行……连里决定在1970年的春天破土动工,在这条大渠上建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属院与连队的枢纽桥和连部大礼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年,指导</span>员牛梦奎带领男生排的战士们,在苏秉信的技术指导下不知多少个夜的挑灯施工:(白天还要下大田忙翻地、掺沙子、播种、浇水灌溉等活计)终于在同年的五一前夕,桥建成了,故称“五一桥”。</p><p class="ql-block">大礼堂经过四季于1971年初竣工……</p> <p class="ql-block">苏秉信就是在大礼堂的施工中摔伤的……</p><p class="ql-block">豪爽、耿直、仗义、不懂偷懒的词都可以给他,但在连里他却经常莫名被批判……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脊骨受伤不能动,有人却说他无病呻吟……回到北京在积水潭医院他的颈椎、腰椎分别做了钢板支撑。一撑就是这么多年……兵团造成的骨伤带给他终身疼痛,人未衰却过早进入轮椅生涯……</p> <p class="ql-block">每年开春黄河水引灌之前,大渠都要这样清理加固渠堤,以免黄河水来势凶猛冲垮大堤……</p> <p class="ql-block">礼堂前的空旷之地修建了简单的运动设施,同时连里还成立排球队,篮球队,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p> <p class="ql-block">最初的出工路上……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劳动场上我们天天挑着这样一对筐,沉甸甸的沙子装满筐,从压得颤颤巍巍挪步到挑起来一路小跑,双肩不知挑破多少血泡,凝成多少老茧……</p> <p class="ql-block">五连的文艺班……</p><p class="ql-block">五连是农业连,在完成白日大田劳作之后,编节目、排节目、彩排都是在夜间完成,极少占用白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我们先后演出过:当年盛行的八个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的全场,《红灯记》一到七场;</p><p class="ql-block">话剧《艳阳天》、《成长》、《枫树湾》</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台既不是话剧也不是歌剧,有朗诵、合唱、独唱、道白、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收租院》……</p><p class="ql-block">陶雅清脆的嗓音一声高唱《收租院》的主打歌,拉开演出的序幕……台下便一片安宁……</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团里经常搞文艺汇演,好的节目就下到各连巡回演出,我们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则不能影响生产,所以演出都在晚上,</span>结束后大家乘坐军用卡车回连,一路欢声笑语<span style="font-size:18px;">唱着剧中的段子,讲</span>着演出中的小纰漏。不管夜有多晚多黑回到连里,炊事班总有战友备好热腾腾的片汤在等你……</p><p class="ql-block">这些节目在当年那寂寞枯燥,文化、娱乐极少又艰苦的环境中,是多么的珍贵,就像清泉在每个人的内心流淌……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大型的文艺演出,很多都有连队其他班战士的参加,这些剧目的成型也可以说是五连整体文艺演出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文艺班女生班正副班长</p> <p class="ql-block">刚刚竣工的大礼堂前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31日的晚上。元旦前夜,我们完成了自导自演的话剧枫树湾演出,大家沉浸在剧情中还没有出来,就接到命令,次日元旦要到团部去演出。</p><p class="ql-block">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那贫困荒漠的年代,我们凭着一股清流,一股热情,自力更生,集思广益,竟把国家级话剧搬到塞外沙漠中绽放,人物刻画,服装道具,音乐灯光还真做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那个年代也算是个奇迹啦。</p> <p class="ql-block">为了满足团部大舞台的幕布背景效果,在现有的基础上需要扩大近两倍的面积。不容分说,我和臧兰连夜修改制作枫树幕布。</p><p class="ql-block">年末的夜晚,天气阴沉,漆黑一片,北风呼呼作响。唯有连队会议室的灯依然亮着,浙江战友徐洪宝帮我们在火炉上烧盆热水,热气腾腾的水蒸气滋润着我们,支撑着我们完成作业。我一张张的刷报纸,她用染料直接挥笔作画,配合默契,通宵忙碌。忘记了困倦,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时间。当一幅硕大的枫树画幕出现在眼前,我们会意的笑了,眼泪也顺着脸庞流淌…</p><p class="ql-block">天亮了,新的一年来到了。凌晨,当我们推开房门,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外面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风不知啥时停了,大地,屋顶,树冠,都被白雪笼罩着,塞外的清晨静悄悄,当我们从喧闹的枫树湾农会剧情中来到这如痴如醉寂静无声的世界,犹如仙境传说,身临其境置身于这万籁寂静,美不胜收的画卷中。是惊叹,是激动,是喜悦,更是感动。站立许久,从连部到营房,有两个梳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孩儿,手拉手轻轻的踏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生怕惊动了它的宁静,破坏了它的唯美。回过头来,雪地上留下清晰的两串脚印,让眼前的一切更加深情动人,宁静确又鲜活。两颗颗炽热的红心和白雪一起融化,让青春的气息和无声的白雪世界浑然一体交合在大自然的天地。这一刻,这场景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五十年过去,每每回忆到这一瞬间都是感慨万千,不知如何赞美形容。只是苦于不会书画跃然于纸上,倒还好脑海深处却永久铭记,不曾忘怀。(何静)</p> <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23日,天津战友补充到连队……</p> <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份,北京第三批战友</p> <p class="ql-block">1970年国庆节,连队举行了庆祝活动。国徽是我做的,用食堂的双拼大锅盖做底托,地里的谷子做稻穗其他都是画完后粘贴在纸板上刻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麦收的场面……叫人头疼的是,一到麦收老天爷就捣乱,三天两头不是刮风就是下雨。我们每天三点半起床,摸着黑迷迷糊糊下地割麦子。在麦场上争先恐后抢着往前割,生怕自己落下,还要时不时起身唱首歌活跃气氛激励斗志……一个麦季下来把人们搞得焦头烂额,腰酸背痛屁股疼,回到营房炕都爬不上去,不少人在麦收中躺平。可是累也没办法,累也得干啊,内蒙古的夏天就是三岁孩的脸,说翻就翻,刚刚阳光灿烂瞬间倾盆大雨,麦子淋湿了,一年的口粮就全泡汤了。麦收就是和老天爷抢粮食,所以更加苦……</p> <p class="ql-block">麦场上……</p> <p class="ql-block">1971年三八妇女节的清楚一声军号响全体集合出发操场,每个班留下的女生迅速跑到事先安排好的对应男生班,抱走了他们的棉被……集合结束后男生排尖叫声起:被子怎么都不翼而飞啦?于是男生们挑起担子,到还处于冰冻的大渠边凿开冰面,将冰块一筐筐挑到女生宿舍门口 待她们烧水化冰洗衣服……</p><p class="ql-block">冰冷之春秋,河渠决口时女生也会跳进冰冷的水里,用自己的身躯充当泥土阻挡决口的扩大……</p><p class="ql-block">粮食困难时女生会节省主食悄悄放在男生宿舍的门口。</p><p class="ql-block">麦地里、沙丘中、小渠边、田地头:</p><p class="ql-block">到处留下炊事员送饭的身影;连队卫生员送医的身影;文艺宣传员颂歌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到处留下背着像小山一样的麦子、芦苇、红柳、苦豆子、苜蓿等柔弱的、强壮的战士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叹我们的青春:苦涩难忘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内蒙独有的西瓜品种:翠绿色厚厚的皮 红壤红籽爽口美味,只是现在绝迹了……</p> <p class="ql-block">1971年9月23日,上海战友补充到连队,也是最后一批……</p> <p class="ql-block">一对上海小夫妻……</p> <p class="ql-block">一对浙江的文艺伉俪,他们的爱情在这里生根发芽……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五连大约有20对戈壁情缘结为百年好合🙏🙏</p> <p class="ql-block">那时在连里阶段性会评五好战士,获得这个光荣称号的战士,连队会把样一封慰问信寄到你的家乡,居委会会敲锣打鼓送给你的家人……</p> <p class="ql-block">徐晓要走了,送她时在团部沙丘上留下永恒瞬间……</p> <p class="ql-block">1971年十班被调到被服厂……</p> <p class="ql-block">后期的劳动归来……</p>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中下旬一排、三排的战友参加三连西大滩大渠修筑工程,6月中旬结束,历时2个多月。</p><p class="ql-block">1972年11月全连出动参与沙金套海大渠的深挖工程,于12月底竣工回连。</p><p class="ql-block">1975年11月中旬,全连出动参与太阳庙西大滩巴盟西排干工程,于12月底结束回连。</p><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气昂昂在排干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居住的地方……以下照片来自网络排干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1976年1月30日,那天是除夕,从早上5点多开始,我们就来到工地上干活儿。大家齐心协力,只想尽快将活儿干完,没有人偷懒。累极了,也不敢停下,因为停下只会更冷。</p><p class="ql-block">一直到除夕之夜,我们仍然接着干。</p><p class="ql-block">夜间施工,天气更冷,整整一夜,一群机械的、麻木的、无助的知青们,在工地上无声无息地挖土,挑担,整修渠背……</p><p class="ql-block">寒夜中,又累又困,但谁也不敢睡,靠在渠背上全是冻土块堆成的斜坡上,躺几分钟,暂时歇一歇还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夜,就是谁真的睡着了也得把他(她)叫醒,否则会冻死,出人命。</p><p class="ql-block">一直到第二天,已经是正月初一了,人们依然在拖着沉重的、已走不动路的腿,机械地挖着,挑着,挪动着……</p><p class="ql-block">直到正月初一的中午,总算把活儿干完了,验收也合格了。万分疲惫,连话都懒得说一句的男女知青们,已经在这工地上挖土、挑筐,连续干了36个小时……</p><p class="ql-block">郭梦伟的相关文章对排干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72年排干后在团部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三师划归地方,改为巴盟农管局。原兵团各团、各连也改为农场、分场。</p><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现役军人全部撤离,管局和农场一级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换成了地方干部,印象中王国祥是那个阶段来到五连。</p> <p class="ql-block">1976年1月22日清晨,我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带着属于我的全部家当:一个喷着:"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黄色字样 的木箱,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不再是探亲,而是彻底的永远的离开这里!!!</p><p class="ql-block">一月份内蒙古的气温大约在零下二十几度,绝大部分战友都去挖排干了,留在连里的人很少,只有他与我同行,在团部共同登山军绿色的敞篷大卡车,直到火车站……卡车在寒风中颠簸行走了近两个多小时,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挂在脸上的口罩早已变成厚厚的冰坨……</p><p class="ql-block">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启动了,他变得越来越小,夺眶而出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感恩他为我付出的一切🙏🙏🙏🙏</p><p class="ql-block">再见朋友!永别了大阴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一支没有领章帽徽的军垦部队!从1969年4月16日开始,连队最多人数达到368人。现役军人6人、退伍军人11人、连部7人、炊事班14人、后勤排25人、21个战斗班,每班11人。</p><p class="ql-block">先后从连里调到其他地方有:电厂、矿连、被服厂、师部水泵厂。</p><p class="ql-block">送出去的工农兵学员16人。</p><p class="ql-block">1973年下半年,北京出台了下乡知青可以办理病退和困退返城政策。陆续开始有战友因这条路迈步走出这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张因病退而产生的,来自地方知青信访组的:入户通知单,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家长们的不懈努力,和</span>1975年下半年北京返城政策的继续放宽,大多数北京战士都依托这条路,获得“入户通知单”,完成了自己的复员手续……后保定、呼和哈特、天津,也紧跟北京出台相应政策,浙江最晚……到1979年4月最后留守的几个浙江天津战友,终于完成病退手续,至此完成全员复员!!</p><p class="ql-block">1969年4月——1979年4月整整1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返城后大家各自忙着补课、上学、找工作、找对象、结婚、娶妻、生子……20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战友间开始互动,回忆则成了常事!那段苦,那段难,没有人留恋,我们留恋的是自己的青葱岁月和在那里凝固一生的战友情怀,是那埋葬在戈壁阴山脚下一去永远没有的珍贵华年!!</p><p class="ql-block">岁月酿就的痕迹成为我们的精神故乡,想忘也不能忘,那年、那月、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感谢提供资料和数据的战友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