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海南省博物馆

张邦宁

<p class="ql-block">  旅行中,每到一个大的区域,我们往往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一来可以概括地了解该区域的状况,获得一些初步的感知; 二是对本区域的特色有个基本的知晓,以便更深一步去探访; 三是期待有意外的惊喜,展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p><p class="ql-block"> 来到海南省博物馆,其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是一幢规矩的三层大楼,在宏大、威严的省委大院斜对面。通过严格的防疫、安全检测,进入大厅。有十二个展厅,分门别类展示着不同的展品。给人印象较深的、也是有特色的有3号展厅海南黄花梨陈列、4号展厅海南沉香陈列、8号展厅海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还有海南历史陈列、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p><p class="ql-block"> 原来就知道海南黄花梨制品很珍贵,已经很稀少。看到人工种植的黄花梨树,树龄仅十几岁,成材要上百年,并且只有树中央的部分是制作的佳材。展品制作很精致、华美,我是个门外汉,仅仅是欣赏而已。看介绍: 原始热带雨林覆盖下的海南岛,遍布佳木,掩映其中的黄花梨,因木质坚韌,琼州人就地取材,广泛用于建造居所家具、农牧工具,形成独具特色的琼作花梨。这些寻常百姓家的独木器具,一木一器,既为生产与生活所需,也是源于生活之平民艺术,成为最具海南特色的文化符号。明清以降,花梨木又以温润、内敛、沉静的自然秉性,质朴、典雅的独特纹饰,加之难掩的香味色泽,成为高档家具的首选木材,与小叶紫檀一起被誉为“木中帝后”。由于文人的介入和推动,制作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明式黄花梨家具由实用品升华为至臻完美的艺术品,成为中国家具史上的巅峰之作,进而叩开宫廷之门,成为皇室、贵族、士大夫及文人家居之上品,开启了海南花梨时代,至今仍宝贵收藏。</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香中魁首"的海南沉香是海南又一有特色之物。在兴隆热带植物园游览时就见到了长在园内的土沉香树,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树种。木材带有香气,老干或树根部受创伤后分泌的树脂,经年长日久沉积而形褐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为珍贵的中药材一一沉香,沉香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上等香料。沉香因其成香过程艰难而漫长,稀缺而罕见,故位居“沉檀龙麝”之首。海南沉香,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背景,自古被奉为“万香之首”、“香中舍利"。是大自然赋予海南的天然瑰宝。“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其香品高雅、寓意玄妙,其品质沉静内敛,香而不俗、菁华厚重,深重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爱,是历代迁人墨客、才子佳人及市井百姓竞相咏叹的钟灵粹珍。展出的沉香精品,给人以久久的打动。</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及其广阔海域,其水域面积为我国之最。琼州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使海南岛孤悬海外。战国以前,地在荒服之外,为百越的骆越之地; 秦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 及至两汉,朝廷二度遣伏波将军南定,置珠崖、儋耳两郡,海南岛正式归入汉朝版图。三国时期,吴主复征朱崖,属吴之交州; 隋灭南朝,冼夫人率部归附,请置崖州,复为一统。唐朝建置益备,以崖州都督辖诸州县,海南岛自此称“琼",其中南部的振州(今三亚)管辖西南至大海千里。宋代,中土人士往来络绎不绝,舟船远航千里诸沙,万里石塘,大文豪苏东坡谪迁岛内,推动岛上文化发展; 入元,设海南道,更行南海天文测验,厘定海疆; 明清,置琼州府,人文蔚起,奇甸日新,已然琼台福地。于今,国际自贸岛,期待百尺竿头,更上一楼。</p><p class="ql-block"> 匆匆走马观花,已近正午,颇开眼界,大长见识,意犹未尽,更待下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