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信念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读雷殿生著《信念》有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我随意在书柜里拿出一本雷殿生撰写的《信念》翻阅,不料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打动,被他的坚强信念和惊人的毅力所折服。我先后读了两遍,依然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中国徒步第一人雷殿生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准备,十年的时间徒步81,000公里走遍全中国,遍访了56个民族聚集地。一个从东北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又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前后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壮举,他的答案就是“信念”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1963年,雷殿生出生在黑龙江呼兰河畔的一个小山村,可以说他的童年是苦涩的不幸的。出生后第三年遭遇‘文革“爆发,地处偏远腹地的东北农村也难逃“阶级斗争”。他的地主出身又注定成为被斗争的对象,当他尚处在依偎父母面前,期盼得到疼爱的年龄,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当爸爸带着批斗的高帽回到家中,竟无知地嚷嚷着要拿去玩,小小的雷殿生哪里知道爸爸的心在流泪啊!年幼无知的他过早地领略到"阶级斗争"的残酷无情。</p> <p class="ql-block"> 十六岁时,雷殿生含泪送走了先后离世的父母,离开了求学的课堂,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外出谋生之路。几年下来,他凭着穷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慢慢在经济上达到自立自足。转眼时间来到了1987年,一套纪念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的邮票钩起了他到大自然旅行探险的欲望,渴望到未知的世界闯荡一片天地。决心一定,他便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准备。漫长的十年期间,他从精神、物资、体力、知识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世界之大要想独自走遍中国谈何容易,野外行走最大的考验是体力的承受能力,既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未必经受起长期在外风吹雨打寒冬酷暑的折磨。为了提升载荷能力加大体力锻炼,他尝试肩背煤气罐和沙袋长途行走数小时。为了更多了解全国的天文地理知识,他克服知识的匮乏,如饥似渴到图书馆借阅大量有关方面的书籍,到大小书店浏览各类图书,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p><p class="ql-block"> 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准备,雷殿生终于迎来了1998年10月20日出发的日子。当天走下来,他脚上便冒出几个大血泡,疼痛难忍,咬着牙一步步坚持下来,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接下来他抵达山西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奔腾而下掀起层层水花气势壮观,他不停地拍照,竟被穿流的河水打湿脚下,顺势差点跌倒河里,幸好他用脚尖顶住一个冰窝,费尽全力才一点点爬上来。这是他在徒步第三个月遇到的首次险情,也预示着他的征程将不会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途中,雷殿生遭遇到了数次“九死一生”的考验,一次次都被他冷静地用智慧和勇敢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夜战群狼”就是他遇到最惊险的一次,在海拔4,700米无人区的夜里,二十几只野狼群包围他的帐篷,眼看逼到必死无疑的境地,这时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用尽一切可能的方法如燃放鞭炮,火烧衣服,用喷雾杀虫剂驱赶狼群,与群狼展开了殊死搏斗,面临死亡的来临他甚至给姐姐写下最后的遗嘱,经过数小时对峙,他终于逼走狼群逃过一劫。每次遇险,似乎一只无形的神手一次次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让他绝路逢生。虽然,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一生未必会遇到如此极端的险情,但他的这种顽强拼搏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时是否会像雷殿生一样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去面对去克服。</p><p class="ql-block"> 漫长的旅途中,雷殿生遇到了无数热心帮助和支持他的人,当他最困难无助的时候,好心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一瓶水,一袋方便面,都令他备受鼓舞和感激,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直到数年后他仍心怀感激之情,祈福他们健康平安。在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雷殿生也不忘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同样需要帮助的人。一天傍晚,当他走到湖北省阳新县的小山村被一男孩接到家中投宿时,当看到屋里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和一位卧床不起的外婆,他彻夜未眠联想到自己的童年遭遇,他从有限的路费中拿出400元替两个小妹妹交付了两年的学费,另外20元采购过端午节的食品,还给外婆留下一些常用药品来救济这个不幸的家庭。他不忍心这些孩子像他一样因为没有钱而过早地失学。</p> <p class="ql-block"> 在藏区的一所小学里,孩子们因缺少文具用品,坐在露天的院子里,用削尖的木棍蘸着碳灰在木板上写字,他拿出自己背包里仅有的几支笔和把一个新笔记本撕开发给他们,希望帮助这些贫穷孩子求学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1999年7月,当雷殿生行走到湖南岳阳的路上时降大雨,洞庭湖洪水泛滥,他不顾长期行走消耗的大量体力,主动参加到抗洪大军中,像一名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他的举动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抗洪军民,都称他为抗洪英雄。2000年1月,途径香港金紫荆广场,他看到“香港卫生署器官捐赠车”时,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填写了捐赠卡片,希望一旦自己遭遇不测,把全部器官捐献出来挽救他人。他也成为内地来香港的第一器官捐赠人,从而把内地人的一片爱心带给了香港同胞。为了让他的十年徒步更加有意义,雷殿生还把考察自然环境和宣传环保意识作为他徒步行走的重要内容。独自行走在西藏高原的途中,他领略了巍峨雄伟的高山和圣洁的珠穆拉玛峰。虽然地处高原山区,人烟稀少,但沿途还有不少垃圾随处可见,他就把垃圾收集起来等下山时一起带到山下,他希望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呼唤更多的人一起关注环保,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年时间短暂而漫长,雷殿生用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实现了他的梦想,脚踏实地用徒步方式完成了遍访全国56个民族集聚地,成为成功徒步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的第一人。他的行动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再次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持之以恒,坚定信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翻不过去的高山。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p> <p class="ql-block"> 十年征途,他牢记皖峰方丈说的一句话:走路也是一种修行。一路走来他不断净化心灵,用他的善行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关爱每一寸祖国的大好河山。朴实无华的雷殿生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许多感人事迹足以令世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引用雷殿生《信念》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生命好似一个追梦的过程,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令人向往,但波澜起伏,曲折坎坷的经历却使人生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意义,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 作於: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