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满族味的巍巍皇城

视界

<p class="ql-block">  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美誉的沈阳,至今仍完好保存昔日更具满族味的巍巍皇城,也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也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其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包括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庭院,其帐幄式建筑造型及其布局,是满族人从狩猎组织发展而来的清朝立国之本——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生动而具体的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p> <p class="ql-block">作为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的大政殿,以八角重檐攒尖式木结构的形式来体现满族特有的“帐殿”;其殿身正面红柱上的双龙盘柱,翘首扬爪,雄浑有力。殿檐下兽面、蜂窝等别致的木装修,则反映了藏传佛教的装饰手法。大政殿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十大王亭</p> <p class="ql-block">中路——为皇太极所建,其建筑体现出皇太极的“盛京大内宫阙”与乾隆皇帝所建的东巡行宫和谐并存的特点。中轴线上,有气势庄严的大清门、富丽堂皇的崇政殿、巍峨壮丽的凤凰楼、神秘古朴的清宁宫及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其建筑多为硬山殿顶五开间式,居高临下的高台寝宫与相对平地建造的金銮殿,形成了沈阳故宫特有的“宫高殿低”的现象,与明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建于高台基之上而后宫居住区建于平地的“殿高宫低”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清宁宫等后妃的寝宫,以口袋房、万字炕、落地烟囱以及索罗杆等外部特征,反映了满族传统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与宫廷建筑文化完美融合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 大清门</p> <p class="ql-block"> 宗政殿</p> <p class="ql-block"> 凤凰楼</p> <p class="ql-block"> 清宁宫</p> <p class="ql-block"> 中路全景</p> <p class="ql-block">中路两侧的东西二所是乾隆时期增建的皇帝行宫,包括供皇太后随帝东巡时接受朝贺的颐和殿,起居之所介祉宫,皇帝东巡时办理政务的迪光殿,兼作皇帝书房和寝宫的保极宫以及伴驾后妃使用的继思斋等。其清秀隽永的江南园林布局,精巧细致的装饰手法,雍容华贵的宫廷陈设,都体现出典型的汉族文化艺术和皇家园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飞龙阁</p> <p class="ql-block"> 翔凤阁</p> <p class="ql-block"> 日华楼</p> <p class="ql-block"> 霞綺楼</p> <p class="ql-block"> 师善斋</p> <p class="ql-block"> 协中斋</p> <p class="ql-block"> 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西路——建于公元1781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行宴会和赏戏的戏台、嘉荫堂以及收藏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等。整体风格自然典雅,与皇家园林异曲同工,是沈阳故宫中极富独特文化气息与休闲韵味的建筑单元组合。在1671年至1829年的15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以抒发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p> <p class="ql-block"> 戏台</p> <p class="ql-block"> 文溯阁</p> <p class="ql-block"> 嘉荫堂</p> <p class="ql-block"> 仰熙斋</p> <p class="ql-block"> 斯文门</p> <p class="ql-block">  故宫其他建筑:</p> <p class="ql-block"> 敬典阁</p> <p class="ql-block"> 左翊门</p> <p class="ql-block"> 碑亭</p> <p class="ql-block"> 日晷</p> <p class="ql-block"> 武功坊</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还有一比较独特的建筑区域,这就是作为供奉清帝祖先和祭祀之用的盛京太庙。其建筑屋顶全部为黄色琉璃瓦,与沈阳故宫其他建筑采用黄色琉璃瓦加绿色剪边以及蓝、绿、红、白等多种色彩并用的形式完全不同,体现出皇家祭祀建筑的特殊性。</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规模虽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恢宏的皇宫建筑,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故宫四周围以高大的红色宫墙、金瓦殿堂,光彩夺目。这也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具有浓郁多姿的满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俯瞰沈阳故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