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严隽圻1833478

2015年4月17日上午我坐190路换13路到提篮桥。下车后我走到位于长阳路147号的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提篮桥监狱南面的正门位于虹口区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北面的围墙紧邻昆明路,西侧是舟山路,东面靠近保定路。 提篮桥监狱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提篮桥监狱于1901年建造,1903年5月启用,后经改建、扩建到1935年定型;租界民国时期,许多革命先辈和志士仁人曾在监狱囚禁。 解放后提篮桥监狱基本保存原貌,仅添建了大礼堂(会见楼)等单体建筑。 1994年2月15日,提篮桥监狱被上海市政府定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1997年8月,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点”。 1999年8月,与邮电部门共同发行了“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执行日本战犯”的专题明信片(一套两张); 1999年12月29日上海监狱陈列馆正式开馆。是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将提篮桥监狱一幢6层高的十字监楼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 2003年12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156万字的《上海监狱志》; 2007年12月,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正式向国家文物部门申报提篮桥监狱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由国务院核定的1943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名列其中。这是全国监狱系统几百座监狱中,唯一一座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司法实体。 2014年提篮桥监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因为抗战胜利后这里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 1946年1至9月间,共有日本战犯47人在狱中受到审判,5人在狱中执行绞刑。1947年8月至1948年9月,先后有14名日本战犯枪决于监狱刑场。 解放后提篮桥监狱是上海地区关押犯人最多、历史最长和规模最大的监狱,还是新中国首批四个对外开放的监狱之一。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坚固精良,规模宏大。 提篮桥监狱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司法功能,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上海监狱系统还十分注意监狱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先后修复了租界时期的“绞刑房”,修建了“王孝和烈士就义处”(系上海市虹口区革命纪念地),同时整修房舍,修旧如故,尽力恢复历史原貌。 参观结束我就前往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br>严隽圻2015年4月17日写于上海闵行美邻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