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到开学季,幼儿园里哭成一片,一些家长刚走,孩子便开始哭闹不止,嘴里大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孩子和家长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中,这是一种家长和孩子共有的——分离焦虑。</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是正常的,这利于他们情感的宣泄。只要坚持送园,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五天,孩子就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我们科学认知,理性对待。</p> <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p><p class="ql-block"> 所谓入园分离焦虑,就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次入园分离焦虑。孩子在入园一个月内,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与家人暂时性分离,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很容易情绪波动,产生哭闹、生病、缺席等现象,有的孩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摆脱这种心境。我们应该正视焦虑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以正面的引导、控制,为孩子未来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二、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入园分离焦虑时候的表现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1)大哭大闹型</p><p class="ql-block"> 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在楼道里大哭大喊,走到幼儿园的大门口,都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2)特殊嗜好型</p><p class="ql-block"> 经常拿着从家里带着的小被子、小毯子,还有妈妈的衣服。刚刚改掉吃手的习惯又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3)执拗倔强型</p><p class="ql-block"> 在家长走了之后,趁着机会往班级外面跑,抓住妈妈的大腿就是不松手,如果妈妈离开幼儿园了,会使劲踢打班级或者幼儿园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4)哭闹攻击型</p><p class="ql-block"> 不仅是大哭大闹,而且谁也不能靠近,如果靠近的话,甚至会打小朋友,打老师。</p><p class="ql-block"> (5)自我安慰型</p><p class="ql-block"> 总是追着老师问,妈妈是不是一会儿就来接我?不断地问老师。</p><p class="ql-block"> (6)观望期待型</p><p class="ql-block"> 趴在窗台边,或者是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总是朝外看,门口有谁经过,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妈妈来接他了。</p><p class="ql-block"> (7)郁郁寡欢型</p><p class="ql-block"> 这种孩子看起来特别让人心疼,什么也不说,也不爱吃东西,也不喝水,不离开座位,只是默默的流眼泪。老师和他交流也不搭理,仿佛听不见一样。</p><p class="ql-block"> (8)胆小依恋型</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认准了一位老师之后,总是跟着,老师走到哪里,他就一直跟到哪里,直到妈妈来接他。</p><p class="ql-block"> (9)无理取闹型</p><p class="ql-block"> 大喊大叫,故意的把玩具扔满地,把饭倒到桌子上。</p><p class="ql-block"> (10) 综合型</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的孩子是综合型的,既有这样的表现,也有那样的表现。回家之后宝宝们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有的宝宝会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哭,睡觉的时候会惊醒;会出现行为倒退,比如说已经不尿床了,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开始尿床了。原来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现在完全不做了;严重时有的宝宝在这个时期会生病,会有其他的不适。</p> <p class="ql-block">三、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三部曲”</p><p class="ql-block"> 入园焦虑,是孩子必经的阶段。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是正常的,这利于他们情感的宣泄。只要坚持送园,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五天,孩子就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说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只会让他陷入无助,更加抵触上幼儿园。因此,家长的回答很重要,对孩子影响深远。以下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三部曲,家长不妨和孩子反复吟唱:</p><p class="ql-block">第一曲:共鸣曲</p><p class="ql-block">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不要一味地告诉他幼儿园有多好玩,老师有多亲切……这些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不妨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妈妈知道上幼儿园不容易,妈妈不在你的身边,你感觉什么都不一样了,对不对?”</p><p class="ql-block"> 这样说是告诉孩子,妈妈是理解他的,我们也知道上幼儿园是多么的不容易。这可以让孩子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容易向爸爸妈妈吐露心声。等到知道了孩子的想法,我们才可以用更进一步的方式去解决孩子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二曲:接纳曲</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情绪稍微有些稳定时,家长可以趁热打铁,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p><p class="ql-block"> 不妨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环境你不熟悉,你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不喜欢睡在幼儿园的床上,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你只想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玩,这些妈妈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当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后,我们要让他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我们接纳孩子,孩子也接纳我们,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p><p class="ql-block">第三曲:鼓励曲</p><p class="ql-block"> 接纳完孩子的情绪后,我们要鼓励孩子并表达自己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不妨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你能做到坚持上幼儿园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真的很棒!再坚持一下,妈妈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说完这些话以后,孩子很可能会嚎啕大哭,我们不用担心,这不是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而是他压抑了太久,终于有人理解自己了,情绪此时可以充分进行发泄了。</p> <p class="ql-block">四、克服入园焦虑小妙招</p><p class="ql-block"> 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想要孩子顺利克服入园焦虑,尽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学习和生活,家长们不妨看看以下几点妙招:</p><p class="ql-block">(1)要“长期坚持”,不要“上上停停”</p><p class="ql-block"> 入园的第一周是孩子非常重要的适应期,一般来说,只要度过了这段时间,大部分孩子就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了。但有小部分家长,在孩子哭闹严重、不吃饭的情况下,出于心疼孩子,便想送入园几天、在家里休息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如此这般,孩子会调动全身智慧让这个意愿继续得逞。最终,孩子和家人在入园时,会陷入反复的紧张和哭闹中。</p><p class="ql-block">(2)要“分享快乐”,不要“负面引导”</p><p class="ql-block"> 不少家长会在接回孩子的路上会问:“今天有没有没哭?”“老师喜不喜欢你呀?”“其他小朋友欺负你了吗?”这样的“负面引导”会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不好联想。</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问让孩子联想到快乐的问题,比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了哪些好玩的游戏?”“你喜欢在幼儿园里做哪些事情?”这样的沟通,很自然地强化了孩子对幼儿园美好的回忆,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p><p class="ql-block">(3)要“保持平静”,不要“刨根问底”</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建议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p><p class="ql-block">其实,缓解入园焦虑,无论对孩子、父母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漫长且并不轻松的过程。作为家长,要提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且努力地帮助孩子去适应新的环境,那么孩子很快就会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幸福快乐、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科学认识分离焦虑,</p><p class="ql-block">让爱从这里启航!</p><p class="ql-block">兴庆区掌政第七幼儿园和家长携起手来,</p><p class="ql-block">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刘育灵</p><p class="ql-block"> 图片提供:网络</p><p class="ql-block"> 审核:保教室</p><p class="ql-block"> 签发:谢娟</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