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杂记》

沙漠之狐

<p class="ql-block">故乡,一个很温馨的字眼,一个熟悉的港湾,一片梦思的乐园。离开故乡六十七年,每每提到它就会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想起故乡的香榧,栗子,还有童年的玩伴和村边的黄檀溪。</p><p class="ql-block"> 泉畈,是浙江诸暨赵家镇的一个千年古村,走进泉畈映入眼帘的是保存完好、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古老民居群。沿着古朴老房子往前走,曲径通幽处,一院一树花,村里随眼望去即是美景。当日下起小雨,青墙黛瓦在烟雨迷蒙中别有一番韵致,墙上青苔厚重,爬山虎附壁缠绕。屋顶的飞檐翘角,精雕细琢。村民在青石板上洗衣淘米,还保留着最淳朴的生活方式。泉畈一带还隐藏着上千口古井,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古井密布如此,这些古井保留着最完整的井渠灌溉工程体系,还在发挥着作用确实是桔棒井灌工程的“活化石”,堪称奇观世界一绝。</p><p class="ql-block"> 泉上有畈,畈中有泉,泉畈村的村名由来,千百年来这里都居住着何氏宗族,泉畈何氏源于战国时期韩氏,韩修:为韩王之孙,韩非子之次子,当年秦国灭韩杀韩非,为免遭追杀而改名何庶为何氏始祖(有司马迁史记为证),故有何韩不通婚之说。</p><p class="ql-block">何庶三十四世孙,吴越节度使何茂为浙江何氏始祖。</p> <p class="ql-block">何氏始祖何庶</p> <p class="ql-block">珍藏于上海国立图书馆的诸阳何氏宗谱,修于唐初止于民国,历经八朝共修十四次,最后次修于1913年,后因军伐混战而停。此为2012年第十五次重修的诸阳檀溪何氏宗谱。</p> <p class="ql-block">何氏浙江始祖吴越节度使何茂。</p> <p class="ql-block">泉畈,吾之故乡,农历1947年十二月十四(公历48年1月24号)我出生于泉畈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上都以读书为官营生。</p><p class="ql-block">曾祖父:何春荣:字章和,号琴舫,册名品梅,清举人(嘉庆24年-光绪25年)。</p><p class="ql-block">祖父:何宝荃:字珪,号谱香。国学生:(就读于清京城国子监。为曾祖父57岁时取第六房夫人所生。)取枫桥举人陈凤锵季女为妻生四子三女。</p><p class="ql-block">大伯父:(1896年-1968年)何庆槐:字坒三。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北伐时服务于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麾下任团长。</p><p class="ql-block">二伯父:(1899年-1977年)何庆忠:字植三。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与董秋芳、许钦文等组织春光社,受鲁迅、郁达夫等指导。还致力于民间歌谣的搜集与研究,出版了诗集《农家的草紫》,周作人为之作序。他的论文《歌谣与新诗》深入探讨了歌谣与新诗的关系,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p><p class="ql-block">小叔幼年亡故。</p><p class="ql-block">(2019年与拙荆摄于泉畈村口)</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年久失修长期无人居住,现仅存的老家故居已破旧不堪。</p> <p class="ql-block">后门的竹园因长年无人管理也不成样子。</p> <p class="ql-block">老宅后门</p> <p class="ql-block">父亲:何庆安(字)乐三,生于清光绪廿九年,早年执教于家乡,上世纪廿十年代中期投笔从戍,经历北伐抗战后经商,以经营茶叶和一片药店营生,1952年因历史问题而入獄。(父亲年轻时)</p> <p class="ql-block">中年时期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赵媛(字)钰卿,宋太祖赵匡胤三十六世孙,邻村赵家村人,书香门第,外公清末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母亲早年曾是父亲的学生,婚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自父亲走后的1953年,母亲也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和家庭社会关系身受牵连,隔三差五被挨斗直至1955年离世,我因是家中老幺母亲总是抱着也就成了“陪斗”。两年间母亲因受尽了屈辱,于当年三月十五号半夜含冤投井身亡。</p> <p class="ql-block">当年母亲投井身亡,后门的井亦然还在井栏圈已不复。</p> <p class="ql-block">外公:赵君方:清末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p> <p class="ql-block">当年日本留学时和年轻时的外公</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外公家99间半老宅</p> <p class="ql-block">外公家老宅因无人居住而杂草丛生,顶头为水阁楼外的池塘,当年池中有各种鱼,现已干枯见底。</p> <p class="ql-block">客厅应建于水上而称之为水阁楼,现在下面的水已干枯。</p> <p class="ql-block">早年民国时期母亲就读的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家门口那古大照墙也在文革中毁于一旦。</p> <p class="ql-block">先前的泉畈横街。</p> <p class="ql-block">汪寿华故居,汪寿华原名何纪元,何今亮诸暨赵家镇泉畈人。</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大将何文庆故居。</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母亲刚去世那年四月,刚从部队(三野七兵团23军)转业的姐姐带着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镇江。随之过后六年由于姐姐机关的不断迁移和工作调动,也开始了我的频繁转学生涯,(家乡泉畈小学,镇江中山路小学,扬州工人子弟小学,南京响水桥小学四个月,无锡石塘湾秦巷孙巷小学,锡师附小,建湖县上刚小学,无锡新开河小学借读三个月,建湖县上冈镇冈南小,61年锡师附小)几年间转学无数,由于环境变化语言不通和教学质量上的差异,使我几年间“光荣地留了二年”。61年回锡继缩在亲戚家中,从此过上了单身独立的生活,也学会了担水煮饭烧菜等家务,学会了洗衣缝纫和针线活,也懂得了为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为今后的人身道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照片摄于镇江姐姐小哥中间为我,他俩已离世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1966年9月于无锡)</p> <p class="ql-block">我苏北插队时(1969年春节于无锡)</p> <p class="ql-block">我“八年抗战”回锡后(1978年十月于无锡)</p> <p class="ql-block">世界非遗,泉畈的古井桔槔灌溉已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的泉畈农村新貌,村民都住上了别墅。</p> <p class="ql-block">故乡美景</p> <p class="ql-block">老家黄檀溪上的檀岙五岳大桥。</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母亲河黄檀溪</p> <p class="ql-block">村道旁的鲜花姹紫嫣红。</p> <p class="ql-block">村道两边的十里樱桃园。</p> <p class="ql-block">樱桃树上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即将成熟的樱桃。</p> <p class="ql-block">树上的樱桃熟了果农正在采摘。</p> <p class="ql-block">香榧森林公园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公园内香榧栽培面积已达3万余亩,出产香榧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香榧集聚地。园内香榧栽培历史距今已有1500年,现拥有香榧古树群126个。其中百年以上香榧古树达28771株,特别西坑的香榧王,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千年活文物”。</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与同学游香榧子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森林公园里的香榧树,树龄大都百年以上,有的已是五六百年。</p> <p class="ql-block">已成熟待釆摘的香榧。</p> <p class="ql-block">2017年摄于香榧园。“香榧王”,树龄达1360多年,平均冠幅26米,树高18米相当于6层楼高,最宽处“胸围“9.26米,需7人才能合抱,它的巨枝像伞骨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树冠覆面积0.85亩可同时容纳100多人面纳凉单年产香榧1600余斤。</p> <p class="ql-block">刚采摘的香榧与成品的老何香榧。</p> <p class="ql-block">斯宅千柱屋,又名斯盛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的台门,位于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当地巨富斯元儒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千柱屋”砖木结构,气势恢宏,建筑面积占地6 9 0 0 多平方米,有屋1 1 8 间,弄3 2 条。内含1 0 个天井,屋柱盈千,故名“千柱屋”。这座巨宅的建造之精美之精湛,也是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苑。</p> <p class="ql-block">1945年底,张爱玲追随斯颂远从上海经杭州到诸暨,就是在斯宅的小洋房里过了农历新年,写下《异乡记》。</p> <p class="ql-block">西施古里景区位于诸暨市中心,景区内除了西施殿,还有中国历代名媛馆、范蠡祠、民俗馆、郑氏宗祠、等依浣纱江逶迤排开。</p> <p class="ql-block">诸暨浦阳江边的西施浣纱铜像。</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当年西施浣纱之处。</p> <p class="ql-block">美仑美奂的西施殿坐落在诸暨苎箩山麓,浣纱江畔。殿内耸立绝代佳人西施塑像,周围有-池、郑旦纪念亭、先贤阁等景点。门前的浣纱之江、浣纱石、西施亭、书圣王羲之的“浣纱”真迹、栈桥、曲廊令您留恋忘返。</p> <p class="ql-block">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时期越国苎萝村人(今浙江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9年与同学游诸暨五洩</p> <p class="ql-block">诸暨五泄风景区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当地人称瀑布为洩,一水折为五级,所以叫“五洩”。</p> <p class="ql-block">五洩紫藤长廊</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的五洩湖。</p> <p class="ql-block">五洩之瀑布</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的五洩瀑布震耳欲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爱春天,更爱故乡的春天,它把我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纯洁的世界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乡的美如诗如画,</span>我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