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七章,中篇)

Lancet430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七章 曲折年代(中篇)</font></b></h1> <div><br></div><div>军医大学开办后的前十六年,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上的其他医学院校(如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还是有那么一些“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她当时的办学定位造成的。<br><br><br><br>从接收国防医学院那年的那届学生开始,军医大学招收地方上的应届、适龄学生,其实只持续了三届。在此后的近十年里,第二军医大学就主要致力于军队在职医务干部的深造、回炉和再培养,几乎贯穿了整个1950年代。</div><div><br><br><br>当时全国刚刚解放不久,军队员额巨大,积累了一大批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革命意志坚定,但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缺乏正规训练的医务干部。再加上1950年以后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各地剿匪战斗的需要,于是,先把这批在职医务干部培养好,就成了军医大学建立之初的最重要使命。<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0年,在“上海军医大学”接受回炉深造的部队在职医务人员</font></h5><div><br></div> 首先是学制上的摸索和调整。从1949年1957年,第二军医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一直是四年制的,这里面,固然有战争年代“多快好省”培养人才的缘故;不过等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那么这样的学制、以及培养出的人才,就明显不能适应新时代建设强大的国防军的需要了。<br><br><br><br>1954年,当时的总后勤部卫生部长饶正锡,把来自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的顾问米尔库洛夫教授,派到了第二军医大学,在这里协助中国制定军医大学新的教学大纲、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饶正锡中将(1911-1998),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政委,1950年代担任总后卫生部长,主持军医大学学制和教纲改革。</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米尔库洛夫提出,可以直接沿用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的六年制专业培养模式——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例如中国军队套用苏军的军服军衔体系、国防军工体系、防空体系……军医教育的体制似乎也无需例外。<div><br><br><br>不过最后中国还是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米尔库洛夫在上海待了一年左右,与第二军医大学的专家们一起,细细筛了一下基洛夫医学院的教学大纲,中国的教授们提笔删除了很多苏军特色的、并不适合东方人、以及中国军队的内容和做法。</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现名:俄罗斯国防部基洛夫军事医学院)位于圣彼得堡,始建于1798年,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军事学院和全球知名的军事医学学府之一,1949年以来为解放军的军事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等提供了大量帮助。</font></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div>最后成型、并在1955年初由总后勤部颁布给各个军医大学实施的,是一个五年制的临床专业教学大纲;药学专业的则定为四年制。<br><br><br><br>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军医专业也在五年制、六年制之间数次摆动,最后还是稳定在了五年这个标准学制上。</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0年代前期的军医大学教员们</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到了1960年,全力培养军队在职人员的时代终于告一段落。此时,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开始长大成年。于是学校开始从社会上招收中学毕业生,高等院校的味道愈加浓厚了。<div><br><br><br>然而这批高中应届毕业生,仅仅才培养了两届,学校就摊上了史无前例的十年大运动。</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60年的临床教学,站立授课者为主治医师喻德洪,后来成了我国著名的肛肠外科专家。这样的教员被学员围绕的场景,总是让我想起临床实习的时候,我们围在喻德洪教授周围受教的时刻。</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应该说,在当时的中国,第二军医大学与社会上的其他高等院校所经历过的政治冲击,并没有什么不同,凡是人们熟知的那些“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接受再教育”、“向工农兵开门办学”这些事情,只要是在上海滩上各个高校上演过的,也都在军医大学里一一发生。<div><br><br><br>即便是屠开元这样的一级教授,也不能幸免于一次又一次的群众批斗,并放下了手术刀,乖乖地在科室里打扫卫生。</div><div><br><br><br>在学校层面,领导被打倒,校园里冒出互相对立的革命组织,整天斗个不休,也是日常状态。不过,因为军医大学的特殊性质,使得这里的有些事,搞得要比地方院校更出格。</div><div><br><br><br>首先是武斗。军医大学里向来存有军火弹药,于是两派革命群众就放起了枪来,还打死了好几个人,这件事在当时的上海闹得很大。<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60年代中期,医院领导与蔡用之(左三)、尉挺(左二)等多学科专家教授一同研讨科研攻关的场面。文革开始后,这样的场面不复存在。大专家们被关在病房楼里写交代材料,尉挺教授提着木头筐子,由荷枪实弹的战士押着去食堂打饭菜,带给被关押的其他教授们。</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其二就是军医大学里一群出身特殊的学生,他们不仅闹革命、斗专家,最后还居然把火烧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继而点燃了全国各大中院校的熊熊大火。第二军医大学学生搞出的动静之大,让当时的协和、北医、上医,乃至清华、北大都自叹不如。<div><br><div><br><br>这就不得不说到军医大学的这群身份特殊的群体——高干子弟了。古今中外的军事院校里,始终都是有一部分出身军队高层、政治权贵家庭的学员的,这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什么稀罕事,中国也不例外。</div><div><br><br><br>在建国以后,军队高干子弟在院校学习的,通常男孩子以学作战、指挥专业的居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将门虎子嘛。</div><div><br><br><br>而高级干部家的女孩子,在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往往都去学医从医——这几乎成了一个非常固定的现象。在我上大学的1990年代,这种现象依旧常见,只不过增加了一个新趋势——来自这些家庭里的男生也越来越多了。<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进入文革后,还是有少数科研工作得以继续进行,例如这些年开始为众人所知的“五二三”工程。第二军医大学作为该工程的主要单位,承担了关键的化学药开发任务,研制成功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时效最长的疟疾预防药物喹哌,今天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一线用药。</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在1950~1960年代,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的高干子女数量不少,例如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红,是五十年代的在校生。而折腾出更大动静的,则是六十年代在校学习的一批开国元勋后代。<br><br><br><br>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号召“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这一《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爆发。<div><br><br><br>“文革”爆发的头几个月里,全国主要高校都出现了批斗乱象。好在此时的部队、军事院校还算消停,没有出现大的混乱,但内部已是暗流涌动。<br><br><br><br>1966年8月,全国范围内的“红卫兵串联”开始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哈军工”,有个红卫兵组织“红色造反团”,其中的几位成员(也是高干子弟)来上海串联,与第二军医大学的学生接上了头。<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6年文革开始后,席卷全国的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了。身在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也并非生活在真空状态之中,自然不能幸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当时执掌解放军总后勤部(军医大学的直接上级)的邱会作,指令第二军医大学的党委严格控制校内学生的闹事和串联,这就引起了学生红卫兵的不满,并认为是有意“镇压”革命运动。<br><br><br><br>此间,在学校内部发生的几次派系争斗(现在看来都是各种荒唐)中,还出现了推搡扭打、流血受伤情况。而这些事情,也被革命小将们定论为“学校挑动群众斗群众”。<br><br><br><br>第二军医大的这些革命小将里,高干子弟为数不少,天不怕地不怕。其中身份比较耀眼、斗志比较高昂的,是一位女生,她的父亲,乃是当时中国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她们与哈军工的红卫兵一番深入交流,研判革命形势之后,就在9月13日这天坐上火车去了北京。<div><br><br></div> <div>这年的“十一”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百万红卫兵大游行,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这位女生此时虽然只是一名年轻的军医大学毕业生,却在大检阅开始之前,一个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br><br><br><br>据她本人的回忆,当她走上城头,李讷已在那里等候着她,并拉着她一起去见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一间很大的休息室里,他看见主席一个人坐在那里抽烟。她把第二军医大学不让学生们串联、以及她们“冲破阻力”来到北京的事说了一遍。主席听了说:“李讷,你就没有……的造反精神。”</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6年的国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检阅各地进京的红卫兵代表,这是时任法国驻华大使馆秘书的索兰·布朗德在10月1日早晨拍下的画面。</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完全就是罗生门了。<div><br><br><br>根据1966年担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将军的回忆,<br><i><font color="#167efb">“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二医大‘红纵’一派的头头向毛主席和林彪反映说:军队院校镇压群众,与地方做法不同,搞了许多条条框框,对群众限制太多。林彪就下令要全军文革立即发一个紧急指示,让军队院校‘文化大革命’完全按地方一样搞法。”</font></i><br><br><br><br>刘志坚将军回忆中提到的这个《紧急指示》,指的乃是这年10月5日、以中共中央名义下发的中央军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是中国十年文革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文件。</div><div><br><br><br>这个《紧急指示》,要求军队院校“必须把那些束缚群众运动的框框统统取消,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照十六条的规定办”。此后,中央加了批示,把它的适用范围大大扩展:<br><i><font color="#167efb">“中央认为,这个文件很重要,对于全国县以上大中学校都适用,同样应当立即向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原原本本的宣读,坚决贯彻执行。”</font></i><br><br><br><br>此文一出,中国现代历史上惨痛的、全国范围的“踢开党委闹革命”,自此全面爆发。军队乱了套,全国乱了套,社会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时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刘志坚中将,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到了“第二军医大学”学生进京告御状、导致《紧急指示》出台并引发国家全面混乱的经过。</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刘志坚将军本人,就是这份《紧急指示》的起草人之一。他所指的这个“二医大”,按照我们之前的叙述,是解放军内部对“第二军医大学”的称呼。<br><br><br><br>至于那个“红纵”,指的则是第二军医大学这批进京红卫兵,在10月5日《通知》发布当晚,所成立的一个组织“第二军医大学红色造反纵队”,简称“红纵”。<div><br><br><br>当事人本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则始终坚决否认这个“告御状”的说法。</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在1995年3月出版的《叶剑英传》,中央编写小组则进一步定论:<br><i><font color="#167efb">“他们经过精心策划,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由第二军医大学群众组织‘红色造反纵队’的一个头头向毛泽东、林彪告状,说军队镇压群众,与地方做法不同,搞了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太多等。林彪下令要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立即发一个紧急指示,让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按地方的做法搞”。</font></i></div><div><font color="#167efb"><i><br></i></font><br><br>文革初期赫赫有名的造反派领袖王力,更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直接点名:<br><i><font color="#167efb">“在天安门城楼上,有人向毛主席、林彪反映情况。据我了解,反映情况的是……,她是……的女儿,第二军医大学的学生。”</font></i></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中央文革小组的核心成员王力,是文革初期的风云人物,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指名道姓地叙述了第二军医大学学员进京找毛告状的事件。</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据林彪办公室秘书张云生回忆:那年,第二军医大学的一个红卫兵代表,拿着一件血衣,来见林彪、叶群告状。这件“血衣”,就是之前军医大学内部派别争斗中,诞生出来的一件“铁证”。<div><br><br><br>据这个回忆记载,这个红卫兵代表拿着“血衣”控诉军医大学领导“镇压”学生的时候,不但林彪在场聆听,还有几位老帅也在一旁,真是好大的面子。</div><div><br><br><br>第二军医大学学生的这次进京告状,如同蝴蝶扇动翅膀,所引发的中国全面混乱,以及带来的深重灾难,可能是这些高干子弟们所始料未及的。<br><br><br><br>1966年国庆告状、《紧急通知》下发后,这群学生并没有立刻回到上海,而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直接杀进了总后勤部大院。</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的邱会作,被称为林彪麾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是江西根据地的红小鬼,深受毛、周、林和老帅们的器重。文革初期,他被第二军医大学“红纵”的造反派们批斗,险些送命。</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从10月9日到11月17日,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天天处在“红纵”学生们车轮大战般的连续批判之中。11月17日,邱晕倒在会场上,总后将他送到301医院抢救。林彪叫叶剑英亲自出面,将邱会作送到军委西山战时指挥所保护了起来。<div><br><br><br>1967年1月,江青、张春桥让“红纵”大队人马再次从军医大学进京,把回到总后大院的邱会作关进了总后卫生部,接下来又是连续两天的公开批斗。<br><br><br><br>邱会作被这群学生娃打断了肋骨,多处肌肉撕裂,奄奄一息的他,趁看管的人不在,在地上检了个纸烟盒,用嘴咬着一个铅笔头,给毛、林、周写了一封求救信,由自己的警卫员送出,晚上12点送到毛家湾的林彪办公室。</div><div><br></div> 当夜,叶群带着林彪、陈伯达的亲笔信来到总后大院,从学生手里解救了邱会作。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叶群、陈伯达等多次接见、安抚“红纵”的造反派代表。周恩来总理甚至亲自领着邱会作回到总后工作,并在干部大会上力挺邱是“出色的后勤部长”,邱才算死里逃生。<div><br><br><br>学生们的闹腾算是告一段落,而军医大学的厄运,此刻才算是真正开始。</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未完待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