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的“合掌”与"隔景"

雁字回时文创

<p class="ql-block">大家一提到楹联的禁忌,首先想到的是声律失误或者对仗不工。其实这二者只是楹联在形式方面的禁忌;对于楹联的内涵来说,最明确的禁忌就是“隔”和“合掌”。如果把失律和失对比作联的外伤,那么,隔和合掌则相当于联的内伤。</p><p class="ql-block"> 先来说说这个“隔”。什么是“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跟我聊天时总共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说:今天的天气不错啊;接着第二句又说:我的电脑质量没问题。大家一听,就会觉得这两句话说得没头没脑,后一句跟前一句几乎没有任何逻辑衔接。听到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在心里想:你的电脑质量可能没有问题,但你的人脑质量一定有问题。其实对联也是一个道理,它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人连接说的两句话。如果我们把这两句对话当作一副上下联,抛开对仗因素不说,如果从内涵方面来看,那么第二句话所犯的毛病,就是“隔”。 </p> <p class="ql-block">初学对联写作,在选择相关的物、景、事、情、理方面,要遵守的原则是:相关不相等。把握不好尺度,就会出现两种错误:合掌和隔。请看下面的例子:</p><p class="ql-block"> 志效鲲鹏远;</p><p class="ql-block"> 情同燕子亲。</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平仄词性自不必说,下联说的是“爱情”,跟上联的“立志”几乎不搭边,各说各的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隔”。隔,是指对句所表达的意义和出句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关联性,甚至相差很远,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隔。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样的一个物,他有不同的侧面,我们要选择适合于出句意思的那个方面,来挖掘他的形象意义来表达。(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学形象是不可颠覆的,只能继承,如:雁—相思与乡思 蝉—高尚坚贞 松—硬骨铁汉 竹—劲节虚心 梧桐—愁忧 芭蕉—忠贞。) </p><p class="ql-block"> 鸟语春光好;</p><p class="ql-block"> 人勤财富多。</p><p class="ql-block"> 很显然“人勤财富多”这个对句所说的道理是不可颠覆的,但是,跟上联的景情有什么关系呢?缺乏关联,隔之远。造成意隔的因素很多,而根本原因是只注重了“对”而忽略了“联”,就出现了意隔的现象。隔到了极致,就成了无情对(果然一点不相干)。 隔景原是建筑用语,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也即是说,同一空间,同一景区的建筑物必须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产生美感。对联中的隔景自然是运用它的引申意思。也就是说,在对联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对联隔景,本质是对而不联。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所谓对联,不是说把对联上联逐字逐词对出来就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了。你所对的对联,或者你所写的对联,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构筑的意境,必须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这才是一副合格的对联。因此说,隔景是初学者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p><p class="ql-block"> 雨润飞红春色好;</p><p class="ql-block"> 霜白落叶月光寒。</p><p class="ql-block"> 请看这幅对联,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意境非常不协调。上下联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构筑什么意境。再比如这个例子:</p><p class="ql-block"> 案上墨香诗隽;</p><p class="ql-block"> 阵前马吼戈红。</p><p class="ql-block">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应为隔景。隔意,句意相隔,是由隔景衍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隔景必然隔意。对联是要构筑意境或表达哲理的。景和情,意密不可分。上下联之间如果没有有机的联系,或者不是对立的统一,那就必然隔意。</p> <p class="ql-block">那么是否所描写的景物不在同一时间,空间,就必然隔景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判断是否隔景或隔意,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例如:春种一颗粟;秋收万斗粮。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景隔意?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再如名联:</p><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p><p class="ql-block"> 梅花香自苦寒来。</p><p class="ql-block">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景隔意吗?想必你也可以告诉我们,这幅对联的含义吧?不经过磨难不经过历练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不隔景也不隔意。再如自题联:</p><p class="ql-block"> 夏居月下听鸣竹;</p><p class="ql-block"> 秋伫篱前数落花。</p><p class="ql-block">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如果这幅对联单独拿出来,不从具体的环境中分析,很可能会得出隔景的观点。现在大家就明白了,所谓“隔”,也就是上下联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p> <p class="ql-block">现在请大家进一步地理解一下对联的涵意!所谓“对联”,就既包括“对”,又包括“联”, 如网友对联:</p><p class="ql-block">出句:踏轻舟,漾碧波,摇碎半江月色 【沙漠玫瑰】 </p><p class="ql-block">对句:建高铁,逐锋速,惨绝一处人寰 【巡弋】 </p><p class="ql-block"> 先撇开词性和平仄不说。所谓对联对联,既要对又要联的,也就说上下联是一句完整的话、一个整体、是一副完整的画面。或转折、或顺承。你不能上下句各说各话的。比如:上联是婚庆的,下联你来个吊唁吧?再比如人家上联是庆寿的,你下联给人家娶媳妇吧?回头再看这幅联,上联是啥?踏着一叶轻舟,荡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一弯新月被摇碎了,是多么美的一个夜景呢。你的下联呢 咋就变味了呢?所以,属于隔景。这是一个典型的景隔了的对联。朋友修改了,但是还是没有修改好。大家看看:</p><p class="ql-block">出句:踏轻舟,漾碧波,摇碎半江月色;</p><p class="ql-block">对句:循陋巷,迷津渡,游吟一畔雨帘。</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是啥?谁知道?(也是景隔了 上联 月色融融 下联咋下雨了?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犯的毛病,一定要注意:对,指的是词性、声律等形式上的对称,而这个“联”,指的就是上下联之间的“关联性”。 这时,如果我再给“隔”下定义,大家就很好理解了:“对”而不“联”,谓之“隔”。大家现在回顾一下自己对过的联;是不是经常“对”而不“联”呢?是不是经常出现“隔”的毛病呢?</p><p class="ql-block">要想在实际对句中有效地避免“隔”的毛病,我认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首先要树立这样两个意识。</p><p class="ql-block">一、对联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正常人说出来的话。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许多人一味注重对联的外在形式,而恰恰忽视了对联的这个本质,以至于舍本逐末。其实,对联首先是正常人说出来的话,只不过是用楹联的特定形式包装了而已。既然是正常人说出来的话,那么就必须首先注意到说话的合理性和连贯性,然后才谈得上其它。 </p><p class="ql-block">二、上下联,应该是一个人连续说出来的两句话。 </p><p class="ql-block"> 大家刚刚开始学联时,都没有先接触成联,而是从应对开始,久而久之,就进入了误区,潜意识里,把对句当作是对出句者作出的一种机械反应了。你上联说春,我就对你个夏;你上联说东,我就对你个北。不是一个人说了两句话,而是两个人在顶牛抬杠。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联本身起源于律诗,是律诗中相互对仗的一组句子。后来,才逐步从诗中分离出来,独立而成一种文体。后来,句式从最初的五言和七言发展到现在的句式多样化,就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联。</p><p class="ql-block">从楹联诞生起,上下联就原本是一个人发出的两句话。后来虽然出现一人出句,另一人对句的形式,但本质并没有改变,虽然是另一个人对句,其要求还是要让对句者站在出句者的立场上来”续话”,而不是另起炉灶、分庭抗礼。如果你具备了这两个意识,那么在对句之前你首先让自己站在出句者的立场上去构思,许许多多的关联性问题都会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现在,你再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以前那些不关联的对句,你便会发现,它们从单句来看也许无懈可击,但跟上联合起来一读,便有一种“语无伦次”之感。最后再强调一次,树立这两个意识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判断上下联关联性的前提和基础。今后讲到合掌、立意的关联、场景的协调、语气的承接等等方面,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来分析几个对联:</p><p class="ql-block"> 春播千粒种;</p><p class="ql-block"> 秋获万斤粮。 </p><p class="ql-block">有朋友可能会说:你说不能时间隔了,那么这个联呢?怎么会是一个春天 一个秋天呢? 大家看。这个对联上下是两个不同的季节、时间的场面,如果按照隔景这种说法,是不是隔景了?可他们仍然是一副对联,上下联是紧密的因果关系,是符合《通则》规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苟利国家生死以;</p><p class="ql-block"> 岂因祸福避趋之。</p><p class="ql-block"> 这是林则徐自提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国家”,下联是“祸福”,说的两种不同的东西,名词大类属都不同,风马牛不相及。这算隔景吗?当然不算,因为上下联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表明作者自己对国家和个人祸福的人生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再分析一副对联: </p><p class="ql-block"> 出句:往日寒窗磨利剑【默雷】 </p><p class="ql-block"> 对句:今期甲榜灿魁星【九马奔腾】 </p><p class="ql-block"> 这个联不管词性,还是声律都很不错的。且上下联关联得当,用词也很得当。再看这个联: </p><p class="ql-block"> 出句:往日寒窗磨利剑【默雷】 </p><p class="ql-block"> 对句:今晨红日洒霞光 </p><p class="ql-block">大家说说这个联如何?上联言外之意是往日寒窗苦读吧?下联呢?咋就变成了红日洒霞光了呢?也是典型的景隔了。还有这个联: </p><p class="ql-block"> 出句:往日寒窗磨利剑【默雷】 </p><p class="ql-block"> 对句:今宵冷月对愁人 </p><p class="ql-block">人家上联说啥?寒窗苦读呢,下联他来了个冷月对愁人,难不成是因为苦读才会发愁吗?景隔了,意境不符,属于上下联不关联。</p><p class="ql-block"> 出句:梦里繁花空几许【墨觞】 </p><p class="ql-block"> 对句:枝头翠鸟闹三春。</p><p class="ql-block">这个联大家看 梦里繁花是真的花吗?不是吧,是借代吧?指的啥?美人、美景、美事吧?成空了,梦里呢?能不成空吗?下联给对了个翠鸟叫,闹三春 呵呵 说难听点:牛头不对马嘴。</p> <p class="ql-block">  “隔”和“合掌”,是楹联在内涵方面的两大禁忌。上面讲了“隔”,现在就讲讲“合掌”。 上面讲过的两句话:</p><p class="ql-block">一、对联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正常人说出来的话。</p><p class="ql-block">二、上下联,应该是一个人连续说出来的两句话。</p><p class="ql-block"> 所谓合掌,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判断一个对联合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一、所用词语相似、所写事物相同; </p><p class="ql-block">二、上下联意思相同,意象空间重叠。例:长空展翅,广宇翔云。</p><p class="ql-block">请看下面的例子:</p><p class="ql-block"> 志效鲲鹏远;</p><p class="ql-block"> 心追鹰隼高。</p><p class="ql-block"> 上下联的平仄、节奏、词性没问题,很显然“志”和“心”、“鲲鹏”和“鹰隼”、“远”和“高”意义相似,因此上下联语所表达的意境相同,两句等于一句的作用。所谓的合掌,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句意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只手。合掌是撰写楹联的一大忌。对偶修辞的本意是通过上下联句对举,拓展语言的表现力及内涵容量。但合掌的联句却字多意寡,上下联对应位置中语意重复,既非相互对立,又非互为补充,造成了词语的浪费,且徒增累赘,故应避忌之。回头我们来审视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生意兴隆通四海;</p><p class="ql-block"> 财源茂盛达三江。</p><p class="ql-block"> 这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很受商界欢迎。但不难发现,“生意”和“财源”、“茂盛”和“兴隆”“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许多实用场合如店铺婚庆等,人们喜欢祈福纳祥也就没人去责怪他的合掌了,但在文艺联中我们一定避免。《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希望有助于鉴别合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其一: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p><p class="ql-block">其二: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p><p class="ql-block"> 合掌和隔的现象是在选物、景、事、情、理方面走了两个极端,合掌是太近了变成一条腿走路;隔是太远了,变成两条腿朝不同方向走路,都是违背了“相关不相等”的原则。取景相融,景由物造,选物的原则是要符合时间和空间的相容性,做到符合生活逻辑,不可想当然。</p><p class="ql-block"> 春晴莺上下,风好柳东西。[村夫] </p><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的春日岸边,一群黄莺沐浴在阳光里,上下翻飞;微风拂来,柳丝摆动,这种场景通过“春”和“风”、“莺”和“柳”两组物的关联,“晴”和“好”、“上下”和“东西”的词语搭配造成时空和谐与画面美感令人陶醉其中而心旷神怡。如果下联写成:</p><p class="ql-block">1、风烈柳飘飞2风好水回旋3花好蝶徘徊。等句,有什么不同?(1取景矛盾2“回旋”取景失联3第二关联性还可以) </p><p class="ql-block">再看对例:</p><p class="ql-block"> 一树枫燃火;满篱菊炼金。[村夫] </p><p class="ql-block"> 联语写深秋枫红菊黄之景,时间关联,色彩关联,(“燃火”与“炼金”)语义关联都紧密。如果下联写成:</p><p class="ql-block">1、三山桃落霞2、满轮月撒银3千弦蝉拨琴等句,有什么不同?(1异时景隔2昼夜景隔3异时异类景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上面我们讲到联语中的景都是实写眼前景,就是具体描绘画面。如果拍照,可以一次进入镜头。在许多联语中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虚写。所写景物是为抒情服务,叫借景抒情。所借之景时空或有跨度,但是符合逻辑,不属于景隔。如:</p><p class="ql-block">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p><p class="ql-block">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p><p class="ql-block"> 这是清代彭元瑞自题联。旧时乡试在二月,会试在八月,“金榜题名”乃旧时文人的学习目的,故有二、八月最动人之说。所以杏花桂花并非实景,借以抒情,因此并不矛盾。如果写成“启牖三秋丹桂馥,盈眸二月杏花红。”一联,怕是大家也不同意了。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流水对中承接关系,表示事物发展变换的一个过程,此种情况,不为景隔。例如:</p><p class="ql-block"> 柳叶春名片;荷花夏配章。[村夫] </p><p class="ql-block"> 需要指出的是,一副楹联是不是“合掌”,主要看上下联意思是不是重复、雷同,而不能只看某一个词。既然楹联首先是一个正常人连续说出来的两句话,那么我们不妨还是从日常生活语言入手,来认识合掌。 举这样一个例子:</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连续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今天天气真晴朗;第二句是:我的电脑没有问题。 我们说,这两句话毫无关联,犯了“隔”的毛病。那假如我第二句这样说呢?此日人们很高兴。这次肯定是不“隔”了——天气好,人们的心情就好,是很顺理成章的两句话。但是,今天跟此日,明明是一个意思,上下句连续说到两个“今天”,是不是显得你说话太啰唆了呢?如果以对联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今天”和“此日”,就是一种明显合掌的突出表现。类似这样的连续两句话语汇重复,在一般的日常用语中当然不是太大的毛病,顶多给人感觉你说话不够简练。但以对联的眼光来看,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失败。这是因为,对联讲究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表述尽可能多的内涵,其语言表述空间本来就非常狭小,甚至恨不得每个字都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如果再把有限的空间浪费在重复的语汇上,岂非“三石一鸟”之举? 那么这句话怎么接才好呢?如果是直接把此日去掉,从对仗角度来看结构又不完整了。这时就有许多人开始慨叹,隔也不行,合掌也不行,对联的限制太多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对联本来就是一种在夹缝中求拓展的艺术。不过,只要你稍微开阔一下思路,变换一个角度,还是可以拓开一条路。比如你可以改成这样:街上人们很高兴;枝头小鸟很欢乐;野外花儿很鲜艳。郑重声明:以上仅仅是从关联的角度来举例,并没有考虑声律等其它方面,万不可作任何断章取义的理解,更不可因为死钻牛角尖而忽视了要义。</p><p class="ql-block">上面讲到的合掌,只是一种很明显的合掌,我们姑且称之为“明显合掌”。许多人对合掌的认识,其实都只是刚刚触及到“明显合掌”这个很肤浅的层面上。如果以此而自认为了解到了合掌的全部,则无异于管中窥豹。事实上,更多的合掌现象并非如此“证据确凿”、一目了然。否则,在楹联的评判中怎会对合掌问题常常有无休无止的争议?又怎会出现“合掌之嫌”这样一说?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合掌之嫌”,看看联句究竟是如何沾上这样的“嫌疑”之名的。冤有头债有主,再复杂的问题,只要揭开了它的面纱就能说得清楚。我们不妨还是把笼罩在楹联头上的那一层面纱揭去,把它当作一句大白话来解读解读。第一句还是那句话:今天天气真晴朗!这次考虑到了“隔”和“明显合掌”等等问题,第二句换个说法:空中没有一滴雨!(暂不考虑对仗)这次,两句话中是不是没有任何相同涵意的词汇了?大家看看,这次合掌不合掌?相同意涵的词汇是没有了,但仍然是一种合掌。前面既然已经说了天气晴朗,还用再强调没有下雨吗?你虽然没有使用任何相同的词汇,但你这一句话整个等于是废话,这简直比局部的明显合掌还要可恨得多。</p><p class="ql-block">对联首先是正常人说出来的话;是一个人连续说出的两句话;对句要站在出句者的角度上构思——试想,如果你是个正常人,你愿意这样说废话吗?但往往是平时很明显的道理,一用联的形式来表现就糊涂了。当然,这个例子中的合掌还是很明显的,几乎还扯不到“嫌”字,合掌者还可能更加“隐讳”和“含蓄”。比如: 空中云彩很稀少。或者说:门外阳光很明媚。等等。无论怎么变化,说来说去,表达的中心思想还是没有脱出“天气晴朗”这个范围。对于第一句来说,这样的接话,无疑还是废话一句。既然是废话,说它还有什么意义? 如此看来,在评联时“老夫子”给你来一句文绉绉的“此联有合掌之嫌”,应当算是相当给你留面子的了,如果说的不客气,你这就是:变着法儿说废话。</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举例,还是未能真正触及到最难判断的合掌,其实在平时还有许多隐蔽性和伪装性更强的合掌联,以后遇到咱们再具体分析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文章来自朋友博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