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豫见美好

无忧

<p>  九月八日,朋友一行六人开启河南全景游。翌日晨,抵达郑州火车站西广场。</p> <p class="ql-block">  正宗的散拼团,等待多时,来自全国各地五十一位游客才聚齐。 导游是位快乐的河南妹子。依大巴车牌尾号称为3238团,我们六人被称为二号家庭。</p> <p class="ql-block">  经1.5小时车程赴登封,来到名闻遐迩的少林寺。因地处少室山茂林之中,故名。</p><p class="ql-block"> 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属伏牛山系。主峰峻极峰在太室山,最高峰连天峰在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位于泰山和华山中间,故被称作五岳中的中岳。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风景名胜区。遗憾此次团游没有包含登山游程。</p> <p class="ql-block">  寺院外分布不少武术学校,演武场上操练忙。</p> <p class="ql-block">  演武台定时有武术功夫表演。观等候上场少年武僧,全身黝黑的肌肤格外显眼。</p> <p class="ql-block">  十八般兵器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更有二指禅、枪挑咽喉、铁头功等硬气功绝技令人瞠目结舌。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甲天下真是名至实归。</p> <p class="ql-block">  最匪夷所思的是飞针穿玻璃,僧人一米开外发力将钢针甩出,穿透玻璃刺破后面的气球。如果不是我事先检查玻璃的真伪,事后察看玻璃上新击穿的小孔,真不敢相信是真的!这徒手甩出的钢针相当于枪械射出的子弹呵!</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助印度僧人跋跎在此传教。后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这里首传禅宗,随后禅宗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系,故被称为禅宗祖庭。</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万事起头难,达摩在中国弘扬大乘佛教时,正值南北朝分裂时代,民心凋敝,佛教宗派纷争繁多。达摩传教过程历尽磨难,克服种种艰辛,终成正果。留下“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等不少感人故事。这里的达摩洞、初祖庵都留有他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自达摩后,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兴,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传承弘扬,终花开五叶,禅宗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故后人尊达摩为初祖。</p> <p class="ql-block">  隋末唐初,少林僧人因助唐有功,受唐太宗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自此少林功夫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p><p class="ql-block"> 寺院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如:《唐太宗踢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等。</p> <p class="ql-block">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上世纪当红电影《少林寺》就是以此为题材而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郑绪岚的牧羊曲让我们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  和大多寺庙一样,少林寺也历经兴衰。北魏、隋、唐、宋、清朝时崇佛,寺庙兴盛发展,蔚为大观。少林寺曾拥有众多僧人和寺产。毁坏严重时期有北周武帝灭佛,民国初期又屡遭战火之灾,文革期间僧人被还俗,佛像被毁,寺产被侵。</p><p class="ql-block"> 现在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六祖堂、钟鼓楼、达摩亭、千佛殿、方丈室等。方丈室是方丈起居理事场所。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留下“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出寺西行约300米,是少林寺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称作塔林。230多座墓塔式样繁多、造型各异。塔身多有精美线刻和浮雕,塔铭记载着逝者的生平和成就。是研究佛学传承、古代砖石建筑、雕刻艺术的宝库。有年代可考最早的是唐代法玩禅师的墓塔,建于791年(贞元7年),最新的是现主持释永信的师傅的。少林寺塔林、常住院、初祖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少林寺后,下午4:00达洛阳市洛龙区伊水之滨的龙门石窟。据景区安排,游客跃过了这个“龙门”,就不返程了。依次参观是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园。</p> <p class="ql-block">  北魏孝文帝迁都于洛阳(公元493年),始为皇家贵族发愿造像而开凿佛龛。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南北长1公里,2300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蔚为大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状如蜂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石窟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先游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和宾阳南洞三窟组成。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是皇家为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功绩而建。前后营造时间24年,用工80余万。后人曾书曰:当时锤凿斫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p> <p class="ql-block">  过积善洞,来到摩崖三佛龛。这里表现的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世佛的题材。共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所立,后武周政权结束,该窟中辍,故造像中有的仅为毛坯。景区有解说器可租用,可一边观瞻一边听取祥细讲解。</p> <p class="ql-block">  都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4、5月份在龙门石窟景区也是最佳观赏地。我们来得显然不是时候。在西山路上发现一块牡丹石,却是意外惊喜。此石又名洛阳牡丹玉,通体墨绿却嵌上星星点点白色、青色的牡丹花。花形逼真,花姿百态,清晰淡雅,自然形成,颇具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  万佛洞有专业人员在维护。</p> <p class="ql-block">  大卢舍那像龛开凿于唐高宗时期,天后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这一浩大工程。主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遍照。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誉为世界最美雕像。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秀目微视下方,似含笑意,令人敬而不畏。都说有武则天神韵。</p> <p class="ql-block">  大卢舍那佛龛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摩崖群雕,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及周边极富情态质感的诸佛群像,表现了佛教世界的祥和意境。代表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保存了不少历代碑刻艺术精品。如魏碑体“龙门二十品”,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p><p class="ql-block"> 古阳洞是这里开凿最早,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洞窟 。其中魏碑精品题刻十九则,加上慈香阁题刻一则,合称“龙门二十品”,上承汉隶之遗韵,下启唐楷之新风,是书法艺术中的奇葩,后人多以此为楷模。相传1973年周总理来此考察,因凑不齐500元钱购龙门二十品拓片抱憾离去。景区打算赠送,同行人员提议回去后寄钱过来,总理均予谢绝。伟人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哈哈, 都说佛门祥和,众生平等,但菩萨殿里也分三、六、九等。你看这小菩萨就被踩在力士脚下。</p> <p class="ql-block">  香山寺的建置时间在公元690—700年之间。武则天称帝时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曾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诗人晚年在香山寺度过,自号香山居士。死后埋葬在离此500米的地方,被称为白园。虽然近在咫尺,团队游身不由己,这二处人文景点均未涉足,仅留下远眺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停留了仅1.5个小时,大巴车就载着我们赶赴焦作市。我们与十三朝古都洛阳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上午,例行公事的洗脑购物,经受智力、体力、心理的三重煎熬,游客们都一脸倦容。下午1时半,终于来到焦作修武的红石峡。不禁眼睛一亮,仿佛又到了曾惊艳的“云龙地缝”。红石峡谷是260万年间,地表水沿紫红色石英砂岩中两组裂隙下切形成的山谷,长1500米,宽数米至数十米,深60余米。峡谷内红岩碧水,四季如春,故称为温盘峪。</p> <p class="ql-block">  砂岩中的铁质氧化而导致岩石变红。我国丹霞地貌多见于南方,北方有这样大片的丹崖地貌较为罕见。</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34亿年太古宙岩石样品——锆石的釆集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对河南境内最古老岩石的测定,对地球古陆分布与演化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属云台山景区,位于子房湖之南。它集泉瀑溪潭涧于一谷,融雄险奇幽美于一体,被誉为“自然山水精品画廊”。</p> <p class="ql-block">  观黄龙潭奇石。</p> <p class="ql-block">  探峡谷之清幽。</p> <p class="ql-block">  崔巍对峙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谷里分布有,首龙潭、黑龙洞、黄龙瀑、龟背石、玉面大佛、天女散花…诸多景点,令人流连忘返。1.5小时游程很快就用完了。</p> <p class="ql-block">  览湖山美景,心旷神怡。情之所至,大姐们即兴起舞。</p><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尽端是由大坝堵截而成的子房湖,湖岸有张良山。传说汉相张良曾在此隐居,山、湖皆因此而名。</p> <p class="ql-block">  离开红石峡,马不停蹄赶赴晋城陵川云台山另一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小寨沟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英雄刘武周和唐太宗李世民安营扎寨之地。沟长2000米,高山对耸,夹持峡谷,谷底巨石叠叠,溪流涓涓;</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武林高手表演陈氏太极功夫。</p> <p class="ql-block">  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被誉为潭瀑川。沟内冬温夏凉,四季宜人。</p> <p class="ql-block">  有名的丫瀑潭水碧绿如翡翠,四周大片开阔地供来客游憩。</p> <p class="ql-block">  小寨沟分别有潭瀑峡、泉瀑峡、猕猴谷三大景区,细细游玩要化不少时间。区区一个多小时只在潭瀑峡走马观花。匆匆的我走了,正如我匆匆的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 在景区老山门邂逅云台山地质博物馆。云台山景区也是全球首批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  9月11日晨,再游云台山。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因为其主峰——茱萸峰孤峦秀矗,状如一只倒扣的锅。换乘景交车沿十八盘山路,云腾山浮,观峰览洞,恍作仙游。</p> <p class="ql-block">  在山腰下车开始爬山,登高伊始就遇见久违的“唐兄”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扑素的思乡怀亲之情,十七岁的少年诗作,至今都引起天下游子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山高路陡,须攀1667个台阶。虽柔弱之躯也不甘人后。</p> <p class="ql-block">  玄帝开怀迎客来。</p> <p class="ql-block">  上午8:51登顶,海拔1297.6米。</p> <p class="ql-block">  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峰顶就是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真武殿。它和娘娘殿、财神殿组成了玄帝宫。相传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成仙,被道教信徒称为“北顶”,和武当山“南顶”呼应。</p> <p class="ql-block">  重温当年海誓山盟。</p> <p class="ql-block">  无悔今日恩爱如初。</p> <p class="ql-block">  采撷会仙桥的笑靥。</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是唐代名医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故名药王洞。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医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被学界推崇为“人类之至宝”</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云台山之旅,午歺后经一小时车程,到了晋豫交界的新乡辉县。地处太行山南麓的八里沟,荟萃了太行山水精华,集奇、险、俊、秀、幽于一谷。有“太行魂”之誉。</p> <p class="ql-block">  八里沟瀑水连天,绝壁奇峰穿云端,飞流直下显彩虹,万丈银龙入仙潭,金鸡猕猴鹿鸣川,百草异花争斗艳,世纪香檀诉先事,奇葩珍宝藏山涧。诗文是对景观的恰当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  游人溯流而上。</p> <p class="ql-block">  航拍八里沟。(照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有一个小村庄是豫剧《朝阳沟》的原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剧曾红遍神州大地。</p> <p class="ql-block">  遥望瀑布挂前川,似银河倒泻,素练悬空,又如白衣仙子下凡,飘然娉婷于屏风前。这就是八里沟的太行天河大瀑布。它起源于海抜1500米的红石河,落差157米,水量小时宽5米,雨水丰沛时宽达20米,咆哮奔腾,气势恢弘。人云:访其侧下悬崖坐,贪看飞泉不肯行。</p> <p class="ql-block">  穿行于瀑布下长长的洞穴,体验真正的水帘。</p> <p class="ql-block">  12日一上午又是令人头疼的旅游购物。佩服快乐河南妹的导游神功,唬得大伯大妈们开心,在轻松快乐中所获颇丰。皆大欢喜,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 午后辗转来到万仙山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隶属新乡辉县沙窑乡。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太行山崖上。传东汉农民起义首领郭亮失败后,逃避官兵在此建村。由于历史沿革,村民大多姓申。</p> <p class="ql-block">  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从前村民外出靠不足一米宽,720个台阶,垂直落差200米的崖壁天梯,往外卖猪不能超过100斤,生病无法外送就医。村民世世代代被圈在山村里。</p><p class="ql-block"> 1972年,村民们在书纪申明信的带领下,决心开凿隧道,打通与外界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这条绝壁长廊历经五年,于1977年完工。全部是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当时年高70岁的大爷及仅8岁的娃娃都轮流投入了劳动。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十三勇士。</p> <p class="ql-block">  全村自己集资,在无电力、机械条件下,凭人力一锤锤,在崖壁上开凿出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累计石方26000立方米。真实的当代愚公!</p> <p class="ql-block">  伟大的精神感天动地,挂壁公路被称为世界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路之一,又被誉为“太行明珠”。</p> <p class="ql-block">  地势险绝,景色优美。这里不但成为万仙山景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还成了“中国影视第一村”。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同行”的故事也在这里展开。</p> <p class="ql-block">  万仙山俊秀的风景,吸引众多的书画家、摄影师前来写生、釆风。</p> <p class="ql-block">  山高林密,良好的植被涵养了丰沛的水源。泊泊清泉,淙淙小溪汇成条条瀑布,冲出个个深潭。黑龙潭、磨剑峰、雪山潭、通天河等瀑布似冰絲银纱挂在峰涧。此景摄于白龙潭。</p> <p class="ql-block">  万仙山也是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游览中可长不少地质学知识。图中波痕石说明古河南大地也曾是沧海一角。</p> <p class="ql-block">  13日晨,赴安阳林州市参观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人们称之为“人工天河”,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县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场景。有史料记载1949年前的514年期间,当地发生旱灾100多起,其中完全绝收30次。早魃为虐的饥馑导致对生命的摧残,曾有“人相食”状况发生。</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县政府多次组织兴建水利工程,但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1959年遇上罕见大旱,全县550个行政村有307个要靠远道取水解决饮用水。为彻底解决林县的水荒,时任县委书记掦贵代表县委和县政府顺应民意,发出了“引漳入林”的号召,开启了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151座渡槽,建12408座各型建筑物,挖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干渠长70.6公里,支渠遍布全市乡镇。如果这些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北京——哈尔滨连接起来。渠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全县人民吃用水问题,灌溉54万亩耕地。粮食亩产从先前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林州人民称其为“生命渠”、“幸福渠”。</p> <p class="ql-block">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它是一条穿越狼牙山悬崖绝壁的600米长的隧洞。这里是坚硬的石英砂岩,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而参于凿洞的是全县优秀青年组成的青年实击队,在愚公移山精神的支撑下,用简陋的工具化一年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建造过程中,当时物资及资金相当困难。但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土法自制水泥5170吨,占总量的8成;炸药1215吨,占总量的4.4成;石灰14.5万吨全部自己解决。所用工具也自己制作。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的建成,凝聚了林县干部群众的心血。以揚贵为代表的县委领导班子功不可没。在当时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甚至冒着不测的政治风险,一心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年青的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精心设计,实地勘察,指导科学施工,并为工程献出了生命;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钻洞能手王师存,铁姑娘队长郭秋英……无数英雄都为工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就象巍巍太行魂,在这里留下伟岸的山碑。</p> <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这里万人空巷,庆贺渠成。</p> <p class="ql-block">  五 十多年后,这里依然渠水奔流,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人们更多的是在寻找那股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源。渠心,就是为民谋幸福的初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党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走出展馆,眼前亮出一抹艳红。想起杜牧的七绝“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不禁莞尔一笑,这不是对撸起袖子实干家最好的褒奖词吗?</p> <p class="ql-block">  午后续游太行大峡谷。车行在太行天路上。</p> <p class="ql-block">  照片背景远处是个叫梦幻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天路上最大的观景平台。我们感觉商业开发味太重,项目收费昂贵,那就用脚投票吧,打卡离开!</p> <p class="ql-block">  峡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  大峡谷三重桂冠。</p> <p class="ql-block">  辞别太行,当晚入住林州。</p> <p class="ql-block">  一曲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京腔,令人荡气回肠。河南游的最后一天,来到瑕思神往的开封。</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北宋时是京都行政司法的衙署,被称天下首府。宋太宗、真宗、钦宗登基前曾执任本府,先后有寇准、范仲淹、宗泽,包拯、欧阳修、苏轼等不少名臣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司政有方。因而深得民心,成为名垂青史的古代官衙。</p> <p class="ql-block">  正殿前的戒石碑“公生明”三个大字提醒官员只有公正办事,才能明察秋毫,只有一心为公,才能做到清正廉明。戒石背面的铭文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沧桑开封府建筑多已圮废。现建筑重建于2001年,位于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五十多座殿堂,气势恢宏,巍峨壮观。与包公湖西岸包公祠相互呼应,形成“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美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议事厅还原官员议事的场景。着紫色官服的是府尹欧阳修,和下属商议如何宽减治理京师。</p> <p class="ql-block">  包拯自勉诗。他还身体力行倡导忠孝家风,劝导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不得吾志,非吾子孙。</p> <p class="ql-block">  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内容是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共计146年间历任的府尹名录,碑文共有183人次。</p><p class="ql-block">  查看碑后名录不见包拯大名。传因为包拯去世后,百姓的冤情不再有人理会,有冤待申的人怀念包拯,用指抚摸包拯的名字,人们敬仰他也如比,久而久之,包拯的名字就被磨掉成了凹槽。</p><p class="ql-block"> 国人历来都有敬仰清官的情结。记得读书时学历史,说是农民起义推动了封建社会朝代更迭,新朝君主往往体恤民情,社会开明进步,后面就会滋生贪官污吏,吏治腐败。所以都呼唤青天大人拯救黎民。当今社会铁腕惩治腐败的行动也深符民意。</p> <p class="ql-block">  正大光明匾下,赫然排列龙头、虎头、狗头三铡,威武庄严。震慑罪犯,皇亲国戚也不能心存侥幸!</p> <p class="ql-block">  很奇怪,官衙内居然还有道观。导游解说:宋朝盛行道教,皇帝更甚,故官衙也如此。据说西方国家司法场所也有牧师到场,遇事请教神明,看来中外都有。</p> <p class="ql-block">  学子在认真答卷,期待金榜题名。 </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而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处处体现宋代风格。景区内不但有府衙文化区、潜龙宫帝王文化区、包公传说文化区,还有宋代刑狱文化区、及科举文化区等共九个展区,这个四A级景区内容丰富多彩。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演武校场一隅想起,开封和杭州分别是北、南宋的都城。杭州与汴州有天然的联系,故在这里有一股亲切感。据考证杭州话与江浙的吴侬软语、越语都有不同,明显有北宋京城带来的影响。宋朝在历史上重视经济发展,富甲天下,科技文化也排世界前列。但北宋、南宋皇帝被外族掳去或跳海,结局淒惨。朝野上下“重文轻武”应该是个重要原因,国富不等于国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p> <p class="ql-block">  午后,去汴梁小宋城逛小吃街,这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小吃摊店也各有特色,应当是高朋满座,然门可罗雀,是时间问题?也可能不接地气吧。</p> <p class="ql-block">  傍晚,3238团完成使命,大巴送我们到郑州火车站候车返杭。留下同伴一人照看行李,其余抓紧时间去附近逛街。</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明显多了市井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念书时就祟仰工运领袖林祥谦,发小天根坚持要去二七广场瞻仰,我们三人一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二七纪念塔记载着长长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4日郑州火车站夜色。</p> <p class="ql-block">  河南回杭已一年有余,游记断断续续至今才整理完。应当归功于华为手机摄影的时间地点的记录功能。否则很难保留这清晰的记忆。但当晚导游推荐了火车站附近一家合记面店,那碗吃了都说中的烩面,至今都有滿满的河南的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