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在沈阳冬天里的学习时光

廣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又经过了七二、七三年这一冬天我在沈阳家里的努力学习,记录收音机里的广播已经没有问题啦。只是翻译起来还是有点慢,不着急,慢慢捋顺,不是所有的初学者都得经历这个过程吗?我又怎么可能例外呢?我仍然时刻鞭策鼓励着自己更加勤奋地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时我练习抄写也越来越顺手,越来越正规了。自我翻译的识别率已经达到了十之八九,对于自己记录下来的文章和讲话,都能捋顺翻译出来,只待速度仍需提高。待到一九七三年春返昌的时候,我的速记学习大功告成基本结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七二年冬返沈回家的时候,我那个曾经在盘锦走“五七”道路的二姐夫也终于解放回城啦。暂时被安置在新阳机械厂厂办工作。他是文人、秘书出身,我想他对速记一定了解,于是我便把自己目前正在学速记,苦於手头无资料请他帮助我查找一些的事情讲给他听,他当既豪爽一口应承了下来,没过几天,便把一份十六开纸,自行打印装订,斜米字型,图文并茂的教科书资料交到了我的手里。我如获至宝,连声称谢,当时激动欢喜的情绪也感染了我二姐夫。他也跟着会心地笑了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拿到资料后,我便急不可耐地认真翻阅了起来。一边翻看着,心里一边将它与我曾自学过的正米字型速记比较着,我发现,它们的原理都一样,无非只有正斜之分罢了。我先前所学的正米字型其特点是文字端庄、大方、好认。而这本教科书所教的斜米字型,属于快速手写体,其特点是手写流畅,现場记录更加快捷,相应的是,翻译也增加了些难度。两者比较各有千秋。我因已先学了正米字型,实无改变的必要,手中的这本斜米字型的教科书成了我的参考书,我取其中部份内容为己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这本教科书的介绍,我得知这种斜米字形速记那时正在世界流行。你流行你的,我学习我的,流行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就好。你说;中国的文字同英文相比孰优孰劣?正米字型速记同斜米字型速记也是一样,没有高低之分,各有长处,平分秋色。(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建国初期学速记是中规中矩“正米字型”,七十年代发展为快速“斜米字型”,现在则已经发展为“字母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没想到呀,没想到,我因胆囊炎犯病,休养着,休养着,竟然修养出了一门学问来。不管将来用得上还是用不着,反正在这大好的年华里,我没有浪费时间,虚度光阴。我感到骄傲、自豪。</span></p> 谢谢欣赏 <p class="ql-block"><b>本篇插图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