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贯彻《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科学设计教师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提高琼山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甲子镇中心小学于2月16日开展全员集中培训(上午为师德师风培训,下午为通识培训)。</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由周东波主任主持。</p><p class="ql-block"> 培训内容分为两项,分别由:</p><p class="ql-block"> 1、王忠副校长主持讲座《师德的内涵与师德建设》。</p><p class="ql-block"> 2、谢晶莹副校长主持讲座《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p> 师德的内涵与师德建设 <p class="ql-block"> 王忠副校长从以下四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师德的内涵及师德建设:</p><p class="ql-block"> 1、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p><p class="ql-block"> 2、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p><p class="ql-block"> 3、对师德的错误认识</p><p class="ql-block"> 4、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p> <p class="ql-block">【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师德是 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一种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是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教师应认识到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陶行知先生说: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span></p><p class="ql-block">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p><p class="ql-block"> 1、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p><p class="ql-block"> 2、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应为人师表,恪尽教师的本职,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走出校园,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允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3、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教师的从业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清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对师德的错误认识】</p><p class="ql-block"> 1、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树立师德形象。</p><p class="ql-block"> 2、无论在从事职业还是非从事职业时, 都将自己划为普通人一类,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象,只认为教师也是一般的人,这种人完全丧失了师德。</p><p class="ql-block"> 3、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p><p class="ql-block"> 4、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p><p class="ql-block"> 以上都应为教师引以为戒。教师理应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鄙话但教师不行。</p> <p class="ql-block">【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p><p class="ql-block"> 1、就教师自身而言:人文关怀,努力学习,修炼人格,实现自我。</p><p class="ql-block"> 2、就学校、社会而言:理解、关怀、规范、监督。</p> <p class="ql-block">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p><p class="ql-block"> 师德,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p><p class="ql-block"> 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p><p class="ql-block"> 师德,是照亮生命的温暖阳光。</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师德的讲座培训,让我校全体教师对新时代师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筑牢教书育人的使命和理想信念。</p> 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 <p class="ql-block">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谢晶莹副校长从四个角度讲述如何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p><p class="ql-block"> 3、班主任与学生谈心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4、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工作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管理于一体,学校工作的高质量首先来自于班级工作的高质量。</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要合理处理好三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1、管与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正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真的很有道理。班级的管理中,就要做到管放结合,这样班主任也可以轻松一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 2、严与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工作实践中,严与宽是对立统- -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 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3、堵与疏。班级工作中,“堵”与“疏”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疏”为主, 辅之以堵”,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与学生谈心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1、明确目的。比如说,测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班主任老师总会找一些同学谈心,谈他的学习成绩,哪些科目成绩较好,进步较大,优势明显,哪些科目较薄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注意改进,下一次考试希望他达到什么样的成绩等。</p><p class="ql-block"> 2、讲究时间、环境。有的班主任习惯在课前、饭后,课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与学生谈心,这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别的老师在一旁“敲边鼓”,也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反感,这时候,学生的心灵是封闭的,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还是校风校纪的教导,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3、创设融洽的气氛。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在乎,比如某某,这次成绩不是太理想,我很着急。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容易在情感上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融洽气氛。当然班主任也不可一味地说教,要虚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的谈心没有谈不通的。</p><p class="ql-block"> 4,注意表达的方式和语言。谈心时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语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谈话的方式和语气要有所不同。比如对外向型学生要严些,直截了当,对内向胆小的学生,要委婉一些,试探地进行,而且谈话要适可而止,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p><p class="ql-block"> 1、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 2、教育常规应常抓不懈。</p><p class="ql-block"> 3、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5、合理选拔班干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6、坚持与科任老师、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p> <p class="ql-block">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每一位任课老师对班级的管理以及配合班主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的培养,全体教师对班级管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会更加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培训,对全体教师的师德认识、班级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信老师们今后一定会努力鞭策自己,回归并坚守“育人为本,以德育人”的初心,从而达成育人目标。</p> <p class="ql-block">美篇:郑文静</p><p class="ql-block">审核:周东波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