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光倒流八十年的地方

簫簫

嘉陽煤礦 <p class="ql-block">時代的飛速發展,好多人都跟不上趟了。然而在一些城市的周邊還隱藏著過去的時代。曾經的大型廠礦、有些還在運作有些己成為遺址了。離成都不到三小時車程的山裡就有這樣一座大型煤礦-嘉陽煤礦。</p> <p class="ql-block">出了成都,因大霧高速封閉改國道,路燈成了別樣的風景(高速是沒有路燈的)</p> <p class="ql-block">這兩三小時車程以幾十年前的公路真要一天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老人說,過去的山路車要加緊跑一天,趕到天黑前到礦區馬上裝煤、第二天一早才能回程。也就是說,幾十年前採煤是手工、運煤是山路,在今天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順岷江而下己有回到過去的感覺了,江邊曬著即將做層板的原材料。砍倒一株株大樹,象兒時刨鉛筆一樣將大樹一層層刨成片板,再曬乾壓成層板。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樸素簡單的美。</p> <p class="ql-block"> 1 9 3 8</p><p class="ql-block"> 嘉 陽 煤 礦</p><p class="ql-block"> 中福場</p> <p class="ql-block">岷江下游的樂山地區犍为县芭沟镇,曾經有著轟轟烈烈採礦的嘉陽煤礦,鼎盛時期礦山居民多達三萬多人,嚴然是有運煤小火車、集工作生活一體的小社會。</p> <p class="ql-block">1938年,嘉陽煤礦誕生於抗日烽火中,其中黃村井是中英合資在四川建設的最早礦井之一。</p> <p class="ql-block">抗戰時期,在地處河南中福煤礦公司難以正常運作的情況下,由蔣中正簽署礦業執照、將中英合資中福公司1600多噸設備自河南艱辛運入嘉陽、併成立嘉陽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才得以繼續挖煤以資抗日。</p> <p class="ql-block">那個時期礦場基本為手工開採、原煤年產能力就達10萬噸,在1939-1945年間共生產原煤66.22萬噸</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後的今天,這裡己過渡成了歷史,礦場縮減,轉型旅遊開發為重點。路遇一位大姐談起,仍沉浸在當年的自豪中,說附近煤礦數黄村井質量最好,當年採掘的煤炭(K3煤)全部送往重慶鋼鐵廠呢。</p> <p class="ql-block">因為有煤礦,就有了小火車運煤礦工上下班交通,同時小火車也成了當地山民進出、趕集的主要交通工具,到了後來鎮廣場上就有了刻上小火車的石牌坊、就有了旅遊小火車。</p> <p class="ql-block">網上資料:始建於1958年的芭石鐵路(芭蕉溝-石溪鎮)全長19.8公里、軌距762mm(國家標準列車軌距1435mm)、隧洞6座、弧线109段,最大坡度36‰,往返一次需2小時,是國內還在正常運行的客運蒸氣小火車之一。</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以前芭石鐵路是最熱鬧的火車站,老礦區上萬職工在此乘坐小火車,小火車是礦上職工家屬進出山區唯一的交通工具。2011年後才轉為旅遊為主。</p> <p class="ql-block">這種軌寬在一米內的窄軌小火車是全國僅有的營運小火車,近年來因公路建設暢道、客運小火車己停運,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以旅遊小火車為賣點宣傳。</p> <p class="ql-block">這位妹妹上火車工作有二年了,每天在火車上八小時,管理火車“人字形”軌道(詹天佑先生发明)的調頭拉閘、遊客上下車及車廂內的安全,工作枯燥但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可以看出她一臉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一路經過了舊有的建築和老樹,看看這顆歪瓜裂棗的法國梧桐就知道這條鐵路的年齡了</p> <p class="ql-block">早春來了,山坡上一片片黃綠相間的油菜花,相比成片盛開的單調黃花更充滿了生機!</p> <p class="ql-block">現實裡跑著電影中的蒸氣小火車頭</p> <p class="ql-block">稀奇、稀罕,還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黃村井站就到了當年最熱鬧的中福場了</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前嘉陽煤礦的成立、因生活需要礦場旁逐漸形成了熱鬧的場鎮-中福場。那年頭礦工收入穩定,姑娘們紛紛嫁入,最多一家連生11個兒女,高峰期居民三萬多人。人多熱鬧,這裡便成了吃喝拉撒玩一應具全的小社會。</p> <p class="ql-block">走進中福場中英街,踩在百多米長的青石板路上</p> <p class="ql-block">上上下下</p> <p class="ql-block">許是礦場的衰敗、疫情的肆意,小街上沒有一點點人氣</p> <p class="ql-block">嗯,午後的红太陽仍暖洋洋的</p> <p class="ql-block">看看當年,是麻雀雖小、可五臟俱全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牌匾說明:解放前中英街著各的舞廳,每到夜晚中青年礦工和家屬匯集至此,夜夜笙歌、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牌匾說明:由於民國政府禁煙不力,加之嘉業煤礦時任股東公司中福公司背景為中英合資企業。大煙在當地猖獗泛濫⋯⋯</p> <p class="ql-block">曬煙葉還是菜乾?</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老人木訥的坐著,眼前的一切都是靜止的。老人應該是手腳活動不利了。幾分鐘後估計是老人的兒子把老人半攙半抱的拖進屋內了,口頭還抱怨著。想想當年,老人很可能是主力礦工呢</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人走進掛有賭場牌子的木板門內,說二年前搬來這裡住。問起這“賭場”的歷史,說哪有啥賭場,那只是配合旅遊!</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貓咪有些孤獨,盯著這一排鞋指不定在想鞋的主人在哪,好久沒人陪玩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中英街,穿越時光拐進了幾十年前大集體時代</p> <p class="ql-block">這裡仍保留著當年萬人開會的東方紅廣場</p> <p class="ql-block">“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最親”,刻有這句對聯的毛澤東思想大舞臺屹然不倒的立在芭蕉溝鎮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以鋼為綱、以煤保鋼”,充分證明了當時嘉陽煤礦為保『重鋼廠』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一個小社會應有盡有,工作生活在礦區都能滿足</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發生的,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真就是故事</p> <p class="ql-block">曾經的中英合資煤礦,在五十年代又有蘇聯專家到礦廠參觀及指導,因而就有了英式、蘇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專家樓、蘇式紅磚民居、五一排樓、英式小閣樓、芭溝大禮堂及電影院⋯⋯</p> <p class="ql-block">影劇院</p> <p class="ql-block">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兩扇大鐵門、一把大鐵鎖,鎖住了穿越時空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過去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過去和現在這裡一直是民居</p> <p class="ql-block">窗戶的雨篷、空調機證明這裡依然是礦區職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再回到東方紅廣場旁的生活區,東方紅食堂還燈火通明, “不好好勞動、吃鏟鏟” 一句廣告詞,非常淋漓盡致的表達了礦區人樸素的無產階級感情!</p> <p class="ql-block">足有幾十桌的食堂規模更表達了當時社會主義大食堂的興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有一種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正遇食堂員工晚餐,猜想他們是老礦工後代,在礦上土生土長,這就是一家人的晚餐。相信他們一定很懷念那人與人之間近距離和睦互助的過去時光</p> <p class="ql-block">『天涯飯店』,這個店名取得好!嘉陽煤礦區距大成都不足三小時車程,卻真是咫尺天涯</p> <p class="ql-block">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都與我們無關,我們不聽不看、堅守自己與生俱來的生活。老人們說。</p> <p class="ql-block">這些老人應該是原住民了,他們習慣的消閑是打當地紙牌(二七四),當然是樂山地區老百姓最具有代表性的娛樂方式</p> <p class="ql-block">沒事看看眼面前來往的行人、八卦八卦。話說回來,一個古稀的高壽、在這個小小的生活區內有幾個人不認識?東家結婚西家生仔南家祝壽北家高升,哪件事不心水清!所以啊,一直對著來往的行人笑、拉拉家長,可別誤以為是腦袋有毛病哦</p> <p class="ql-block">戶外旅遊攝影悄然進入老礦區,把握時機做成了先進旅館,想必是有礦區人的熱情、暖心的接待吧</p> <p class="ql-block">時至今天嘉陽煤礦的原煤總產值累計己達兩千萬多噸。盡管有的礦井己開發旅遊、遊客可下井參觀和體驗,但仍有礦井在繼續產煤,噹噹車把剛開採的煤塊送上地面、小火車繼續將煤塊運送至需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嘉陽煤礦這個小社會,歲月的跨度實在很大,僅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在八十年歲月長河中打個來回,去到記憶深處、再回到現實人間。這裡飽含了煤礦人的蹉跎歲月!</p> <p class="ql-block">嘉陽煤礦越來越老了、會不會有一天就滅了呢?礦場的老人也都會慢慢老去離去,然而在中國煤礦業歷史的長河中嘉陽煤礦被記住了,記憶總會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