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掠影——黎平、镇远、侗寨年

ymx

<p class="ql-block">  “心不唤物,物不至。”此次仓促的贵州行,思来算得上是应验了意念的收获。必须对喜欢看我游记的好友们道一声:“来迟了”!迟迟动不了笔的状态恕我一表:“应验了意念的收获”是“心不唤物,物不至”的“实至名归”,用华大基因CEO尹烨的话“意念和物质互换”的理论为佐证,又一次找到了现实基础,信则成,信则灵。“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相信!”不得不佩服“天命自有安排!”更有甚是“事在人为!”直白一点就是贵州是我退休后排在前几站的目的地之一,依稀记得那年贵州向江苏人民免景点门票都没安排出时间前往而后悔。心心念的贵州,是不是心唤而至?“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这是其一。“动不了笔”又有啥隐情?朋友总会提及:去了“荔波大、小七孔、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对啊!都没去,算玩贵州吗?这游记还算游记吗?孰不知曾有道:你的游记省了我一笔游玩的钱,看看就等于去玩了,过了一把瘾啦。这次真让你们失望了,真不知从哪个触角写开。因果也好,因缘也吧,视为序章,在此一吐为快!</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贵州自由行,从黎平开始。初听黎平两字,是下了飞机,踏上高速的第一个目的地。脑洞打(大)开,飞速查询,li该是什么li,脑海中快速搜索突然冒出一念,这个少数民族之地,该不是黎明的黎字吧,问吧,不就太显“孤陋寡闻”了?等到拍下这张照片,太得意了,恕我自褒。</p> <p class="ql-block">醒来拉开酒店窗帘,阳光照射下的黎平街区。醒目的黎平两字映入眼帘,来的太及时、太自然了。</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航空公司的小客机,坐的满满当当,估计都赶去参加侗寨新年,最后一排拍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黎平高大上的维也纳国际酒店外景</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国际酒店客房,有三晚都宿此处。</p> <p class="ql-block">  听完小插曲,真要把黎平拿出来介绍给大家认识认识,就算你博文强识,目及四野,还是想把它平凡而伟大的历史地位露下脸,一路上的宣传标语触目、惊醒又后思:“胜利从这里起航!”……这段历史对一个文科生而言,梳理之下竟还相当陌生,真愧对先人、愧对历史、愧不敢当!</p><p class="ql-block"> 那么不得不在此热情介绍真正堪比“桃源”的侗乡——黎平,一座居于时光边陲城市。时光在这里停滞,文化在这里留存,恰如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琥珀,包孕着百年的历史。陶渊明的文字中,现实往往难觅踪迹,可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桃花源”。“乡土黎平,百里侗寨”。中国西南之地,藏着这样一处美丽、静谧的“琥珀”之地。她是侗族人的故乡,她包容如水,敞开怀抱,拥抱着每一个在俗世中风尘仆仆的游子们。她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侗族名称源自“溪洞”,“洞”也是侗族地区的传统行政单位。数量众多的侗寨,也就构成了黎平千姿百态的侗乡风情。</p><p class="ql-block"> 时间胶囊里的黎平,作为这次旅行地的第一站,也可看作集散地,往来之频繁,目及所至,除了山还是山,能想像到没有那么多高速公路的日子,老百姓真可谓与世隔绝,实不为过!夜间的高速公路,没有隧道的时候漆黑一片,进入隧道如同白昼,只要一出城,到底经过多少个隧道,数着数着却从来都没数清楚过,暗暗佩服国家扶贫力度之大的同时,又感叹何等的困难和不易!</p><p class="ql-block"> 黎平城外是山水交织——南泉山与八州河。河上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心中只剩下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与赞叹。八州河旁是一个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百姓村落相辉映真可谓“炊烟袅袅起,隔江千万里……”一脚踏上战时搭起的木板桥,就会显现出电影镜头中红军战士举旗奋勇争先的画面,原来这桥就是当年百姓用自家的门板、床板拆下来送红军过河,有着光荣革命事迹的桥,现址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眼前虽然没有战火了,河水也浅了好多,看不到当年的湍流暗涌,相信每一块破损的木板上都镌刻着战火的硝烟、战士的热血、百姓的浓情!</p> <p class="ql-block">黎平城外的八舟河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门板、床板搭建的红军桥,满满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宣传栏分享</p> <p class="ql-block">知识类分享。</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也有喀斯特地貌注解,不妨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为下图注解。</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千年楠木王。已经围挡起来,属国家保护树种。曾在周边给偷盗者砍伐了珍贵的楠木,因为稀有,损失巨大,故现在得到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顺带拍下了一张当地百姓的房屋,看着破败,透风透雨,已经算比较好的,相对泥巴稻草屋和偏远山区,这种木结构房屋还算简陋中宽大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接近小山顶上的茶园,目及远眺,在阳光照射下,浓浓的绿,油油的光,一片生机盎然。转眼有游客在这块石碑前合影留念,定睛一看,原来胡锦涛当时担任贵州省委书记的任上,视察此地茶园,留下了足迹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亭子也好,塔楼也罢,少数民族的文化气息无不打上烙印,这就是乡土民风,一路透着纯朴、淳朴和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族人常记的一句话。侗族人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这位侗族小姐姐,唱的多认真,山茶花都醉了!</p> <p class="ql-block">  黎平城内不得不提及“翘街”。名字的来由没弄明白,但它的名气相当响。那一晚的夜,眼前道路两边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青瓦白墙簇拥在街道两旁,作为“中国文化名街”,似乎变成了时光穿梭道,一踏入就感觉回到了百年前。在路边各色霓虹灯的照耀下,跟无锡的诸如小楼巷相比,差异不大,砖瓦、石阶、商业店铺、旅游纪念品……保留着历史的印迹,无差别的旅游特性,环绕在翘街周边的街道同样灯红酒绿,一派市井热闹非凡,丝毫没有小城市之感。为了拍到翘街的牌坊,抬脚走了好多台阶,不经意间周围出现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学童,一看时间有7⃣️点多了,原来这里有个黎平最优质的小学,我不由地走近,往大门里面张望,依稀看到的是高高的台阶,而不是平坦的大道、操场或教室,学生每天要爬那么多台阶才能走入教室?我心里为之一惊,惊的是为什么小学要选址此处,虽然贵州有“地无三尺平”之称,然而还是带着无解而返。</p> <p class="ql-block">为拍清晰翘街两字,没注意脚下已踏过多少级青石板。“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洛阳城旁的老树根,像回忆般延伸。”“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醉赤壁》嫁接到此。</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街,熟悉又陌生,“回眸一笑你婉约,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歌词太诗意,游人我可喝好、吃好、睡得好安稳。</p> <p class="ql-block">纪念性标志地。</p> <p class="ql-block">狭长的石板地,回荡的是“纵然青史已经成灰,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p> <p class="ql-block">我听闻,“墨色已腿,与你同留余味。”</p> <p class="ql-block">历史痕迹,看无关“情”,“怎么落笔都不对。”与上图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黎平会议史料: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攻克了黎平县城,红军总司令部等中央的高级领导人入驻进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黎平老城区——翘街。18日在老城区(二廊坡)的52号胡家店铺内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军事顾问李德列席会议。取得三个重要成果,一是中央以决议形式否定了左倾的进军路线。二是再次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进军路线。三是初步改变了李德包办军事的不正常现象,恢复党对红军的领导权和指挥权。20日,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方向转移。</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士介绍,会议地址有新、旧之分。“黎平会议”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党的第一次会议,并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无疑是在思想上,还是组织上都作了必要的准备,奠定了基础。胡锦涛同志在1986年说:“黎平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黎平会议在党和军队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黎平会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长征和革命的胜利。黎平会议也是星火燎原,要好好宣传。”老红军何长工曾强调。</p> <p class="ql-block">翘街牌楼下的孩子们就是这所第一小学里走出的。傍晚时分,暮色降临,“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这是《烟花易冷》的歌词,此处孩童们有些真是“在等”家长。</p> <p class="ql-block">  贵州还有“天无三日晴”之称,五天行中每天太阳升起,心情也为之大好,看作是贵州的热情更恰当!可当地百姓坐着居然还要棉被包裹着,脚下还有取暖器,其实温度在17~7度之间,与无锡相差无几,一点没有感觉换了地。东道主热情款待,还特意在镇远的晚宴上邀上当地教育世家的老师和当地有名的几位校长、领导作陪,我幸然当作采风,好有成就感,这就是我接下来介绍所听所见的历史古镇、历史名镇——镇远</p><p class="ql-block"> 出黎平驱车两个多小时车程到达贵州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名镇——镇远,它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城府,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形成“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浑然一体,天人合一,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岸上的两城池均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镇远 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寺景点……镇远古镇是古时京城和西南各地之间的交通要塞,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美誉。当然,看到的是有局限的,据蒋主任(校长)的介绍:黔东南共有十六个县,八大会馆,三教合一(儒、道、佛),当年日本人没有到,但有个“战俘营”就在和平村,听着特有意思。有关对“舞阳河”的介绍,去过的肯定印象深刻,那里高过森林的漂流,就是过瘾,听得我痒痒的(没时间去)。从古到今,从大景到小镇,贵州对我来说有着太多的未知,作为常识理应略知一二,如贵州前四大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侗族大歌”列为“非遗”,感觉自豪的蒋校长在说自家的好事,据说就是有黎平的九位侗族大哥一九八六年到法国巴黎的金秋艺术节上演唱了“蝉之歌”,就是这种“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倾倒了老外,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暗暗思忖,接下来去过“侗寨年”,幸运的话能亲眼目睹,何等期待,一丝快意掠过。</p> <p class="ql-block">镇远宿此酒店——麒馨隆景观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景,大气、质感有档次。</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景很舒适、温馨。</p> <p class="ql-block">这条舞阳河,麒馨隆景观酒店就在河边上筑,一早就巡河而散步,河边时不时有小鱼小虾游来。</p> <p class="ql-block">河边商业街,酒吧等,半开半闭,受疫情影响。</p> <p class="ql-block">铜像雕塑,吸引着小孩玩耍,透着旧时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新、旧建筑的穿插,地域文化特色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晨雾中的景色,金光不够明显,烟火气很浓。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一座拥有独特韵味的小巧古城,白天安静悠闲,在一片朦胧烟雨中,尽显一种泡茶质感,到了晚上,就“活”了起来,舞阳河上船只窜动,岸边推杯至盞的声音传出好远。</p> <p class="ql-block">灯笼高高挂,多了一抹红。建筑是无声的语言,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河面,静谧而安详,蜿蜒曲折地穿城而过,常说“有水则灵。”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看得出较富裕、踏实。</p> <p class="ql-block">两岸的建筑相差无几,远方的山和近处的水都能在舞阳河中找到,全景就是感觉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走在景与色的包围之中,似相识、似陌生。亦如酒,或清平,或热辣。这里的景色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小巧秀丽,有的平淡如水。就像来的人,有的热衷于独醉,有的喜欢和两三好友在灯火阑珊处把酒言欢。反正,据说到了晚上,华灯初上的时候,月夜无人成眠,在小桥流水旁,不夜生活,不知迷醉了谁……</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米市,铜像雕塑尽显百姓辛劳,同样告知后人,旧时的经济是何等繁荣。</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条繁华的老街上,恍惚走在庐山山上的牯岭街上,树木庇荫遮日,商户比邻接踵,船只水中而栖,两岸碧水相映。</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的水,透着淡淡的而又浓浓的娴静,它独特的“青绿”只有靠近它时,才能欣赏它的秀美,你愿意来吗?</p> <p class="ql-block">公交站台</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城街景,还有两条公交线路在此缓缓而行,不紧不慢,像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安逸、恬静,最热闹的街景倒是放学时的学校门口。</p> <p class="ql-block">这个铜像组合,是青龙洞斜对面的河面转角处的一块休闲小广场上的一处景致。大致感觉跟古时的经济、贸易有关联,百姓在当时还是比较富足的,估摸着。</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转角都少不了山和水,由于疫情影响,游客如织现象一处都没有,丝毫不影响我溜达的心情。河面上的倒影随处可见,静静地躺在河面上,动也不动,好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想大家看到在山与水中间,高铁穿行而过,在图中的右下一点,灰色的水泥长条形,后面视频中会有高铁开过时声音传出。</p> <p class="ql-block">天空的蓝和河水的绿,哪管它是不是春天,桃红柳绿已经遮不住它的美、它的静、它的恬、它的适。</p> <p class="ql-block">冬的空气中,一朵坚强的小花独自绽放,哪输梅花的勇气,虽不夺目,没有炫耀,只有自信满满。</p> <p class="ql-block">这是过青龙洞的一排建筑,少了沿河的步道,结构、色彩都与众不同,估计大部分是沿街客房,现比较萧条,但愿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百姓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石块铺成的桥面,一看就是岁月。“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这儿想补充远处高铁,更清晰些。</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亭子建在桥中央,不太多见。黔东南,这座古镇扼湘、滇、黔,被誉为现实版宫崎骏漫画。</p> <p class="ql-block">路边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粗粗了解青龙洞,道、儒、佛三教入住宝地的源缘,领略了沿石壁山而建的古建魅力。那些云里雾里三教文化内涵,那些在常人看来无可理解的建筑疑惑,只有待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学习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望回走的沿河石板路上,已经拍完视频了,像完成任务似的,悠悠闲闲、轻轻松松、快快乐乐!镇远,你是美中的梦,你是梦中的美!</p> <p class="ql-block">河道转弯处的一个不算很大的茶室,一抹红吸引到我。</p> <p class="ql-block">当夜幕降临,两岸的霓虹已把清澈河水映衬地波光粼粼,特别绚烂。河水已被灯光染的五光十色,古桥、高楼,万丈灯火形成如幻如梦倒影,如此美轮美奂的夜光景,陶醉了,脑海中一直浮现出若干年前看到的西湖边的夜色山景,也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可能觉得三个视频区别不大,但觉得游客少很难得。在最后,视频的左上角,是高铁,能从画面中听到声音,可惜手慢,没捕到。</p> <p class="ql-block">  黎平—侗族—侗寨年,无意的伏笔,随意的关联,一路都和侗族人民紧紧相连,步步相关,层层相扣。恍然中翻悟,这不是我喜欢的自由行嘛。带着满足,带着兴奋,带着期盼,午后的太阳都显得格外温润,格外和煦,格外惬意。高速路上感觉像交通管制似的,一车独行,飞似折返黎平,准备明天的肇兴——侗寨年。</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上午就会赶去侗寨——肇兴,实际在天色渐晚时出发,一路收到的信息都是人满为患、停车困难,但还是难抑激动之情。在暗暗的天地间,仿佛在奔向点点星光灿烂的另一个世界,恍惚不是坐在车里,是坐在飞行器上,寻找前方的光亮,心已经飞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进入金光璀璨的寨门,星光已经黯然失色,在霓虹闪烁、照耀下的山格外神秘,如织的人流夹杂喧闹的车笛声,使之身其中的每个初到者真有恍如隔世,脚步只能随着人流鱼贯而入,停留拍照也只好快些,后面的人流会使你立马掉队,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一双眼睛顾上就顾不了下,应接不暇,就算迎面的熟人,也未必马上认出。山上的灯光时不时吸引着我的目光,好像远方的神秘就深藏其中,但不得不顾及脚下稍不平坦的山寨路径 。有意思的是原本约定的吃晚饭的地儿,走过还不知,只好折返再寻找,原来曾经过这家还跟熟人寒暄过,竟不知。走进这家我称为店家的家,到吃完都不知哪位是店主,大门前的长桌宴座无虚席,楼上的客人时不时传来“老歌合唱”和吆喝声,最吸引我的还是我们隔壁小圆桌边的一群文化人,弹的弹,唱的唱,敲的敲,挥洒自如,若无旁人,个个尽情欢歌,开怀畅饮,欢笑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整条街当晚弥漫开来……写到这里似乎应该是游记的末章了,自己在记忆的库存中却还没有搬完似的,所为的好期待和好精彩根本没有抖音和短视频中所传递出的那份感动和美好,看客们也一定会觉得过侗寨年,仅此而已,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 感觉还需补一补这次肇兴侗寨年的史料与习俗,来吸引大家到贵州旅游的兴趣。肇兴是中国最大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最有名的是五座鼓楼,它们属五大宗族,即五个团,分别称为仁、义、礼、智、信。鼓楼、花桥、萨坛与错落有致的木质民居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建筑群。这个独特的侗族古村落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县,全寨一千余户六千余人全为陆姓,四面环山,古建筑密集,寨中房屋为平栏式吊脚楼,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故又被誉为“鼓楼之乡。”</p> <p class="ql-block">这是刚进入金碧辉煌寨门,下车手机摄下的第一张照片,被当时的情形震撼到了。就是肇兴侗寨——侗乡第一寨</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近处的塔楼旁,看似夜排挡,实是吃年夜饭的摆式。年夜饭可不是吃一天,要连着吃上几天,还用上了卡塞炉,早已不见旧时模样。</p> <p class="ql-block">风雨长廊和塔楼。</p> <p class="ql-block">街景。寨子的商业气氛很浓,也有专业的团队打造,给不同的寨子赋予不同的特色,表演也侧重不同,这是在回家途中搭车回来的策划人提供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规模比较大的店铺,灯火辉煌,时不时传出儿时的革命歌曲。</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我们定下吃的年夜饭的店家。大门外是摆放着长桌宴,啤酒瓶时不时打碎的声音传来,热气腾腾的火锅,可惜没有看到白天的打糍粑。</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吃的啥?白肉是大块的,黄瓜、花生、土豆丝…已经记不得还吃到什么了,好像还有不多的菠菜,估计比较稀有,真要吃肉,真能管饱。对了,还有少不了的腌肉。</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建筑群——“肇兴鼓楼群”。其实还有地扪侗寨、堂安侗寨、黄岗侗寨、腊洞侗寨、高寅侗寨、岩洞侗寨、田寨侗寨、青寨侗寨和滚正侗寨这些各有千秋的寨子。</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古朴神秘的边寨风光与青山秀谷融为一体,是一条人文气息很浓的线路,丰富的民族村寨活动和浓郁的节日气氛,无不让人心动。肇兴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和全国33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组织投票评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肇兴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有两个,除了黔东南,另一个是中国西藏)</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对肇兴侗寨有太多太多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肇兴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中国最美乡村,美国杂志评选最具诱惑力的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黎平的孩子。一路往回走时,都能看到化着浓妆的美女,三三两两,要赶场子似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对年的重视和欺盼都挂满在身。</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p> <p class="ql-block">黎平青寨——依山傍水人和睦,坐落着简单而古朴的花桥——三合桥</p> <p class="ql-block">堂安侗寨</p> <p class="ql-block">堂安侗寨——梯田如镜画</p> <p class="ql-block">黄岗侗寨——歌声中的田间生活。</p> <p class="ql-block">黄岗侗寨</p> <p class="ql-block">唱着“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就在我们旁边隔一桌,尽情欢唱,开怀畅饮,自得其乐,享受其中。气氛渲染到极致,吸引到上上下下,周边的人都驻足摄影,参与其中,都成为了咱寨的人!</p> <p class="ql-block">  贵州俗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在黎平、在肇兴、在侗寨更是如此!对“人无三分银”的老百姓,穷是最贴切的表述,绕不开的人、人心和人文,最直接的感受肯定是人!看似落后的乡村,民风淳朴,极富创造性,侗族无字,“侗族大歌”成为非遗,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难道不值得钦佩吗?遗憾的是没有亲眼看见现场表演,这是我最大的期待也是我留下的最大的憾事。让贵州汗颜的过去,现在却让贵州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活力!在靠天吃饭,人力干活的年代,发展缓慢,经济滞后,穷成为世人的共识。诚然,背负着烙印的贵州,从交通的不畅,信息的闭塞,让茂盛的植物、淳朴的民俗风貌待之闺中不为人知晓。现一改往日旧貌,打好用好这块名片,吸引更多的朋友来贵州旅游、发展。贵州一跃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全国为数不多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上升至全国第一位,更实现了建制村百分百的通畅率,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创贵州奇迹:“地无三尺平”实现经济增速领跑全国;奇迹二:世界高桥前一百名中,有八十多在中国,而贵州就占了四十多座,贵州人是用二点一万座大桥构建了一片“高速平原”!“八山一水一分田”也好,“十万大山”也罢,这些贵州的标签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世世代代植根在这片大地上面目朴素的大山中的女人们!“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人群里敞着一扇门,我迷朦的眼睛存有,初见你蓝色清晨……”旋律升腾而起!从一个女性的角度会更多感知她们的日常,从语言、服饰、饮食…..女性的形象如同春风化雨,润化了那片原本一无所有的土壤,让它播种、让它开花、让它结果,一如我的母亲。这些普普通通的女人,回望她们的一生,尽些零碎的片段,洗衣做饭,养儿育女,但就是这样的女性,一代接一代,捧出一个国家的兴旺,一个国家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风景和缘分,一个凡人的在乎和随意。“……常让我望远方出神,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久久萦绕耳畔。用施一公教授的话作结语:“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事物必须难以释怀?”</p> <p class="ql-block">从黎平不走高速上贵阳的话,此地坐高铁——从江站。</p> <p class="ql-block">回来时在此候车,从黎平打车到从江要一小时多。</p> <p class="ql-block">从江高铁站在寨楼旁穿越而过。</p> <p class="ql-block">现在贵州省下面的小县城、小城市的交通如此发达,超出我的预想。</p> <p class="ql-block">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一景,回来时摄下。坐在机舱内想着没有把黎平路边的醒目标语和宣传牌拍下,以示纪念,算带着一点点遗憾吧。</p> <p class="ql-block">黎平茶叶商铺街区。</p> <p class="ql-block">黎平茶叶商铺街区。二宝妈妈的店面。</p> <p class="ql-block">店铺内设。</p> <p class="ql-block">路旁标识。</p> <p class="ql-block">商铺附近贵州当地地道的贵州餐馆,到此用餐两次。</p> <p class="ql-block">贵州的代表性菜品,像无锡乡下的“波咯粉皮。”也是树上摘下后,经过多道工序,洗出那种黏糊的东西。自然界的馈赠加上百姓的汗水凝结而成。</p> <p class="ql-block">最、最、最著名的贵州“特产”腌鱼。据说养在稻田中的这种鲤鱼,为了能保持吃的时间长些,就用当地特殊的调料,腌上两个月才能吃,以备待客急需,或过节招待之用。当地百姓处理这种鱼,都不去鱼鳞,不拿走肚子里的东西就腌上了,还认为很干净、很好吃,在市场上要卖30元一斤这种野生的活鲤鱼。反映出贵州缺淡水养殖,别提海产品了,所以鱼是送人的“贵重礼物。”</p> <p class="ql-block">黎平城区的这家店,也是比较有特色的,这里的菜基本都是带酸味,可以说,整个贵州地区估计“酸甜苦辣”的酸字,贵州是占第一位的。</p> <p class="ql-block">装修带着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原材料是什么吗?是蜂蛹,是把它油炸了,据说富含高蛋白,价格老贵。这里看似不够发达,但消费一点不低,吃的菜品越单一,越没有选择的余地,竞争力也不够。</p> <p class="ql-block">这是离镇远古城不远处不起眼的一家饭店。</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的最大特色是酸汤鱼,这种酸是食材里加上了番茄,这里用的鱼据说叫鲑鱼,看到外形也不是和我们这里的一模一样,但同样“死贵。”主人的盛情却满满的“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