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烟袋有多种叫法,水烟壶、水烟筒、水烟管。</p><p class="ql-block"> 东社小镇习惯叫法,那就是水烟管了。全生:“到我屋里来弄袋烟”,这是长辈对晚辈的邀请,然后晚辈走过去,两手身上擦了几下,恭着腰双手接过水烟袋。</p><p class="ql-block"> 待坐下后点上火柴,摁着烟丝,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响,犹如鸟啼凤鸣,听起来十分悦耳,几袋烟过后,感觉身上有了力气,然后手在烟嘴上擦了一下,递给主人。连说:“谢谢!谢谢!” </p><p class="ql-block"> 我太外祖母、奶奶她们也抽水烟,小时候我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感到稀奇,并偷偷地对着烟嘴吸过一次,哪知道用力过猛,“呼噜”一声,吸了一口烟过滤水,辣得我直吐舌头,眼泪鼻涕直流,甚是狼狈不堪。</p><p class="ql-block"> 水烟管大多是铜制作的。下部是个水仓,装着适量的水。这个水仓的作用就是过滤,感觉就像过滤嘴一样,过滤烟丝中的有害物质,水仓上方连接一根细长的烟嘴子。烟:有“甘”字和“肃”字,是一种正方型细碎的烟饼,掰上一小块碾碎,装在水仓后的烟筒里。要抽烟时,往往是食指伸进烟筒沾上一小块,用食指和拇指揉搓几下,一次只能装一小撮烟,装一回,也就只能吃一两口。</p><p class="ql-block"> 因为烟装得少,吃水烟的人就要用到一个特别的烟具——芒子。这是用草纸卷起来的,有筷子粗细,中间是空心的。要用的时候,擦一根洋火把它点着,再吹熄掉。</p><p class="ql-block"> 待水烟斗装好了烟末子之后,用手指按一下,将火纸芒子拿来,在嘴边上猛地一吹,明火就着了,用它将烟点上,再将纸芒子吹灭,这是吃水烟的技巧,这种技巧难不到老烟袋子。</p><p class="ql-block"> 我的几个堂伯父吃水烟很老道,嘴唇上往往能看到酱色的水烟焦油,听他们说:吃水烟,不能着急,一急,就会将那里面的水咻出来,那是苦的。抽烟时要控制力度,响了几声之后,就要吹烟了。一手将装烟的嘴子稍稍上提,对着烟嘴子轻轻地一吹,那小烟嘴子里烧尽了的烟灰就会脱离烟嘴。然后,再装烟末,再吹着火,继续吃。</p><p class="ql-block"> 冬天,太阳底下,柴垛旁,两张长条凳,堂伯父们轮流吃水烟,一手捧着一个水烟袋,一手夹着一根火纸芒子。“噗”的一声之后,是一阵子的“咕噜咕噜”,不久,又是“噗”的一声,很快眼睛半眯着,然后,抬起头来,停顿片刻,我想,那一定是让烟在腹中回旋、回味,慢慢地,从口中缓缓地吐出一圈圈烟雾来,然后喝着茶,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上小半天。</p><p class="ql-block"> 夏夜,南面“大滑头”曾是上海斧头帮的小混混,见过世面,只要他坐在路旁纳凉,几个邻居照例拢来,散散地坐在他周围,听他讲述老上海的见闻,水烟管照例从这个人的手上接到另一个人手上,他在讲,旁人在听,时不时有人插嘴话,问个究竟。夜幕下,只听到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看到忽明忽暗的火光,烟草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一袋又一袋的抽烟,我从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不抽烟时,他们的手不停地在拍打着蚊子,一旦抽烟,他们就安静下来,那蚊子也好像不再叮咬他们了,我猜想,水烟的气味或许有耐寒、提神、顺气、防蚊等功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