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美术学习共同体开展一月份线上读书交流活动

李李

<h3><br><br> 2022年1月29日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美术学习共同体举行了线上读书交流活动。<br><br>  本期读书交流的主题:为提高课堂教学反思能力,老师们认真学习“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为中心“1+3+N”教学模式,谈一谈对“融”课程体系的认识。</h3> <h3>张新霞老师<br> 确立以人为本、以多元化为主体的美育教育思想,通过创客、融合课程渗透到综合学科中,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思维流动起来,在多元文化及无限的空间中感悟美术的无穷魅力。<br>  文学、音乐和绘画是艺术的不同形式表现。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美术教学中注意与学科的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构图立意的能力。<br>  </h3> <h3>陈姝文老师<br>  融合教育理念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的顺其自然的教育。<br>融合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有高品质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过程与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体现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科的学习,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生活情感态度、正确的德育观价值观。五育融合目标:顺其自然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目标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因材施教,适应性教学。<br>作为教师,融合教育我认为就是要求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会从心理上引导学生,掌握多方面教学技能,才能真正胜任融合知识教育。<br></h3> <h3>陈冬梅老师<br>  我理解的“融”是 “五育”融合。“五育”是一个整体,既内在统一又各有侧重,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极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意义的教育热点、难点和突破点。“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综合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树立新时代的“五育”融合观和基于“五育”融合的“新基本功”,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根据学校规划、教学目标、课程资源等条件,积极参与学校提倡构建的“四季活动”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作出“五育”融合的创造性转化,发出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表达。学会在多元教育价值冲突与矛盾中辩证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五育”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五育”共美的整体育人功能。</h3> <h3>毛仃仃老师<br>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五育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育中见五育,五育中把握一育,将五育有机的融会贯通在一起,互相渗透,破除学科边界,达到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美术学科中可渗透人文、历史等知识,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感受世界和作品,或听或看或做动作等。在美术的课程中把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达到融合育人目标。</h3> <h3>吴丽丽老师<br> 五育”中的每一育虽然有其相对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系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融”为一体。其中德育为首,起导向和保证作用;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其它各育提供科学依据;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特技保证;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美术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正确理解和把握“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h3> <h3>寇静老师<br> 学校的“融”课程体系,我理解的就是让“五育融合”进“日常”,即在一门学科中,通过教学设计将“五育”及学校个性化育人的要素分析和设计出来,最终在课堂中体现出来。教师要将“五育”和学校的个性化育人目标视为一体,那它们在课堂的呈现就是一种自然交叉融合的状态。“融”的课程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断改进探索的育人过程体系,德智体美劳应均衡发展,不可分割、相互渗透,并且这五育要和谐统一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教育。</h3> <h3>李文静老师<br> 我理解的“融”课程体系是将三级课程和“五育”内容整合融通,进行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校内外整合。“融”课程体系下,作为美育的美术学科要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把美术与相关学科综合起来,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感受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让教学更加生动、全面。</h3> <h3>李莉老师<br>  “融”课程的实施,旨在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活动过程和人的成长是全息的,育人价值要指向人综合素养的充分发展。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走向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在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中,除了挖掘美术学科特殊符号、思维等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外,还要挖掘美术学科丰富的综合育人价值,包括对世界的认识和审美教育等。<br><br><br> 制作人:李莉<br> 审核人:张新霞</h3>

五育

融合

育人

美术

学生

教育

学科

课程体系

教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