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桥

许朝宁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简称滨北桥,又称东江桥。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大桥位于滨洲桥(老江桥)东侧6公里处,南接三棵树火车站,北连松浦火车站,是通往黑龙江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略者1932年2月占领哈尔滨,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他们迫不及待的抢建这座大桥。占领前就利用飞机航测了松花江两岸的地形地貌,选择了大桥建设的位置。1932年8月由日本铁道省研究会完成了大桥的设计,1932年11月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开始抢建。1933年11月大桥下部铁路桥竣工,铁路长1065.8米,15孔单线铁路,12月接轨通车。1934年8月大桥上部公路桥建成通车,全长1147.6米,为钢筋混凝土路面。</p> <p class="ql-block">  大桥的钢梁和主要钢材分别由日本川崎车辆会社和汽车会社及日本八幡制铁厂制造,全部由大连港运进,再倒运至现场装配。</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大桥土建由中国商人姚锡九承包,他在做水下基础工程时,故意抽出排水管,导致正在水下作业的中国劳工十几人被淹死。更可恶的是他还把死者的抚恤金据为己有。哈尔滨解放以后,姚锡九被政府镇压,这件事是他主要的罪行之一。这个恶行被著名剧作家曹禺写进了《雷雨》。</p> <p class="ql-block">  一根根排列整齐巨大的X型和A型钢梁支撑着桥上部的公路,一排排枕木上延伸的铁轨,如同秘境。</p> <p class="ql-block">  在探访这座大桥的过程中,我几次一个人独自行走在钢铁隧道般的铁路桥上,仿佛是在和一位长者对话。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这座桥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铁路桥虽然是单线,但能看到4条铁轨,开始我以为是列车分宽轨和窄轨,后经专业人士指点,中间的是护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  在大桥桥体上,曾挂着一个制造商铭牌,印有“1933.松花江取付桥梁53米,汽车制造株式会社制作”字样,遗憾的是这个铭牌2015年被盗。</p> <p class="ql-block">这木质枕木还是当年铺设的吗?</p> <p class="ql-block">  这是铁路桥两侧的人行道,采用钢条焊接成板,呈现镂空状态,人在桥上可以看到下面滔滔的江水,当然冬季看到的是冰雪覆盖的江面。我猜测这么做不是让行人看风景,是为了减少风阻,保持大桥的稳定。</p> <p class="ql-block">  为减轻每年开春跑冰排对大桥桥墩的撞击,大桥14个桥墩都用10毫米的钢板包裹起来,起保护作用。</p> <p class="ql-block">  大桥建成开通以后,到1986年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通车之前,是哈尔滨松花江两岸唯一的公路交通通道。行人过江,可乘船轮渡,也可步行走老江桥,汽车过江这是必经之路。1988年大桥维修扩建过一次,桥两侧各加宽了0.8米。2000年以后,大桥已接近设计时的使用年限(80年),出现了铆钉脱落、钢板开裂、基础下沉等问题,于2006年12月大桥的公路部分封闭停用,2016年10月铁路桥停止使用,至此整个大桥全部封闭。</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有个国内桥梁独一无二的装置,在铁路桥底部设置了轮轨式悬挂装甲巡逻车。巡逻车长3米、宽1.5米、高1.2米,外壳钢板厚1.5毫米,有多个瞭望射击孔,内衬木板,可蹲坐4~5人,车内配有机关枪等武器。驱动轮在车顶部,倒挂在钢梁走行上,由车内汽油发动机驱动,沿着桥墩顶端高2米、宽3.5米的通道快速穿行。大桥两端的桥台有车库,车库与桥头的碉堡有暗道相通。哈尔滨解放以后,巡逻车被改装成大桥的维修车,用手摇驱动。</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大桥停止使用后,由装甲巡逻车改装的维修车,被人盗拆了。中国桥梁史上唯一的特殊景观再也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桥南端的车库,北端的车库堆满了流浪者行李</p> <p class="ql-block">  从桥头能看到桥墩上部凹型通道及用于悬挂巡逻车的钢梁</p> <p class="ql-block">  车库内的钢槽上,近百年前的符号和数字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张图片是维修车被盗拆前拍的(网上下载,原创所有人如有异议可告之),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维修车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日本人在大桥两端各修建了一座7层楼高的碉堡,并派重兵把守,可见这座桥对他们奴役中国人和掠夺财富有多重要。</p> <p class="ql-block">  近90年的风霜雪雨,使这两个碉堡一付破败景象。</p> <p class="ql-block">  被废弃的碉堡无人管理,我摸黑进去,顺着残缺不全的楼梯爬到顶层,里面更是一片狼藉</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天气暖和的时候,有打渔人来歇脚,也有流浪者在这里过夜。</p> <p class="ql-block">  在墙面上能清晰看到极具时代特征的痕迹,应该是我们武警守桥部队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从碉堡的射击孔看大桥,视线非常开阔</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碉堡的平台上看大桥</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大桥两端碉堡的位置,就是公路桥和铁路桥分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当年依桥而建的架空明线,传输信号的铜线早就不翼而飞,只剩下木担和电瓷瓶与大桥共存亡。</p> <p class="ql-block">  在东江桥东侧50米处,新建了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新滨北桥”,2018年11月通车。因为新桥和老桥的铁道要接轨,所以不能离的太远。</p> <p class="ql-block">  停用后的铁路桥引桥,在白雪的映衬下铁轨锈色明显</p> <p class="ql-block">  空中飘着的雪花覆盖了公路桥的桥面,我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当年多次乘车往返经过这里,用车水马龙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繁忙程度,现在人车皆无,静静的躺平等待着命运对它的裁决。</p> <p class="ql-block">  远处遥望这钢铁巨龙静卧在千米冰河上,对这座大桥如何处理,有着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既然有新桥,旧桥干脆拆掉;另一种主张像老江桥一样修复保留,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侵略和掠夺的铁证。尽管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理意见,却被各类影视剧组相中,电视剧《无证之罪》、《白日焰火》等都把这里当过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  公路引桥矗立在夕阳的余晖中,松花江哈尔滨段现有10座桥,老江桥已改建成观光公园了;东江桥停止使用;还有铁路专用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8座,都是近几十年修建的,如果再过一百年,还能剩几座?法国巴黎塞纳河上有36座桥,长短各异、功能不同,但都是一百多年、二、三百年的老桥,座座造型独特精美,个个有传奇动人的故事,成为塞纳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看了一位老友做的关于中东铁路老江桥的美篇,触发了我对老江桥的一些记忆,便模仿尝试着做了第一个美篇《老江桥》,从此成为这个平台忠实的用户。这次做完《东江桥》,我还会继续关注松花江上的大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