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拾零,《浑河文论》(2022.五)

云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家”文化拾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漫话文学创作与文化自信(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净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2022第5期总第79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抚顺作协评论委员会微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当下中国,经济与文化最为生动的衔接就是春运。临近春节,机场、车站、码头、高速路上……所有闪动的身影、匆匆的脚步、迫切的神情、期盼的目光凝聚的几乎只有一个字——“家”。此刻,正值2022春运进行时。据2021年全国春运结束时的统计,因为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政府号召人们就地过年,巨大人流的移动比上一年骤降40.8%,但依然达到8.7亿人次。在多数人往返移动中,起码有一多半人是怀着思念和渴望回家过年的。</p> <p class="ql-block">  家是温暖可依的代名词。中国关于家的成语该是最多的吧,粗略数一下,带有“家”字的成语就有371个。五字成语“家和万事兴”便是一种昭示,在我们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家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家的世代承袭,就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文化。</p><p class="ql-block"> 人对家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在宗教、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个人出生之后,除了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便是安全的需求,婴儿渴望母亲的气味、温暖的怀抱和家的安宁气息。此后,随着年龄渐长,才有归属以及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需求。无论你出身于东西方哪一种文化背景下,家都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家”字是象形汉字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说文解字》解释:“家,居也。从宀,豭省声,古牙切。”“豭”(jia),公猪。在甲骨文字中,“宀”是房屋的象形,“豕”是猪的象形。房屋下面有了饲养活动,就是家的最初含义。</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家文化溯源自然要回到传统文化当中。《孟子·滕文公上》规制伦理道德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礼记·大学》由近及远、由此至彼地确定人生志向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坤·文言》揭示家道兴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以及《易经·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等,都为我们东方古老中华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情感集结都是从家开始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也离不开家的氛围和衬托。比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宝黛钟情背后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物是人非的贾府大观园终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安娜·卡列尼娜》中,列夫·托尔斯泰感叹主人公安娜人生命运,慨叹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中,罗切斯特受伤失明了,庄园与疯妻子一同烧毁了,冥冥中却有发自内心的强烈呼唤,远方的简·爱终于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两人缓缓走向秋叶飘落中的余阳,去往家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民族性。中国家文化经典多半出自家族宗祠文化里优秀的家道、家训、家规。譬如,曾国藩《家书》中“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朱熹《家训》中“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颜氏家训·勉学》中“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包括当代名人《傅雷家书》中“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p> <p class="ql-block">  自古家国情怀便是家文化的最高境界。在边塞诗人笔下,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边塞景色,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的戍边将士思乡之情;从“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残酷的征战环境,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忠诚的报国之志,文学深刻地记载了古人铮铮作响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传奇式的文学记载中,还有《杨家将》中佘太君百岁出征,穆桂英挂帅,《岳飞传》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花木兰》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等等,虽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先人的壮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家是一座城堡,一个港湾,像一只船,一把伞,是你疲惫时可以让身心栖息的驿站。家文化发展至今,被赋予了很多时代新意,顺应社会进步,升华民族审美。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还是文学艺术,尤其是受众更广的电视剧作。《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用一生坚贞的挚爱为儿女撰写了一部无字家书,同时印证着家不是生硬说理的地方,相濡以沫的夫妻情爱是时间磨砺出的习惯。《养父的花样年华》中,郎德贵以一名军垦战士的正直与善良,牺牲青春年华抗争世俗偏见,让四个孤儿享受着父爱如山家的温暖。《情满四合院》中,坦率正直的何雨柱敢恨敢爱,勤劳善良的秦淮茹心胸博大,他们用大写的仁爱诠释着人生最大所得便是付出,让小小的四合院成为敬老爱幼祥和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家的兴衰可以折射社会环境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交替磨合,家文化也面临时代变化、社会变革、与观念更新的逐渐适应。</p> <p class="ql-block">  对中华传统家文化经典知之甚少的一代独生子女成了父母,依自己被宠大的成长积累去教育下一代,自然陷入各种茫然和困惑之中。隔辈老人以溺爱为前提,加入看管和教育下一代的行列,让茫然依旧茫然,困惑更加困惑。人的启蒙教育是从条件反射开始的。而这种条件反射——启蒙教育已经严重倒置,不是父母施加给孩子,而是孩子施加给父母。孩子的一切不良习性,都在最初的不停哭叫、无理取闹中被不断强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传统家文化面临的另一个冲击,是私有观念和自我价值观念对情感纽带的撕裂。君不见,一个好端端的和睦家庭,因为一笔遗产便会瞬间瓦解,让情同手足的兄弟姊妹形同陌路;君不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盟约,在“我们”被“我”取代的幸福法则中,早已变得不堪一击;君不见,“长幼有序”的传统家风在金钱至上的攀比中,悄然变成了财大气粗的颐指气使。</p><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坚强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家风,建设和谐家庭,汇聚亿万家庭力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呼唤。惟愿以家庭为凝聚,温文儒雅的东方价值观和中国家文化光芒不息。</p> <p class="ql-block">  尹晓晖(笔名净缘),现居辽宁抚顺,曾从事教育、新闻和政法工作。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学习研究。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抚顺手机摄影俱乐部创办人。著有散文集《给心灵一个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主 编:马 平</p><p class="ql-block">副主编:费 阳 李 允 孟庆革</p><p class="ql-block"> 王 浩 尹晓晖 何艳玲</p><p class="ql-block">微刊制作:何艳玲</p><p class="ql-block">编发日期:2022.2.15</p>